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关键词】朗诵 选择 运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A-
0004-03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提出:原本性音乐不只是音乐本身,它是以节奏为纽带,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它是一种由人们自己参与、创造的音乐,也就是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原本性的音乐是接近自然的、源于生活的、能为每个人所学会和体验的,也是非常适合于儿童的。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已如火如荼地进行的背景下,音乐教材虽然已慢慢趋于合理,但是笔者发现,教材还是以歌曲、欣赏、创编三种形式出现,没有提供或明确指出朗诵、律动等教材内容。因为学生早在学习音乐之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所以学生一开始的音乐活动是语言、动作、舞蹈、音乐融为一体的综合行为。由于朗诵有别于一般的语言表达,是一种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艺术,要求字正腔圆、语句熟练、表情达意,因而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能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好朗诵教材,对于学习音乐表现要素、奠定多声部合唱的基础、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世界等均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选择与运用音乐朗诵教材提一些看法。
一、朗诵素材选择的原则
朗诵教材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音乐教学中的问题,最终为音乐教学服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朗诵教材都适合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因此选择合适的朗诵素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发现,在选择朗诵素材时需要音乐教师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短小性原则
短小规整的朗诵材料,学生朗诵几遍以后就可以完全记住。这样,可以最大化地缩短陌生文字在学生大脑中记忆的时间,使学生快速、准确地通过语言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学生熟悉材料后,就可以进一步挖掘素材中作用于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真正为音乐教学服务。符合这一原则的朗诵材料有《熊猫宝宝》《小鸭子》《自由的小蜗牛》等。
例如,《拍皮球》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首儿歌,也是笔者这一辈人儿时的记忆。这首儿歌共八小节,短小、有趣,由“××”“×”两种基本节奏型组成。虽然现在的孩子们已不再玩这样的游戏,对儿歌也不熟悉,但因为该儿歌朗朗上口,又有规律可循,唱了几遍以后孩子们就记住了儿歌。尔后,教师通过模仿拍皮球、两两手对拍、跳皮筋、声势等活动,进一步挖掘素材内容。在活动中,学生不断进行节奏、力度等音乐要素的感知与学习;通过手、脚声势的配合,锻炼了协调、合作的能力;通过感知多种音响的效果,培养了多声部听觉能力;通过卡农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多声部歌唱的基础。
(二)律动性原则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中,对其律动的目的是这样定义的:体态律动教学方法的呈现方式是身体的律动,但最终的目的是为解决音乐学习中的问题。可见,选择合适的律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律动已成为学生音乐体验、表达活动中乐于参与的一种方式。它没有体操的约束,更不需要舞蹈的专业,它是音乐学习中对音乐的一种外部表现方式。律动表达使抽象的音乐变得直观,这样的可视性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内涵。律动还可以让孩子们瞬间活跃起来,符合孩子好动的天性。如《推磨摇磨》《数字歌》《拍手歌》等儿歌就是律动感较强的儿歌。
例如,《手指谣》是根据手指个数的变化而进行动作表演的一首朗诵作品,主要进行十六分音符节奏和力度变化的感知。该儿歌通过用动作、肢体生动形象地表现动物或事物的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律动中轻松有趣地进行复杂节奏的感知体验。在不断的动作模仿和恒拍行走中,学生逐渐熟悉材料,读起儿歌朗朗上口。待学生对素材充分熟悉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通过肢体的伸缩、纵横的空间变化不断体验感受儿歌中的力度变化。而在今后的十六分音符的学习时,教师还可以复习这首儿歌,将感知经验进行迁移转化,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行认知的学习。
(三)体验参与性原则
音乐学习从感知开始,体验是感知音乐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引导孩子们积极主动地体验并参与整个音乐活动的过程。学生有了充分的体验才能进一步感知,才能遵循“由感知到认知的过渡”的音乐学习基本规律。如《唐僧取经》《小蝌蚪找妈妈》《两只羊》等就是体验参与性较强的儿歌。例如,《一只鸡》的歌词是:一只鸡,二会飞,三个铜板买来的,四川运来的,五颜六色的,七高八低的,爸(八)爸买来的,酒(九)里浸过的,实(十)在没有的。《一只鸡》是杭州地方儿歌,整首儿歌幽默风趣,用地道的杭州方言念起来增加了儿歌学习的趣味性。儿歌中进行二拍、四拍、三拍三种拍号的变拍子的感受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设计传球的游戏,引导孩子们在每小节的第一拍处进行传球,通过示范传、集体传、分组传,变化传球的范围,通过传一个球、两个球、三个球变化传球的个数来改变传球的频率,在增加难度的挑战中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这样反复的变化中充分体验感受拍子的变化。
(四)融合性原则
新课改后,“多元文化”“学科综合”等词汇经常被提及。新课改提倡将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综合,笔者认为,首选的应该是与语言息息相关的语文学科。如朗诵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表达,它被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在人教版的音乐教科书中,古诗歌有被提及,但仅仅出现在第一册第四课(《咏鹅》)和第二册第一课(《春晓》)当中。因此,结合学生日常古诗歌的学习,针对音乐教学的主题,笔者还额外选择了学生耳熟能详的其他古诗歌,运用于音乐教学中。如描绘春天的诗歌:贺知章的《咏柳》、孟浩然的《春晓》、白居易的《忆江南》;描写动物的诗歌:《咏鹅》;描绘雨的诗歌:《饮湖上初晴后雨》《春夜喜雨》。
另外,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每日一诵”,其中的大部分儿歌、童谣都非常适合作为朗诵素材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因为这样的朗诵素材没有歌曲中节奏的束缚与牵绊,可以由教师设计固定的节奏型进行教学。当学生熟悉朗诵材料后也可以鼓励他们运用已掌握的节奏进行二度创作。这样,节奏、力度、速度等音乐元素都可以通过创作来实现学以致用。长期如此,学生的创作欲望将不断被激发,音乐学习的热情也会日趋高涨。
二、朗诵素材的实践运用
(一)根据歌曲歌词,确定是否适合朗诵
歌词是歌曲的宗旨和灵魂,反映了一首歌所要表达的感情和主旨。音乐教师在教学歌曲环节可以让学生念一念歌词,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歌词的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请学生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解决歌曲教学中节奏的难点。通过实践,笔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歌词都适合朗诵,只有短小、朗朗上口、节奏韵律感强的歌词才比较适合朗诵。比如,《郊游》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一课的一首学唱歌曲,学生非常喜欢这首歌。然而,这首歌的节奏比较复杂,出现了附点八分、后十六分节奏的教学难点。这首歌一开始的“走走走走走”,如果用念节奏的方式朗诵,就显得不合语言逻辑,后十六分音符也只用了一个字,就不能通过朗诵来解决。又如,《其多列》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二课中的学唱歌曲,共八个小节,其中前两小节和后两小节都是“其多列”的歌词,非常有特点。歌曲旋律就“××”“×”两种节奏型。这首歌虽然短小,却有三段歌词,记忆歌词成为歌唱教学中的难点。如果我们利用创设情境朗诵的方式,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教学难点。学生念“其多列”,教师接着念其他歌词。通过这样接念的方式,学生逐渐熟悉了歌词。然后,教师再通过情感的激发,让学生在律动中了解“其多列”是哈尼族语言中“快快来”的意思,并不断通过力度的变化来引导学生表达情绪。这样,“其多列”的反复朗诵就在不断变化中变得深入,不显枯燥、乏味,三段歌词也在师生的反复接诵中变得耳熟能详。
以上两首歌曲都是低年段的学唱歌曲,也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歌曲。通过实践对比,歌曲教学的难点或情感激发不一定都适合用朗诵的方式解决,也不是每一首歌都可以用朗诵的方式进一步挖掘教材内容的价值。朗诵追求极富节奏的韵律感与美感,因而叙事性的歌词就不适合,歌中多处出现一字多音的歌词也不合适。以第一册教材中的学唱歌曲为例,如《同唱一首歌》《动物说话》《洗手绢》、《法国号》《快乐的小笛子》《新年好》等,它们更适合通过听唱等方式学唱歌曲。而朗诵《其多列》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忆歌词及表现不同程度的快乐情绪。《跳绳》不但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诵记住歌词,还可以通过跳跃、短促的声音变化来理解发声技巧,以更好地完成歌曲情感的表达。通过朗诵《大家来劳动》,可以进一步感受“带劲的”和“快乐的”劳动的对比。通过朗诵《龙咚锵》,可以解决附点八分音符的难点,感受热闹的新年气氛。
(二)利用儿歌童谣,感知复杂的节奏
节奏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先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节奏感觉。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孤立地教学节奏,以至于学生对于一些复杂的节奏型不容易掌握。有时,为了解决这样的难点,教师也会想一些比较好的办法,如附点八分音符的学习时,会让孩子感受骑马、跛脚等动作。然而,在实践中笔者发现,这样的感受反倒使节奏学习变得更加复杂,因为骑马或是跛脚并不是所有孩子有过的经历,这样的教学没有建立在孩子的经验基础之上。因为当孩子接受一个新的认知时,如果是建立在新的感知基础上,那么这个感知对他们来说甚至更难。教师自认为高明的难点突破,其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儿歌的学习,可以解决这样的尴尬。因为儿歌是先通过语言让孩子对节奏有良好的感知,然后再进行有效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例如,《两只羊》的故事简单易懂、幽默风趣。歌词是:东边来了一只羊,西边来了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掉进河中央。它是一首变拍子的儿歌,将变拍子的感受融入故事的角色表演中,学生没有音高、音准的束缚,可以更好地感知与体验朗诵中拍子的变化,从而使变拍子的学习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三拍子的部分出现了附点八分及一拍里的切分节奏,对于低年段的孩子而言,要念准这样的复杂节奏比较困难,但是加入了儿歌的歌词后,节奏变得自然,也变得有趣多了,并且,附点的强调可以更好地表现两只羊斗争的情景,切分的出现也更准确地表现了小羊们掉进河里的一瞬间,成为孩子们最愿意表现的情境内容。
(三)结合古典诗歌,丰富艺术想象
“没有情,无以谈诗,不抒真情,就算不得诗人。”诗歌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它作为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将诗歌运用于音乐课堂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加节奏学习的乐趣,还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表达音乐情感。例如,人教版第二册第一课中的学唱歌曲《春晓》就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一首古诗。教师可以利用孩子对古诗的记忆,通过节奏、力度、拍号等方式的不断变化让他们进一步感知古诗词美的韵味。然后,教师将节奏创编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点燃创作的热情,创编组合出更多的节奏型儿歌。
三、朗诵素材的实践运用成效
(一)感知音乐要素,提升音乐表现力
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作品整体的各种基本元素,包括了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和声、节奏、曲式结构等方面,它为塑造音乐形象、宣泄音乐情感等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朗诵材料的选择,有助于学生进行节奏、节拍的体验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的学唱歌曲《龙咚锵》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诵“龙.咚 龙.咚 锵”鼓乐声,解决歌曲附点节奏的教学难点,感受过新年的热闹气氛。当学生学会歌曲后,还可将朗诵作为歌曲的伴奏,引导学生控制音量,感受多声部合作的美妙与魅力,从而感受到过新年时人们的热情与快乐。
(二)进行卡农练习,提高多声部歌唱的能力
卡农是一种音乐体裁,原意为“规律”,指的是复调音乐的一种写作技法。轮唱曲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它是一种小型声乐曲,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随着另一声部,数个声部的相同旋律依次出现,交叉进行,互相模仿,互相追逐和缠绕,而声部几乎是单调意义上的重复,直到最后的一个小节,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朗诵与唱歌不同的是,没有固定的音高,因此不受音高的限制,更不需要追求完美的和声效果,它又如同不带旋律的歌词,因此,将这样的卡农运用于朗诵中难度明显小于运用于歌唱中。
例如,《熊猫宝宝》是一首三拍子的朗诵材料,共四句,每句的长短与节奏都一样。选择这样的朗诵材料进行卡农练习时,不管是分成几组,每组在进行时的节奏都是重叠在一起的。只要学生记住歌词后就能非常自如地进行卡农练习。接着,我们可以选择只有简单的两三个熟悉的节奏型进行的、每小节节奏不完全一样的朗诵材料。如《自满的小蜗牛》这首朗诵材料中只出现了四分音符节奏与八分音符节奏,这两种节奏学生之前已反复学习过,已经非常熟悉,但每句的节奏却不相同。又如,《唐僧取经》这首朗诵材料中的人物形象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他们记忆材料自然就快。材料中除了出现两种已掌握的基本节奏型外,还出现了后十六分音符节奏,除“咚哩个”出现十六分音符节奏外,其他出现的地方都在“跟着个”处,比较有规律,孩子也更容易掌握。
以上三个案例是层层递进的,一开始选择每句节奏相同、内容不同的材料进行卡农练习,目的是让学生做卡农练习时只要记住歌词就可以了。由于不受节奏的干扰,声部间相互依托,学生能比较顺利地完成卡农练习,感受到成功感,从而对卡农练习产生好感,能有兴趣地继续参与卡农练习。为了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我们可以设计更有挑战性的卡农练习(宜选择简单熟悉的节奏型组合的朗诵材料进行),每句都是两种或三种相同的节奏型的组合,但每句节奏不一定相同。通过卡农练习,学生能感受两种节奏同时出现的重叠与交错的美妙感觉。再难一点就可以选择将一种或几种复杂的节奏型穿插在朗诵材料中。借助于这些朗诵材料,学生不仅丰富了节奏体验,在实践中了解、感知了节奏型之间时值的长短,并且通过卡农练习后,感受到了富于变化、纵横交错的节奏美。
将大量的朗诵素材运用于音乐教学中虽然只是笔者短短一年多来的尝试,但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还要对如下问题做进一步的思考:一是如何积累更多的朗诵素材,并根据目标、内容、音乐要素、学生年龄特点等将其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分层,便于分阶段进行有目标的教学。二是如何进一步挖掘朗诵素材的深度,设计合理有效的音乐活动,以丰富学生音乐活动的经验,最终唤起学生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如果能解决如上两个问题,相信小学音乐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