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更具有“语文味”

2015-08-16 10:18詹明富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6期
关键词:语文味

詹明富

摘 要 语文课应该返璞归真,要简简单单地教,上出地地道道的“语文味”。我从“提高自我,彰显语文味;认真备课,备出语文味;品味词句,悟出语文味;细细朗读,读出语文味;适时练笔,写出语文味”五个方面,结合自我教学实际,浅谈小学语文课怎样上才有“语文味”。

关键词 语文味 品味词句 细细朗读 适时练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 2015 )06-0046-02

崔峦老师在一次讲座上语重心长地说:“要想彻底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就一定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一定不能忽视语文的工具性,要把语言文字的训练提到一个高度,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

回顾目前的语文教学,我们也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因缺乏对语文课应有的认识,把语文课上成了思品课、科学课、综合课、活动课,以至于渐渐迷失了语文自我。我认为,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倘若把语文课上成其它性质的课,那么就失去了语文课的本真,丧失了语文课的功能。语文课应该返璞归真,要简简单单地教,上出地地道道的“语文味”。

那么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语文味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自我,彰显“语文味”

“腹有诗书气自华”“打铁还须自身硬”,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议论:看一个语文老师上课,这个老师一站上讲台讲几句话,听课的人就会直观地感觉到这个教师是不是像个语文老师,这就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味”。试想,一个自身语言都贫瘠干涸,安于就事论事,墨守陈规,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出口成章、词藻丰富、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收放自如,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管是预设也好,生成也罢,无疑都会是一堂好课。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课堂“语文味”十足,就得努力提高自己,让教师自身充满“语文味”。

二、认真备课,备出语文味

我们要想在语文课堂上上出“语文味”,在上课前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每一篇文章总有一处或几处可以统摄全篇的词语或句子,如果好好抓住一定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使课堂收放自如,而不会让人觉得支离破碎。如《永远的歌声》一文,抓住“永远”和“歌声”这两个词语切入课文,然后抓住“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去理解课文,就不会把课文Ⅱ爵得支离破碎,学生才能体会到语言的优美。

三、品味词句,悟出“语文味”

众所周知,作家创作时特别注重炼字炼句的技巧,由此文章中不乏优美词句、精采片断,极富表现力。教学中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激活语言,将品词析句与朗读相结合,有品有读,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咀Ⅱ爵、消化、积淀,让学生体会到作家炼字的精妙,让语文课上的“语文味“更浓。

1.品词:课文中有些句子在不改变意思的情况下换一个词,表达效果就不一样,我们称此为换词法。如《猫》里面的句子“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将句子中的“小梅花”换成“脚印”让学生读两个不同的句子,通过对比,学生就体会到“小梅花”比“脚印”要好,用“小梅花”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而用“脚印”厌烦之意就不难领会。再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写巴迪听了父亲的评价心情极度失落的动作描写: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如果换成我(跑)出饭厅,(走)进自己的房间,(躺)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就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巴迪沮丧的心情。

2.品句品段:在阅读时我们可以把不同的语言形式进行比较,从而辨其优劣,品其不同情趣。如一些修辞方法的运用,使他们明悟作者是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品味作品的语文美,体会语言的魅力。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与“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进行比较,为了写清珊瑚的姿态,作者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它比作“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通过比较品读,体会到这样的表达给人具体的感知,更形象,更生动。

四、细细朗读,读出“语文味“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个比较流行的词——“语文味”,然而这种“味儿”具体指什么,未见有个专家定论。但有一点却是众口一致的,那就是——朗读是语文细酌入“味”的佳法。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语感训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朗读是学生阅读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教学法理论中对朗读有过这样的论述: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实谓语文教学之佳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能成为千古名言,理也就在此Ⅱ巴。

五、适时练笔,写出“语文味“

自古以来,都是读写相结合,二者合二为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提倡让学生多练笔。许多写文章文思泉涌的学生,他们都有随时练笔的习惯。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仅满足于作文课上的作文训练,应见缝插针,或者在课堂上做个小片断练习,或者针对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让学生“趁热打铁”,谈谈见解,或者在学生体会了课文的思想感情之后,让学生动笔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引导学生理解了“爱”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后,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类似的感受,然后写一写。这样长此以往,学生语文素养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独有的“语文味”,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语感”,更要获得“美感”和“情感”,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几十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课千改万变,但语文课的“语文味”不能变,并且绝对不能变。

参考文献:

[1]崔恋小学语文教学[M]大原:山西教育报刊社.

猜你喜欢
语文味
让语文课上出自己的味道
浅谈语文学科的学科本质
语文课不能缺失语文的独有个性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评析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让高中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