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敏,牛余凤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 2 71018)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是孔子人本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在这一时期,由于生产力和科技不发达,人们把许多自然现象归结为神的意志,构成了“以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为核心,以社稷、日月、山川等自然崇拜为羽翼,以其他多种崇拜为补充”的体系,神的意志主宰着人类社会。随着实践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焦点从神和自然转移到自身,许多思想家强调把人和天地并立称为“三才”,以说明人在世界上远非动物可比的突出地位。春秋时期所展现的“人贵论”是中国当时人本思潮出现后孕育出的伟大思想,这种朴素的、古老的人本意识无不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潮,成为孔子人本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人本思想”,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与“以神为本”“以物为本”相对应,强调人的重要性。《哲学大辞典》解释为:“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1]由此可以界定,孔子人本精神的内涵主要包含: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注重教育公平;在教学内容上博彩众长,完善人格和培养人才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在师生关系上关爱学生,平等和谐。
“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子曰:“仁者,爱人”,[2]孔子对仁的解释有很多种,但最基本的是“爱人”。它体现了孔子对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重视,[3]也正是基于此,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处处“以人为本”,体现了鲜明的人本思想。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精华,其含义解释不尽相同。主要有班固的“教化不分是否异族”说、马融的“教育不分种类”说、朱熹的“教育不分善恶”说[4]以及冯友兰的“教育不分阶级”说,这些都蕴含着人本关爱和平等施教的思想。
从理论上来说,孔子施行有教无类的教学方针是以其提出的人性论为基础的。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5]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个性差异是后天习染造成的。只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学生主观的努力,都可以形成“君子”的品德。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不管高低贵贱,都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并通过教育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有教无类”思想蕴含着教育机会均等的光芒,实际上是一种朴素的教育公平理念。
在教学实践上,孔子从“仁爱”和“泛爱众”视角提出对一切可能施教的人只要“自行束脩以上”,都不拒绝进行教育,让他们都享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根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记载,孔子教授弟子三千,遍及当时主要的诸侯国,他们之间有家境特别贫寒的学生,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仲弓其父为“贱人”,[6]家“无置锥之地”;[7]曾参“緼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8]子思家贫,其居处“蓬户不完”“上漏下湿”。[9]有性格急躁者如子路“性鄙,好勇力”(《先进》)。有聪明过人者如“闻一以知十”的颜回,闻一以知二的子贡;也有天资较差者如子羔“受业孔子,孔子以为愚”。[10]
总之,无论出身贵贱、品行善恶、资质聪鲁,只要是诚心学习,他都一视同仁,加以教诲。在“性相近”的思想指导下,充分给予他们受教育,提高修养的机会,真正体现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纲领。
根据《论语》,可以从三方面来概括孔子的教学内容:一曰:《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是奴隶主的文化典籍,是孔子使用的基本教材;二曰: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是指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三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文学、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是指教学内容包括四个基本方面。总之,孔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仅包括文化知识、实践能力,还包括做人的道理。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把培养人才与完善人格相结合的人本教育精神。
孔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11]孔子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就是说要有的放矢的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最佳发展。
孔子在人本教育方面着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述而》中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只有学生达到了如此的心理状态,教师再“启”,再“发”,学生才会豁然有得,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否则宁可不做。孔子坚决反对把学生当成“知识仓库”或“鸭子”,即反对授课时采用注入式和填鸭式,而是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动地位。让学生通过启发主动思考、主动消化、主动质疑,从而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
在教学中孔子十分重视学思结合,他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还表现在他与学生的对话中,“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这种学思并重的主张,对后世教学及教育理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孔子特别注意师生之间营造互爱互尊的和谐氛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阳货》记载:当孔子与子游戏言“割鸡焉用牛刀”时,子游便毫不顾忌地提出反对,“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孔子丝毫没有端着老师的架子,很自如地肯定了子游的意见,否定了自己的戏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孔子就是在这样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教授学生知识。孔子对学生的关心与爱护,赢得了学生的普遍尊敬与真心爱戴,学生对他敬而不畏,崇而不惧,师生感情非常深厚。
孔子对学生的爱,还体现在对学生进步、成长的全面关心与呵护。作为一名教师,孔子认真负责,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非常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时,孔子总是积极鼓励、认真启发、耐心倾听,尽力创造一个宽松、祥和的环境,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另外,孔子对学生的爱也表现在他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学生如果懒惰、不用功,或者有“不仁”“非礼”的言论或行为时,他就会观点鲜明的严肃指出,有时甚至严厉批评。相反,如果学生热爱学习,学业日进,孔子便会十分高兴,称赞不已。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孔子都能够体现出一种诚恳,一种善意,他对学生的爱,是其内心深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孔子的人本教育思想有其丰富的内涵,经历千年的洗礼,依然闪耀着光辉,它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代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催人警醒。我们必须以史为鉴,及时反思,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教育事业。
1.教育不公现象依然严峻。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都应当接受教育,无论品行善恶都可以接受教育。这与今天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义务教育”以及“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是相通的。
目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地域差异、城乡差异。虽然我国近年来已加大了对农村学校的投入,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差的现状,但在有些农村地区,仍存在“自带课桌上学”和“悬崖边的上学路”的尴尬场景。在提高农村生上重点大学的比例方面,在过去两年中成效显著,但这一计划也有局限性,这仅仅是在现有高考制度框架下进行补偿,然而在农村地区还存在农村生在高考考场竞争不过城镇学生的问题。以北大招生为例,据媒体资料显示,2013年北大招收3 000多名本科生,农村学生比例为14.2%;2012年这一比例是12.5%。
在城乡毕业生就业方面,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有关调查显示,我国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城乡差异大,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87.7%)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69.5%)相差18.2个百分点。从毕业生流向来看,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比例(47.8%)高于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31.1%),前者进入外资企业的比例(10.4%)也比后者(2.5%)高。
2.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据统计,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已经达到699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而2014年在此基础上仍有增长,预计将突破700万人,成为2013年后的“更难就业季”。从我国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形势看,缺乏实践经验是就业难的一大原因。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实践课程少之又少,而缺少必要的实践,极易导致就业“歧视”。
3.教学方法存在弊端。在高考这条“指挥棒”下,我国很多中小学校实行“分班大战”,以成绩的好坏分出重点班和普通班。这种分班方法只以学生的智育为衡量标准,而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才能,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因材施教”不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新课改方案实施以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观念辐射到课堂上来,导致师生都以创新为轴心,却对创新的内涵和教材的要义没有准确把握,只是一味的追求“发生”和“创造”,陷入“反文本”和“无中心拓展”的误区。
4.师德缺失,师生关系出现危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往今来,对教师的职责与定位都是如此,在这句话中,“传道”被排在“授业解惑”之前,可见,作为教师,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力量是多么的重要。然而,当今社会对师德的呼唤却越来越强烈。从汶川地震的“范跑跑”,教师暴力的此起彼伏,教师从讲台走向被告席,这一桩桩令人心寒的事件接连不断地发生在教育者身上,师德出现了严重问题。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却有着与之极不相符的师德问题,中国教育着实令人堪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借鉴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人本光芒,是留给我们的一笔极大的精神财富。
1.注重教育公平,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目前,教育面临着“市场化”和“唯才是举”的危机,我们要高举孔子“有教无类”的旗帜,在地域、性别、智力等方面消除教育不公现象,201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继续加大教育资源向中西部和农村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继续增加中央财政教育投入,提高使用效率并强化监督。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发展民办学校。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这是从国家角度重视教育公平的体现。此外,还要贯彻新时代下赋予“有教无类”的新内涵,使人从才能、知趣、审美能力等多角度得到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孔子“有教无类”思想对我们实施教育公平举措的启示。
2.培养人格完善、全面发展的人才。孔子以“六艺”教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诗、书、礼、乐”为基本科目,同时重视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其人本教育理念不仅重视品德的培养,还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和情感熏陶,使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要实现此目的,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新型公民才是成功的教育,这是孔子人本教育理念给我们的启示。
3.教学方法上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科学的启发诱导。孔子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循循善诱,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导学生学与思相结合。这些具体的教育方法都体现了孔子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志趣的人本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教学理念有很大借鉴意义,而且在教学实践中更富有可操作性,为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动力资源。
4.教师要有高尚师德,关爱学生,师生关系应和谐融洽。孔子弟子三千,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地贡献,这与他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是密不可分的,孔子尊重学生人格,精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赢得了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当今社会,师德问题成为热点话题。“丁娟事件”、天津教授性爱日记、教授强奸事件、教授涉嫌论文抄袭、有偿家教,北京教授“到40岁没有4 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以及上海教师“使用iPad上金融课。所有的讲义、考试、资料只提供iPad兼容的格式”等事件。这些现象表明了今天的师德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小范围,已经出现愈演愈烈的趋势。[12]家庭、学校、社会都呼吁师德的回归。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10]教师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有利条件。孔子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因此,素质教育模式下,提高师德水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
[1]冯契.哲学大辞典:下卷(修订本)[M].济南:齐鲁书社,2001.
[2]孟子.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郭沫若.十批判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5.
[5]孔子.论语·阳货:第十七章[M].长沙:岳麓书社,1985.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7]黄侃.论语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何晏.论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9]金良年.《十三经译注》论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孙金荣,等.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建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2]卜路平.新时期师德问题的幸福观省思[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