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厉娜
(石鼓区逸夫中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现已成为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目前由于中小学对于这门课程的评价制度还不完善,使得初中阶段实际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在我国,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开设信息技术课堂的资格,有一部分初中学校虽然有信息技术课,但由于硬件设施跟不上,一些最新的软件无法安装在现有的电脑上,使得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果低下。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在课下使用计算机完成作业的难度更是大,常常因为能使用的机子过少而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教师落后的教学观念严重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开展,由于大多数教师坚持“成绩至上”,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敷衍信息技术教学,使得教学质量受影响。据相关问卷统计,84.09%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不重要,主要是因为临近考试的时候教师常常占用信息技术课来复习其他课程;另外,只有15.91% 的学生表示学校比较重视信息技术教育,会组织信息技术知识竞赛。
目前,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被看成社会工作能力之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也使得信息技术成为初中阶段的必修课。但一些初中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因为资金缺乏的原因让“非专业”出身的教师“兼职”,这种用其他教师兼任的形式虽然可以满足课堂教学要求,但却让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大打折扣。由于“兼职”教师没有专业知识基础,再加上其精力不够,只能教授课本上的知识,不会主动拓展教材,使得课堂缺乏趣味性。
除了学校自己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硬件设备的更新以外,政府也应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的形式帮助弱势学校,适当增加对初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使得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数量少、软件陈旧等问题得到解决,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另外,学校也可以将目光投到社会上,积极号召社会有爱心的个人或企业来助学校一臂之力,为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事业添砖加瓦,解决学校实际的困难,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目标进行到底。
教师应该明确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的应用与处理能力”这一教学目的,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设计趣味而丰富的教学课堂。
一方面,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首先给学生展示学习效果,勾起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分配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通过预习、听课来熟悉知识点,最后配以课堂练习来检测学生的学习状况,看看“任务驱动”是否达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课下的巩固学习不可缺少。学校可以组织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比如知识竞赛、PPT 制作大赛、Flash 制作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让学生在课后也动起来,活学活用,在丰富的课外活动中感受信息技术的强大魅力。
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力无限,顺应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与计算机教学不同,学生不仅仅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还要具备应用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缺少,一支高素质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也成为大多数初中学校所需。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引进新时代专业人才,并在人才引进方面把好关,建设一支以学生为中心的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杜绝教师“兼职”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只有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避免与教学发展相背离,防止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引导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学校也应该安排培训项目来提高教师的素养,适应教学发展的要求。
总之,学校应该正视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初中信息技术学习之后能够操作计算机,并具备应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顺应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发展要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1]段觇.论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无线互联科技,2012,(05).
[2]张现雷.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学周刊,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