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德年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质量管理处,湖北黄冈438002)
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职教理念;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二十多年来,各高职院校围绕产学合作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拓展和完善。然而,产学合作方式是多元化的,我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还远没有达到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的育人方(高职院校)和用人方(企业)遵循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建立的校企双方密切协作、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的合作育人模式。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把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两种育人资源进行整合,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2]。在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过程中,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订单培养”模式是用人单位(行业、企业、产业集群)根据用人需求提出人才需求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并与职业院校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学校再按照用人岗位的技能要求,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这种模式需要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确定课程体系,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方面通力合作,通过学校、企业两个教学场所来完成教学活动,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3]。其优点是既满足了企业的实际需求,,也解决了学生的初次就业问题,但也存在并非所有的专业都能订单(如文秘、会计等专业),企业也并不是每年都需要订单,某个专业订单量较少时(如5人、10人),该如何组织教学等问题[4]。
“工学交替”模式是指学生一个学期在学校学习知识,一个学期下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学习与生产实践分段交替进行。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传统的一年两个学期的分段方式,应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将一年分成多个学段,生产旺季学生下企业,生产淡季学生回校学习。这种模式学生在岗时间长,适岗能力强,容易认同企业文化,节约了企业员工的培训成本,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放假时间与传统学制时间不一定相同,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后勤保障工作提出了挑战。
“半工半读”模式是把一个专业或一个班级的学生分组轮换、同步安排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和到教室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育人方式。这种模式的前提是“引企入校”或依托专业办产业,在学校建立“校中厂”,形成“前厂(店)后校”或“前校后厂(店)”,学校与企业根据各自分工,共同组织学生的教学和生产,实现育人与用人的有效衔接。这种模式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职业素质养成快,但也容易造成学生热衷于“工”而被动应付“读”的现象。
“项目驱动”模式是指校企双方通过具体的生产项目为媒介进行合作,互派人员到对方任教和培训,协同开展学生技能培养和员工职业技能培训的机制。这种模式适合于动漫设计与制作、会展策划与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缺点是难以找到合适的项目,适用范围不广[4]。
“顶岗实习”模式是指学生在系统学习完专业知识后,学校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把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和企业试用相结合,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人才培养方式。这是我国现行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医学职业教育也主要是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生的专业知识系统性和连贯性强,缺点是前期学习时理论与实践结合少,适岗能力较差,可通过早期的专业认知实习、假期的专业社会实践活动来弥补。
“校企融合”模式是指把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中心与学校的相关专业融合为一体,建立“厂中校”,通过校企双方的交叉兼职,实现专业共建、师资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开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企业员工职业培训工作。这种模式是前几种模式的深化,是现阶段高职教育比较理想的培养模式[5]。
综观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产学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在职业教育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不力,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进行葡萄促成栽培的过程中,对病虫害防治的进行依然要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为了更好的对病虫害进行预防,首先要将预防病虫害作为重点的工作,在进行封棚之前,要先进行喷施石硫合剂来消毒,并在封棚之后涂刷芽灵,更好的保证葡萄萌芽。在整个促成栽培过程中,针对不同时期进行病虫害防治,例如在葡萄的休眠期需要进行越冬病原菌和虫卵的防治,萌芽期则针对性的进行清园,展叶期需要应用博科或者喷克针对黑痘病和灰霉病进行防治。通过对不同时期的病虫害进行针对性的防治,从而更好的保证整个促成栽培的质量,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开始强调产学合作、工学结合,并开展了大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试点和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后来多次出台的职教文件一再强调职业教育的“产学结合”特征,但对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在办学中的职责、权利、义务等没有明确的法制化规定,至今还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没有建立完善的产学合作法律保障制度。
职业教育开展产学合作,就需要投入相应的资源,包括场地、设备、人员等,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障,然而不论是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由任何一方来承担都是一种负担,这也造成目前产学合作无法顺利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6]。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分别出台了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的奖补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2.5%提取职教培训经费,从政策层面初步确立了经费投入机制。但要协调保障到位,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1.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一是学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不与区域产业发展对接,热衷于开办热门专业、投入少的专业,导致设置的专业地域性不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不匹配,结合不紧密,培养的人才地方特色不明显。二是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高职院校教师实践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服务能力薄弱,可转化的技术成果少,对企业缺乏吸引力。
2.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内驱力不足。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包括学生的住宿费用、劳动所得、培训费和材料的浪费等,企业投入的人力、物力没有获得合理的利益补偿,不愿意承担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7]。
1.政府主导作用发挥不力。一是没有实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专项经费,二是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积极性。
2.学校管理体制、教学制度不健全。一是多数学校没有建立专门的产学合作管理机构,管理力量薄弱,难以胜任大量的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对外联系和过程管理工作。二是没有建立成熟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应不同的产学合作模式,没有形成“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难以实现“工”和“学”的灵活性。
3.企业生产实践环境不理想。一是部分企业把学生当成流水线上的廉价劳动力,难以实现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培养学生技能的目的,二是企业安排的实践指导教师良莠不齐,无法保证学生的素质和技能提升。
4.适应环境差异大。职业教育的产学合作与职业院校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直接相关,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在不同地区的学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难易程度相差较大[8]。
尽管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但也形成了各类典型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供我们借鉴、参考和运用。各专业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现状和建设特色,深化内涵建设,积极开展产教合作,扎实做好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制定和完善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晰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育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各方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过程中应履行的职责,确保以法制化的形式维护各自的利益,才能推进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持续稳定发展。
政府作为职业教育的主办者,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引导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有效开展。
一是出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从政策层面理顺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之间的关系,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职业教育,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的职业院校,允许行业和企业以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公办和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的机制。二是出台《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职业教育实习实训税收优惠制度》、《兼职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系列激励政策,引导企业向职业教育汇集,促进产学合作的有序发展。
一是根据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现状设置专业,把传统产业相关专业做精做实,把支柱产业相关专业做大做强,对新兴产业要跟踪和评估,及时培育和开办新专业,为地方企业培养有吸引力的人才。二是发挥专业团队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组织科技攻关,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上的难题,实现产教融合。三是发挥职业院校教师的智力优势,为地方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出谋划策。通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接,形成校企互融的合作机制。
1.制订工学结合育人的章程
根据产学结合协同育人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学校办学章程,确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明确工学结合协同育人的根本目标、基本原则、培养模式,产学合作各主体的职责,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等[9]。
2.成立产学合作指导协调机构
在学校层面成立校企合作处,对外负责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企业进行联络和协调,对内负责产教合作的组织、管理、协调和指导工作,制定产教合作的章程和制度。在教学学院层面成立专业群校企合作理事会,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负责人或技术人员、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具体指导校企之间开展专业、课程、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聘任,学生实习实训与就业,技术研发和应用、员工培训等工作。
3.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制订与产学合作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学籍管理模式,改革课程体系的建构,除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核心技能外,扩大人文素质拓展课程、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课程的选修比例,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1.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组建由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活动,在充分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动向和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后,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组织企业技术专家和职教课程开发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共建共管实习实训基地
按照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整合行业、企业资源,加大“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建设力度,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解决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升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一是采取多种模式与企业共建基地。有的由学校提供场所,将企业的生产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引入学校共建实训基地;有的在企业建设教室和学生宿舍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教学条件,将企业的生产场地变为学生的实习实践场地;有的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出资,建设融生产、教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产实体。二是探索共同管理实践基地的有效方法。通过建立由校企人员共同组成的管理机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开展示范性基地评比活动等方式,加强对基地的管理。三是拓展基地的功能,产学研并重,注重每个基地重视发挥其教学、生产和职业技能鉴定功能,条件成熟的基地还可由校企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活动。通过“车间进校园、教室进企业”形成合作育人,双赢共进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3.打造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改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团队。
“请进来”是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一是学校通过设立专业双负责人制度,引进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校外专业带头人”,指导专任教师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组建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二是聘请生产一线的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或“楚天技能名师”(湖北省设立的教学岗位,每个岗位每年补助2万元,面向相关行业企业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公开招聘,受聘教师原有劳动关系不变,但每学年要在受聘学校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指导学生实训,参与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等。学校建立对应的名师工作室,安排专任教师与技能名师结对子,组团队,引导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三是聘请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专业技能实践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走出去”是把专业专任教师送出去,参加专业社会实践。一是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骨干教师培训学习,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职教能力,拓宽教师的视野,锻炼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二是选派青年教师下企业锻炼,到企业生产一线挂职,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健全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规定教师每三年平均下企业锻炼时间不少于2个月,从而提升专业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三是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的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参加行业执业资格考试,提高职业能力。
4.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对人才培养过程的监督和监控,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聘请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把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用人单位满意度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反馈机制。根据调查结果,反过来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进行剖析,总结成绩,分析问题,查明原因,探讨整改办法,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何勤.职业院校实施校企合作的途径探讨[J].老区建设,2009(6):25-27.
[2]郭占苗.高职院校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4.
[3]马宪亭,尹新爱.关于工学结合模式的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09(4):12-13.
[4]张瑶祥.关于工学结合高职教育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职教论坛,2007(17):14-16.
[5]谷溪.高职院校实施多元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8(23):64-66.
[6]吴娜,赵红妍,张磊.高等职业教育工学合作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91-93.
[7]缪宁陵.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4-6.
[8]陈解放.基于中国国情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7(7):52-54.
[9]张清钦,谢开勇.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建设[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