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喜
(唐山市丰润区左家坞镇左家坞小学)
和谐教育是一种适性教育,提供适合孩子天性的教育,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发展创造适宜的环境。是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建设和谐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是推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弘扬和谐文化的必然要求,和谐师生关系建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是创设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决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但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它依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那么,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用心积聚对学生的爱,这是建立现代师生关系的根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引导起学生对教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创设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都是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
爱,还必须通过有艺术的表达,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爱绝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师爱,不是母爱,不是溺爱,不是感情用事,不是对学生错误的纵容,师爱的本意是耐心和理解。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那是基本母爱,超于父爱的教育之爱,那是融理解、理智、真理、希望的爱,是尊重、关怀和理解。只有教师了解学生,热爱学生,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爱,才会有共同构筑的“凝聚力”教育工程,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教育民主化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只有在这种民主平等的氛围里,学生自主自信、独立思考的素质才能得到培养,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学生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民主思想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有时因不了解情况,对学生批评错了,教师也应说对不起,真正做到在事实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成功、快乐、友爱的享受,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因为当师生关系融洽时,彼此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中交往,学生的头脑才会像刚调好的石膏一样是有较大的可塑性的。教师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愉快,产生新的学习激情和态度。如果学生仇视老师,抵制教育,教师厌恶学生、消极教育,教育过程就无法有效地进行了。这种双向的影响关系,是与教育效果成正比的。双向影响的品质和水平制约着教育的进程,产生了相应的教育效果。人人都有一种参与意识,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发言权和自主权,重视并满足他们的参与意识,他们就会以积极合作的态度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其主体的作用。
孔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每节课的尽善尽美是每位老师永无止境的追求目标。精彩的教学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动力,进而改善学习的状况,同时产生对老师的钦佩之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枯燥的不负责任的教学往往是学生对一个老师不满的开始。因此,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保证。
做乐于并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朋友,和学生产生共同语言,互敞心扉,做学生决策的参谋者,做他们苦恼的倾听者,帮助他们克服在人生道路上的沟沟坎坎,帮助他们战胜学习知识中的种种困难,相信他们、鼓励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支持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学生服务,成为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助手,做学生依靠的良师益友。
放下架子,淡化权威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探究、教学相长。以爱心为基础,以民主为根本,并且需要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为保证,才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老师在这方面肯定要做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更多的劳动.但只要我们教师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并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学生进步就快;反之,学生与教师关系疏远,可能会对立,进步就慢。《学记》中提及“乐其师,信其道”,希望师生关系更和谐,教学活动更有效,教育过程更加人性化,使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的。同时,促进教师的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学者型教师。
[1]托尔斯泰.教育的果实.
[2]罗杰斯教育理论简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