陈贵兰
【关键词】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有效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42-01
概念是对数学理论的高度概括,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处于起步阶段,导致概念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笔者认为,影响概念教学的要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学习动机,二是学习经历,三是学习过程。在这三个要素中,学习动机是关键要素,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自我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建构数学概念。
一、故事引导,加强概念感知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易于对数学概念建立整体感知。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现象,再利用现实情境与新知学习建构有机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初步认知,加强概念感知。
例如,在教学《体积》这一内容时,笔者先引入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学生观看视频后思考:为什么放入石子乌鸦就能喝到水了呢?学生猜想:石子投入水中,会占有瓶子的一部分空间。结果是否如此呢?笔者准备了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进行直观演示,并让学生展开操作,进行分析判断:笔者先出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倒进一个有刻度的量杯里,再让学生把一块橡皮放进去,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量杯里的水升高了多少?为什么?学生发现量杯的水的刻度从25毫升升高到了35毫升,由此判断把橡皮放进量杯后占有了一定的空间。笔者继续演示:将一个苹果放进量杯内,让学生猜想量杯内的水是否会升高。学生经过观察,感知到橡皮、苹果等物体具有一定的空间,并经过分析得到结论:“任何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此时笔者再引出概念课题,指出这个空间就叫做体积。学生立刻产生了疑问:体积是否像面积一样有大小之分呢?如何判断体积的大小?笔者引导学生再次回顾刚才的演示,体验物体的体积大小,接着让学生观察课本和课桌,判断哪个体积大,哪个体积小?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加深了对体积概念的理解。
二、游戏互动,深化概念理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手操作能够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通过独立操作和思考,学生的思维将会获得较大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动的天性,设置有趣的游戏活动,带领学生感悟数学概念,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深化概念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并能够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笔者特意设计了这样的游戏活动:先准备好9个苹果模型和1个橘子模型,让学生从这个装模型的盒子里任意摸出一个模型,并思考:你可能摸到什么模型,有多大的可能性?哪个可能性最大?学生有的认为摸到苹果的可能性高,有的认为摸到橘子的可能性高,到底哪个可能性更高呢?学生一边猜想一边验证,认识到生活中事件的发生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而且可能性是有大小之分的。接下来,笔者又组织学生进行转盘游戏、抽奖游戏等,通过这些游戏活动,学生不但继续深入探究可能性发生的概率,而且学会了运用可能性概念的用语,如“一定”“偶尔”“不可能”等。
三、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概念内化
数学教学的本质让人们在实际运用中提取素材,最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建立了数学思维。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累丰富的数学表象,建立数学活动经验,从而促进概念的内化,建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笔者拿了两杯苹果饮料,让学生猜想哪一种果汁里糖的含量高。笔者出示下表,学生观察发现,糖的含量多少是由两个量决定的,既要看糖的质量,还要看糖水的质量,两者进行比较才能得到结果。
学生算出每一杯饮料中糖份所占的比例多少再进行比较,刚开始得到的是一个分数,学生讨论后进行优化,发现可以将分数化成分母为100的分数,比较起来更快捷方便。在学生得到三个百分数15%、28%、22%后,笔者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这三个百分数的意义;接下来,再出示衣服标签上的含棉量,让学生解释其中的意义。学生借用这些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对百分数概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总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是难点也是重点,教师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由此提升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这是数学教师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