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明
(甘肃省永登县柳树中学)
探究式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徐大明
(甘肃省永登县柳树中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打破传统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这一方式尤为重要。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复述性和记忆性,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和分析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而形成多边交流比较少,这样无法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究性课堂教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设疑、思疑、解疑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了质疑探究,学生会了对史料的思考、分析、判断,学会了认识历史的科学方法,这既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探究性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探究性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然真正落实到实处,要求我们教师大胆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知识更新的能力和指导学生探究的能力。通过探究性课堂教学实践,教师会深切体会到问题探究学习的重要性和好处。如何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的过程中,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呢?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初中历史探究性课堂教学总结了一个操作模式:“创设情境、设问置疑——营造氛围、自主思疑——讨论交流、思辩解疑”。
设疑是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创设情境、设问置疑,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对师生所提问题进行探求的欲望,启迪学生才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宋朝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者,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有长进。”这正说明设疑的重要性,当代初中学生随着信息科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他们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和知识越来越多,越来越新,自发探索知识的欲望已相当强烈。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善于选择和利用材料,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问置疑。鼓励学生对历史问题独立思考,使课堂教学带有开放性和探索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例如,(1)在讲工业革命时,教师在提问什么是工业革命后,问:为什么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英国工业革命与中英鸦片战争有什么联系?(2)南宋岳飞抗金取得重大胜利时,朝廷却下令他班师。岳飞痛心疾首悲愤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设问:假如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做?岳飞又是怎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可设疑的内容很多,这正需要在课堂上合理巧妙地设问置疑,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质疑的思维品质。
在探究性历史课堂教学中,需设疑的环节:(1)在导入时设疑。(2)重点、难点处设疑。(3)知识衔接设疑。(4)拓展延伸时设疑。(5)结合现实处于设疑。设疑需注意几点:(1)设疑不可太多。(2)问题需难易适当。(3)设疑要有针对性。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营造探究氛围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情感状态,它是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营造融洽的氛围,学生才能探索创新和自主质疑。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创造提问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问。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兴趣,学习才是一种享受和愉快的体验。
教师还须重视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习大胆提问,把问题看作学习的动力,变成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久而久之,学生学会了质疑,形成了勇于探究勇于实践的个性品质和独立探究的能力,才能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使教师由“教”过渡到“不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学习过程中,有怀疑才会去思考,有思索才会进一步学习,然后有所得。在历史课本中,可让学生自己探索自主思疑的地方很多。例如:(1)在讲西安事变时,有学生提出为何当时没有杀蒋。这一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想象,结果学生提出了几种方案,有主张杀蒋的,有主张和平解决的,有主张把蒋交给共产党的。学生争论激烈,极大调动了个人的创新思维。(2)学生在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提问: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能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学生由思到疑,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收到了很大效益。
让学生提问时,教师应注意:(1)鼓励学生勇敢提问。(2)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3)以问引问,培养善问。(4)引导学生提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表现最活跃的阶段是讨论交流,思辩解疑。讨论交流是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思辩解疑是探究所达到最佳目的。
教师设疑和学生思疑后所提供的问题很多,但值得探究的问题必须要有价值且有一定的挑战和水平,不可太易或偏难,易会让学生感到厌烦,难会让他们产生挫折感,教学时可对教学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也可结合学生认知和现实生活对重要历史问题进行了讨论交流,甚至举行辩论会。如:(1)你认为洋务运动的作用,应该肯定为主还是以否定为主?(2)结合“罗斯福新政”谈谈今天如何摆脱金融危机?(3)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时,可探讨为什么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却成功了?
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或辩论中,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表述,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学会在思辩中与他人撞激智慧火花,在解疑中共同分享快乐。如何真正达到解疑探究的目的,这还需做好课前准备。根据课标和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让学生有针对地收集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如看些史籍、实物、文献或求教于人,可通过图书室、互联网、博物馆、历史遗迹、有关人士等渠道完成。如:(1)学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前,学生问祖辈父辈的经历。(2)讲中外经典战役前,让学生收集并阅读相关书籍、图片或观看相关影片。这既让学生获取知识,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去发现探究”。历史探究性课堂教学的实践,大大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须大胆创新,勇于探究,敢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