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彭阳县职业中学 薛静华
高效课堂是“以人为本”的课堂,是培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的课堂。其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反对以应试为目的、以知识为指向、以灌输为手段的“传统课堂”。
导学案是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案。具体的学习方式有:自主阅读、自主探究、合作探究、模仿学习、实践操作、归纳总结等。打破由教师讲,学生听、记、抄、背、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先预习,后思考”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并能体验到学习与成功的乐趣。同时教师应积极创设条件使学生带着问题、带着困惑并有一种强烈的探求未知知识的意愿去学习,从而构建出一个高效的英语课堂。
设计导学案主要从学习目标、课前活动、课堂教学、知识梳理、巩固练习、知识连接和师生感悟七个环节入手。
1.唤起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针对学生所学新知的特点,设置必要的已学过的知识、回忆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特定的学习场景。
2.导学新知识,从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入手,以“目标明确”为原则,通过问题、练习、方法指导、思路点拨,将需要的习惯、需要收集的资料等进行安排,使学生借助导学案来利用教材等多种资源进行有效学习。课前进行预习,为课中准确定位学习目标,实现师生、生生等深度交流奠定基础。
1.关注课堂教学效率。
为确保“四十分钟课堂质量”,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或低效教学活动,力求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理解新课标,编写导学案。
(1)语言技能目标:新课标要求注重听、说、读、写四个技能。因此,导学案必须设计每日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谈一谈等活动。如,将知识点、德育点整合后创设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或对话交流活动,通过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将学生注意力引入课本,将社会及生活纳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语言知识目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句型、功能、话题六个方面的知识。导学案必须设计单词的拼写,短语和句子的翻译,重点句式、句型、补全对话和单项选择等题。
(3)情感态度目标:强烈的学习愿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学案必须设计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学习策略目标:学习策略是指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英语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思考和解答问题。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方法性内容及要素必须构成一条可操作能实现的途径,做到温故知新并不断反思总结,以提高学习实效。
(5)文化意识目标:语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不可或缺的是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信仰、价值观念等的了解。所以,完形填空、文化广场、阅读理解、补全对话等题型的设计,必须要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
3.挖掘教材,编好导学案。
(1)要全面详实地解读教材的内容,使编写的学案没有知识点的遗漏。
(2)编写的学案在课堂导练的实施中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导学案重点是展现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知识的建构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答案的准确性、统一性,更不是完整展现各种不同的问题类型。而是要注重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要合理组合教材,适当调整课时内容,根据自身课堂时间和学生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合理取舍,增强学案与教材的结合度。
1.组建合作小组。一般4~6为一小组,要严格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原则,每组指派一名学科小组长,并任命一名学科班长,具体统筹学习目标和任务。
2.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这个环节的工作流程:发导学案→培训学生→了解导学案→看课本→做导学案。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学案,在上课前抽查部分学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不必再布置课外作业。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讨论重点、难点和疑问,思考并探寻问题答案,建构知识体系等。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自己完成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教师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预习,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切忌对教材进行串讲,引导学生展示预习成果。学生预习时,教师应以导学案为指导对学生进行任务分配,指导学生进行展示准备,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展示。教师应严格遵循“自学——互学——展示——点评——小结——测评”的六步教学法,彻底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
[1]中学英语教学大纲.1999年
[2]赵文刚.课堂练习设计与命题技术实践研究 [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8
[3]李炳亭.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山东文艺出版社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