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鸣 李 丽
(1.兰州城市学院 传媒学院,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赫哲族是自古以来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沿岸的渔猎民族,祖先可以上溯到距今2300年前先秦时期的肃慎族。俄国东侵让现今的赫哲人成为一个跨境民族,分布在俄罗斯境内的有11000多人,称为“那乃族”,我国境内约有4600人,仍称“赫哲族”。像很多古老的民族一样赫哲族只有民族语言没有民族文字,这就给鱼皮制作技艺的历史考证带来了困难,其发端的确切时间、制作技艺的具体方法都没有详细的记载,较早时期的考证所据资料基本是历史上外族巡游略纪中的简短提及,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赫哲族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故事《依玛堪》 中得到证实,鱼皮制作技艺有着悠久历史,与赫哲族的生存繁衍紧密相关,在赫哲人自古以来的生活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依玛堪》中多次出现鱼皮衣服、鱼皮包袱、熟制鱼皮的工具“空库”和“亥日根”等与鱼皮制作技艺相关的物品。汉文古籍对赫哲先世唐代靺鞨、金代吉里迷使用鱼皮也有记载, 《辽东志·外志》 中就有“吉里迷......居草舍,捕鱼为食,不栉沐,着直筒衣,暑用鱼皮,寒用狗皮。”[1]的记载。清代文献对赫哲鱼皮文化的记载较多,张缙严(1599-1670)的《宁古塔山水记》、高士奇(1644-1703)的《扈从东巡日录》、杨宾(1650~1702)的《柳边纪略》、吴桭臣(1664~?)的《宁古塔纪略》、李重生的《赫哲风土记》、曹廷杰(1850~1916)的《东北边防辑要》和《西伯利东偏纪要》均有记载,尤其乾隆二十二年(1757)绘制完成的《皇清职贡图》不但文字记载当时生活在东北亚地区包括赫哲族在内的多个民族使用鱼皮造物制衣。更是绘制出了赫哲女人身穿鱼皮、熟制鱼皮的形象画面。民国时期凌纯声所著《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对赫哲族科学田野考察研究中有关鱼皮制作技艺的记录可谓全面细致,为后来的赫哲鱼皮技艺文化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除上所述国内记载有关文献研究外, 国外文献有日本人间宫林藏(1775~1844)的《东鞑纪行》、俄国人Р·马克(1825~1886)的《黑龙江旅行记》、И·А·洛帕金的《阿穆尔、乌苏里、松花江的果尔特人》、美国人查尔斯·佛维尔的《西伯利亚之行——从阿穆尔到太平洋(1856—1857)》等都对赫哲人鱼皮文化和习俗也做了详略不等的记述。[2]
历史文献的记载证明了鱼皮文化伴随着赫哲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是赫哲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继承的与民族生存息息相关的劳动技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赫哲人将自己发现、创造的鱼皮制作技能完善成一整套完整的手工艺流程。据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今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赫哲族调查报告(1958年)对四排村赫哲人手工业的调查记载,其中详述了鱼皮的种类和用途、鱼皮加工的方法和工具。概括起来,赫哲鱼皮手工技艺的流程包括:选料、剥皮、晾干、熟软、剪裁、缝制、装饰。这一系列工序流程是赫哲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不断摸索、尝试和总结出的生活经验,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生存法则。报告中记录了适合制作鱼皮的季节是春夏秋三季,各种适合制皮的鱼类多达十余种,并按照各种鱼皮的特性列举出适合制作的衣物种类,如胖头鱼皮、狗鱼皮可做鱼皮线和做裤子。鲤鱼皮、赶鱼皮加工后如同棉花一样柔软,易染色,做衣服很美观。怀头鱼、细鳞鱼、哲罗鱼、狗鱼、大马哈鱼、鳇鱼等鱼皮,既可做靰鞡,也可做手闷子,做手闷子多用怀头鱼皮,怀头鱼皮也可做套裤、裤子、腿绷和鞋帮,大怀头鱼也可做口袋。[3]另据富锦县(今同江市)街津口村赫哲族调查报告(1958年)及凌纯声上世纪30年代对赫哲族考察报告(见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中对各种赫哲族衣饰使用的不同鱼皮种类特性和制作方法以及衣饰尺寸、样式特色均有细致描述。其中可见赫哲人在选用鱼皮材料上,考虑防寒、耐磨、防滑、防水、舒适、美观的叙述。在赫哲鱼皮手工技艺流程中鲜明而独特的技艺是鱼皮熟制、鱼皮染色、鱼皮线的制作与使用以及鱼皮纹饰。传统鱼皮熟制一般是由赫哲妇女完成,使用赫哲人创造的专门工具呈扁钟形的木槌(赫哲语“空库”)把晾干卷起来的鱼皮在形似乌篷船的木砧(赫哲语“亥日根”)上,不停捶打,直至柔软。后来为了提高效率,一次只能熟一张皮子的木槌木砧被一次可熟三至四张皮子的木铡刀代替。在熟皮时,鱼皮需要脱脂处理,赫哲人发明了用玉米面洒在熟制的皮子上以汲取油脂的方法,据调查,早期是使用大马哈鱼子涂抹在鱼皮上,待发酵后用白桨土把腐脂搓干的方法。鱼皮染色技艺同样是具有天然、环保绿色的工艺,赫哲人发明了用大马哈鱼子和各种植物的浆汁混合在一起,涂抹在鱼皮上,鱼子的胶体蛋白起到颜色粘固的作用,防水耐磨不褪色,成品经百年颜色鲜艳如初。鱼皮线的制作技术性极强,先将叠好的鱼皮涂狗鱼肝油变潮湿,快刀切成细丝,用时一条一条拽下来,再拉一拉,线体如尼龙线剔透晶莹。非常可惜的是这种技术在国内已经失传。鱼皮纹饰是赫哲族最有艺术性的传统技艺形象,其内容千姿百态,变化无穷,大致统计有五十余种形象;表现有抽象形的,也有形象写真的;形态以鹿和鸟最为常见,但所有纹饰都以基本的螺旋纹或云卷纹构成,这种图案纹样据学者考证在三江流域乃至库页岛和北海道的渔猎族群中流行的历史可上溯到六千年前的密山开流文化遗址。
赫哲鱼皮手工技艺的历史是赫哲文化的精髓,是赫哲人在特定的自然历史条件下生产生活实践的结果,它的价值在于它承载着赫哲人生息繁衍的生活创造力,也承载着赫哲人智慧与追求的精神世界。赫哲人世代沿江而居,鱼类资源丰富,食鱼肉,衣鱼皮,利用自然资源繁衍生息,创造的鱼皮技艺传承至今,可以说这种技艺是伴随赫哲先民生命的全过程,是鲜活的命运写照,是朴实无华的民族生命的艺术。赫哲人没有文字,他们把民族思想、信仰和精神都镌刻在了鱼皮衣饰上,使得这种技艺又多了份承载和寄托,它代替了文字的历史物化功能,留给后人一件件活生生的形象史记材料。
考察赫哲鱼皮手工技艺的历史和价值,是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种技艺,随着赫哲鱼皮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今天的人们越来越重视这种技艺,更多人参与到研究、开发、利用中来。我们观察到一些新的鱼皮技艺形式在基于这项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出现,力求发展。
赫哲传统鱼皮技艺是赫哲先民在他们世代生活的原始自然、渔猎环境中创造的非凡技艺,它不可替代地成为当时每个赫哲人的基本生活技能,除了艺术审美和文化价值,更重要的是在当时还发挥着经济的、生产力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有了替代的工艺产品,传统鱼皮技艺作为经济生活保障基本技能的价值逐渐剥离了赫哲人的日常生活,据凌纯声上世纪30年代对赫哲族考察报告中记述:“赫哲人自与汉、满、俄诸民族接触后,即有棉布输入,代替鱼皮衣料。所以今日鱼皮衣服已不多见......”。[4]随着布匹传入,鱼皮制衣的成本逐渐大于使用布匹的成本,这个替代过程可见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今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赫哲族调查报告(1958年):“布匹传入赫哲族中是很早的事情,至少二三百年以前就应用该民族中。但至四五十年前赫哲人主要仍以鱼、兽皮为衣......早年赫哲人用布匹是从三姓买来,由于途程遥远,浪费生产时间,长途涉水泛舟,使人们历尽了艰苦。民国年间以后,在当地有了座商和大批行商,随时可买到布匹,这时候在家中的人以布衣代替了鱼、兽皮衣,外出生产劳动的人仍穿皮衣。”不难看出,鱼皮技艺的生存在于它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当我们今天探讨传统技艺传承保护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它适用现代社会的物质实用价值,不能脱离生活只强调艺术性。布取代鱼皮是由于传统鱼皮制做费时费力,生产鱼皮衣不如购买布衣方便、经济,而外出生产劳动仍穿鱼皮衣是因为它比布衣更保暖、防水,更适用打鱼捕猎的实际需用。可见,传统的鱼皮技艺要避免自然消亡,继续传承和发展,成为“活态”的艺术,就必须让它具有实用价值。这就需要改良,让其适应市场的需求。
历史上传统鱼皮技艺在发展中为适应现实条件的需求和变化,经历着不断地变化改良,比如熟皮工艺中用木铡刀替代木槌木砧,脱脂用玉米面代替大马哈鱼子。对鱼皮技艺的现代改良和研究是建立在传统制皮技艺和现代工业基础上的以大量生产现代实用产品为目的行为。目前国内研究和生产未见规模较大的专业企业,多见一些以生产饰品、装饰画之内的小规模企业,国外如日本、德国、俄罗斯、意大利的制革工作者都对鱼皮制革做过研究,德国霍尔格.海恩(Holger Hain)2006年成立的鲑鱼皮革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对赫哲传统鱼皮技艺进行现代改良的先驱,其公司命名那乃皮革(Nanai Leather)(那乃即我国赫哲),就是取自赫哲人传统的鱼皮技艺影响。德国那乃皮革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新式的鱼皮开剥、脱鳞、软化、鞣制和复揉以及染色过程,产品包括服装、手提包、首饰、珠宝、皮鞋等现代流行款式。由于材料的环保性、可回收性及无污染性,鲑鱼皮作为新颖的皮革原料已经得到欧洲产品制造业广泛应用。[5]
传统鱼皮技艺在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图卷,从今天国内外馆藏和民间收藏品可见,有鱼皮衣服、鱼皮器物、鱼皮神器、鱼皮装饰画。尤以鱼皮衣饰最有艺术代表性,这些衣饰从长袍、短衫、套裤、鞋到围裙、手套等既有男士穿的、又有赫哲女人穿的;既有家居的,也有外出渔猎穿的。鱼皮器物包括赫哲人日常生活生产的各种用具。神器包括治病用服装、专用神衣、神裙、神鼓等。在这些鱼皮制品上大多都装饰着鱼皮纹饰,纹饰通过染色粘贴、缉缝、包绣制成,是赫哲人创造的最具有艺术性的民族文化,研究赫哲文化的学者无不为赫哲鱼皮纹饰艺术而惊叹。
面对这些传统鱼皮技艺创造的绚丽文化历史遗存,其自然古朴的艺术价值在今天可能只有在博物馆中能欣赏到,传统技艺在不断失传、如传统鱼皮染色、鱼皮线制作、鱼皮图案包绣装饰技艺随着一代代赫哲老人的离世,国内已无人会做。当传统鱼皮技艺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后,除了以现代工业的价值观,运用工业手段改良工艺本身生产产品外,我们能否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去继承和发展这种手工技艺的“原生态”价值,在保留传统的鱼皮材料、手工技艺和表现技法不变的情况下,艺术题材多以能反映现代赫哲人生活为主,创作元素融入国际的、流行的、时尚的,现代人普遍接受的形式。在这方面的发展,我们所观察到的是鱼皮镂刻和剪贴画艺术,这类艺术形式曾被称为“无纸剪纸”,在工具和技法上综合了鱼皮制作、剪纸以及上述介绍的大量出现在赫哲衣饰、器具上的鱼皮纹饰,脱离实用载体形成了独立的装饰艺术品形式。当前在鱼皮镂刻艺术上有代表性的是赫哲女艺人刘生,她创作的鱼皮镂刻组画《送魂萨满》 《过阴追魂与死而复生》 《阔力降魔》 《鱼神》等取自传统宗教故事题材。既有传统文化的积淀,又有大胆的创新,深受欢迎。
提高赫哲人对自我民族文化的认同,就是要在赫哲族内部加强赫哲文化的传播和教育,使赫哲人充分认识民族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赫哲鱼皮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保护对象,赫哲人是发展传承的主体,在赫哲自古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无论经历怎样的政治、经济上的变迁,鱼皮文化能始终作为民族文化象征传承至今,就是因为其有着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体现的是和赫哲人生活血肉相连的,根深蒂固的生存思想。离开赫哲人发展鱼皮技艺只能是“缘木求鱼”。离开赫哲文化、赫哲精神仅靠这些碎片化的技艺元素难以承续这项古老的技艺。因此,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变迁和融合背景下,发掘、整理赫哲民族文化符号、文化身份、文化价值,对其进行现代性的改造和创造性的诠释,通过宣传教育使每一个赫哲族个体在心理上乐于接受、形成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才能为赫哲鱼皮技艺在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中寻找新的价值突破,使其适应新的民族文化环境而存续发展,不至遗失消亡。
赫哲渔猎文化是几千年赫哲人以渔猎生产生活为基础,为了生存长期与自然的交流、交换、体验中自觉展现民族情感,以他们世代衣食的、最为熟悉的“鱼”对象作为实用的技术和艺术的创造对象,不但食其肉充饥,且施技制衣以取暖。赫哲人对渔猎的生存依赖自然形成赫哲人对鱼、兽、河水等自然事物的特殊情感。从鱼的使用中形成的渔文化,它的产生有其环境决定的必然性,而且,生态环境还决定其发生、发展的方向、存续和衍变。因此,要存续、传承赫哲文化不能脱离渔猎生存的基础,原始的渔猎生产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赫哲人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笔者认为,结合当前市场经济背景,有效保护、改善渔猎生态环境,以赫哲族生产、生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为保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赫哲渔猎生态环境系统,恢复渔业生产习惯,是保护渔猎文化存续和发展的前提。可喜的是,当地政府已经意识到市场经济需求和生态环境破坏的问题,自2004年以来,同江市渔政局充分利用街津口鲟鳇鱼放流站开展鲟鳇鱼繁育工作,近十年了共繁育鲟鳇鱼苗种近500万尾,其中有近100万尾投放到黑龙江同江段,有效地涵养和保护了渔业资源。近两年来渔民经常捕捞到放流的鲟鱼,体重在3.5-10kg。同时,积极建立珍贵鱼种养殖基地,增加水产养殖面积,加强渔政执法保护力度。这些措施,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渔猎生态,为赫哲鱼皮技艺发展提供生态保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渔猎文化无疑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发展是有价值的,承载它的重要形式传统鱼皮技艺的继承和发展在当前遇到了很多困难,我们不可能一成不变地守护它历史的样貌,而要顺应时代的变化,创造适应发展的市场和环境。首先要宣传渔猎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渔猎文化的价值,通过开展鱼皮技艺的艺术实践,在学校、民间艺术组织和行业推广;其次,通过成立专业鱼皮工艺制作和推广的公司,创造和扩展市场需求,开发更多、更精、更美的鱼皮产品吸引人们使用和购买,逐渐建立一个大的、良好发展市场环境。只有形成这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赫哲鱼皮技艺的“活态”传承才能实现。
[1](明)毕恭.辽东志.卷九.外志[M]:5.
[2]张敏杰,王益章.渔家绝技-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7):10.
[3]《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委员会.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今四排赫哲族乡四排村)赫哲族调查报告(1958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6:245-256.
[4]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11:81.
[5]Hui Press Factory GMBH.赫哲鱼皮的现代变身[J].设计.2010.(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