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小玲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一般而言,大众文化是指“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歌、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1](P8)是与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相伴随的一种市民文化,“它可以覆盖以市民阶层为主干的各个阶层,满足其共同的日常休闲生活和娱乐需要”。[1](P8-9)
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化、注重教化的价值取向不同,大众文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其价值评判取向,注重经济效益和娱乐效果。由于借助了电视、网络、录像等大众传媒形式,使大众文化具有了十分强势的影响力,一定情境下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行为,这一情况不仅存在于城市,同样存在于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壮欢作为一种存活于壮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受到大众文化的冲击在所难免。在大众传媒的宣传推动下,壮族人的生活观念、人生体验等方面产生了巨大影响,大众传媒带来的各种新的生活方式、观念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传统风俗、习惯、思维。
研究者曾经对一定范围内的城市居民做过调查,调查的问题是:“你回到家中第一件事情干什么?”答案十分雷同,40%以上的人在第一个答案中选择了“打开电视”,75%以上的人在前三个答案中选择了“打开电视”。[1](P64)由此可见,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习惯。这是大众文化在现代传媒方式下对人们生活形态进行极大改变的一个典型案例。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大众传媒行业的发展仍在迅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也都加强了普及的深广度,如我国在农村地区范围内推广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针对的就是农民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等问题;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如西藏、新疆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了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即“西新工程”等。可以这样认为,在大众文化的推进过程中,不论城市还是乡村,或是少数民族,现代技术和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都是一个相当普遍而又难以回避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受到冲击也已经成为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研究者对包括壮族在内的部分广西少数民族受众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是民众了解国内外大事、进行娱乐的主要方式,其中电视处于最重要的地位,而在这部分被调查的受众中,30岁以下的约有30%的人还经常接触网络。[2]
由此可见,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广大民众的大量空闲时间已被大众文化占据。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居民举办民俗活动的几率大大降低,即便是对于民族传统持固守态度的少数民族民众对于本民族的民俗活动也是接触得越来越少,民俗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这种冲击,壮欢的许多本土传承人也有深刻的认识。壮欢是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一种审美形态,因而传统的壮欢在内容上也显得相对简单,节奏较为冗长缓慢,音韵和音律基本固定,散发着浓重的田园风味,这也是壮族民众对于本民族传统人格理想的寄托和审美情趣的反映。“在传统壮族社会里,一个人从降生即有摇篮曲相伴开始,直到其生命结束而有丧歌相送为止,包括出生、满月、成年、老年、逝世等在内的各个人生阶段,以及恋爱、婚嫁、居住、拜寿、生病、丧葬等各种场合,都分别有相应的歌,一生都是在歌的伴随中度过的。”[3]但是进入当代社会之后,快速高效的生活节奏引发了一系列变革,以通俗化、短暂性、可消费性为特点的大众文化使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开始追求快捷、鲜明的节奏韵律,追求富有个性色彩和个人情感表达的歌唱内容,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普遍认为唱山歌既费心思又老土比较喜欢唱更时髦新颖的流行歌曲。一位民间文艺协会的理事分析此种现象时说过:“现在来唱歌的人少了,四十多岁的人家有小孩,做工又劳累,没时间来的。时代不同了。打牌、打麻将、跳舞、唱卡拉OK等,年轻人都不唱民歌了,现在培养都难了。”[4]
可见,大众文化对人们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侵入,挤压和剥夺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同时,在大众文化的传播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民众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标准也日益与当代主流社会趋向一致。
据资料显示,壮欢曾多次被各级地方政府加以禁止,理由是壮欢歌唱的内容低俗,一些地方甚至使用武力来禁止壮人唱壮欢,然而最后还是阻挡不住,壮欢之所以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壮族人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生活观念有关,因为壮族自古以来就有通过对歌来选择婚配对象的习俗,在这样的传统观念下,男女青年为寻得心仪之人,必须利用有限的节日或劳动的时机通过唱歌来与对方相识,并建立感情。正是受到这种以歌择偶的观念影响,使得壮民学唱山歌的热情十分高涨,许多人从小就学,从小就听,耳濡目染之下甚至能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而如今随着电话、手机和网络等现代通讯手段的逐渐普及,使得许多现代的观念和新的知识十分轻易且地就能给予年轻壮民们各种新鲜的刺激。年轻人特别容易产生新思想、新观念和接受新事物,因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如表达爱意,完全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网络等方式来实现,对以歌求偶的传统在年轻的壮民身上已经显得非常“过时”,年轻人不再愿意去学习、传承这样一种古老而费力的方式。
“大众文化是民有、民享,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5]对于大众文化的实质,有论者指出“大众文化是充满感性的文化,它指向的是人们的欲望和需要,整个社会因此而变得世俗化……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标准便是要看他挣了多少钱,以往所有的标准在这样的时代里似乎都变得简单化了,简化为钱”,[6]于是在这样一种金钱为上,利字当先的市场经济原则下在一波又一波的打工族的浪潮中,少数民族那种传统的自给自足、闭关自守、以农为本、不事商贾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传统思想观念也遭受到强烈冲击。商品观念和致富观念不断被人们接受乃至于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壮族青年男女走出家门,加入到都市的打工大潮中。在过去,壮人评价一个人的标准是:“壮乡无论男女,皆认唱歌为其人生观上之主要问题,人之不能唱歌,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善唱歌者,能博得全社会一般民众的尊誉”。[7]而在如今的市场经济热浪下,壮民对山歌的价值认同、歌者的认同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山歌虽好唱,不能当饭餐,只有劳动是资本,哪有唱歌天过天?”[8]山歌不能换来直接的经济利益,精神上的满足换不来物质上的享受,而一个人如果只会唱山歌却不能挣来满足日常基本生活乃至于较高层次生活的钱财,那么会唱山歌也只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甚至会被认为是一件浪费时光的事情。在大众文化的引导下,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中,在市场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世界里,山歌已经被人们以顺应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实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了。壮欢不受年轻人欢迎,不被年轻人传唱也就成为可以预料的事了。
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壮欢作为壮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壮族社会最普遍、最典型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现象,它所承载和体现的是壮族民众的物质生活形态、宗教信仰、道德风尚、心理素质等文化特质,有其独特性和可保存性。然而,“民歌作为原始神话时代的一种文化形式,它的社会基础已被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所冲垮”,“民歌传承和延续着原始文化的表达机制,以及个体与他人交流的直接性。也许正是因为民歌的这个性质和特点,自现代化进程以来,民歌与社会现代化发展构成了一种十分特殊的矛盾关系”,[9]壮欢目前所面临的尴尬境地可以说是这种矛盾对立不可避免的一种反应而已,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历史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必然选择。
在大众文化影响日益强大的今天,农村文化、城市文化、民族文化不断地进行着融合,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城市文化的冲突、融合在所难免,包括壮欢在内的民族文化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必然要从大众化、城市化中寻找契机,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必须要同时找到少数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结合的切入点。可喜的是,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颇为有效的措施。具体到壮欢,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壮族人民也正在寻求艺术化途径的多样化。大众文化与传统中以歌唱为主有所不同:“其一,在对歌唱文化抱有始终如一热情的前提之下,人们在生活中唱的已不再只是山歌,甚至主要不是山歌,而是包含了都市流行音乐、高雅音乐等更多的形式和内容。其二,在当代社会,人们生活艺术化的途径已经超越了歌唱,而扩展到戏剧、音乐、舞蹈等方面”。[10]在政府相关文化部门的努力下,我们也看到了各种歌节、文化节的层出不穷,体现了活动主体整合传统民歌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努力。如今,大众文化热潮正浓,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全面的转型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文化,壮欢的转变势在必行,它应紧紧随着时代的风潮前行,认真寻找出时代潮所指向的发展方向,将壮族儿女的歌唱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
[1]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龙丽双.冲击与传承: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与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3]平锋.壮族歌咏文化与壮民族的族群认同[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4).
[4]唐钱华.壮族民歌传承现状调查与研究——以柳城县壮欢歌手为案例[J].柳州师专学报,2009,(4).
[5]林琳.大众传媒对女性性别误解的强化——以我国最近两部谍战大片为例[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6).
[6]吴芸.高雅民族文化、大众文化的传播及其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J].学海,2002,(6).
[7]李萍,韦国友.壮族山歌传承奥秘新探——以百色壮族山歌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07,(10).
[8]何承文,李少庆.壮族排歌选[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1980.
[9]王杰.民歌与当代大众文化——全球化语境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及其重构[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
[10]陆晓芹.壮族歌圩当代流变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