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学校德育方法的思考

2015-08-15 00:51邱倩倩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思想道德实效性

◆邱倩倩

(武警江苏省总队医院)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积累道德正能量的“未来工程”,关乎国家存亡、民族兴衰。2004 年5 月10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全社会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2013 年4 月18 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召开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中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一、相关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道德影响,通过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德育是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教化和培养。德育方法是为完成一定的德育目标和任务,在德育活动中教育者与品德修养者所采用的活动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德育实效性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德育的实际运作对德育目标的实现程度。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内容的并经之路,改进德育方法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二、学校德育方法的现状

德育方法是指教育者为完成德育任务所采用的手段。德育方法既包括教育者施教的方法,也包括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指导下自我教育的方法。进行德育常用的方法有许多:说服、榜样、实际锻炼、参观、访问、调查、奖励、惩罚等。据调查了解,我国学校德育方法常用的是说服教育、榜样教育等传统的德育方法。

1.重灌输,轻启发

当前很多学校的德育方法还局限于对思想道德知识的灌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上课不用动脑想,只要动笔记,很多学生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都是左耳进右耳出,真正能铭记于心的知识很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自觉地忽视对学生的启发,以为只要把知识和内容讲给学生听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是很难实现德育目标的。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认为,不论学习知识或者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重形式,轻实效

目前学校德育形式主义严重,德育工作者过于追求花架子而不注重实际效果,德育方法执行起来流于表面,不见真效。方法很新颖,活动办得有声有色,照片拍得生动活泼,总结材料做得出神入化,但事实上学生感悟很少,只注意形式而没在意德育内容,学生并没有将活动所要阐明的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没有得到提升,德育的实效性很低。

3.重理论说教,轻情感陶冶

学校德育方法重理论说教,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采用说服教育比较多,经常对学生讲大道理,对知识的讲解也是浮于表面,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理解,对教师的说教很反感,说教过度也会适得其反。而情感陶冶教育却很容易被教师忽视,现在的学生很多人际关系冷漠,功利心理严重,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思想道德境界不高,教师可以设置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会、感悟、反省。任何社会,当把德育从教育中抽离出来的时候,德育必定丧失其现实效能,而且德育也随之丧失其内在的、根本的目的;而当把情感从教育中抽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传授的时候,德育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魅力。

三、改进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性

方法是达到或实现目的的途径,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方法的选择和优化,只要不断地改进优化德育的方法,德育的实效性必然有所提高。

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德育方法多样化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更不用说是发展变化中的学生群体了,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道德发展情况、心理成熟程度以及个人品质的养成情况都千差万别。德育工作者在选择德育方法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比如性格暴躁、顽劣的学生可以用情感陶冶法,以情感人,从内心深处感化他;性格内向,自我的学生可以采用社会实践法,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在劳动中领会德育的真谛。

学校德育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结合学科教育来进行道德的教育,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某门学科的教授者。每个学科的老师都可以立足本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比如物理、化学、生物的老师可以教会学生以科学的精神看待人和物;历史、政治、语文的老师可以用人文精神感化学生;数学老师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辩证看待事物,了解事物的前因后果。

学校德育可以运用隐性的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式教育,比如学风、校风、班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校园先锋评选,文化墙、宣传栏等对德育的宣传和弘扬,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在充满德育氛围的校园环境中学习生活,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将思想道德知识内化,举手投足表现出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学校德育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德育方法(诱导启发、知行合一、修身为本等)和现代的学校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榜样示范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德育的精髓。

学校德育方法的多样化还在于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品德规范教育和品德能力培养相结合,说理教育与品德践行相结合。

学生个体的差异要求德育方法的多样化,德育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将德育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有利于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2.引进德育管理理念,德育方法科学化

德育管理是将管理的理念运用到德育工作中,学校管理者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或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

首先,学校管理者应该有科学的德育管理理念,能够科学合理地组织德育工作的开展,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德育内容的把握,德育方法的运用,德育队伍的建设有全局观、整体观,能够行之有效的监督控制德育工作的过程,对德育工作予以指导,及时纠正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德育内容的实现,使德育内容真正的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并付诸实践。

其次,为实现学生群体乃至整个社会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提高德育实效性,德育方法必须坚持科学性的原则。

(1)德育方法要符合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来组织德育工作,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采用一些不切实际的方法来教化学生。

(2)德育的方法要符合德育工作者的优势能力。方法本身具有客观性,但是作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工具和手段,他的运用及其效果则又受制于主体本身。也就是说,方法的运用及成效,除决定于方法本身的特质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运用该方法的主体。而主题的差异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相同的德育方法会因德育工作者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德育效果。因此,坚持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必须要符合德育工作者的优势能力,有的教育工作者亲和力较强,善于与学生沟通,就可以采用情感陶冶法。有的德育工作者不善言辞,但逻辑辩证能力强,可以采用诱导启发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引导启发学生,有的德育工作者天生是演讲家,哲学思辨能力强就可以采用说服教育,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3)德育方法本身的科学性体现在德育方法的针对性,德育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德育目标,不同的德育内容,不同的德育对象要采用不同的德育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要从根本上深化德育方法的改革,需要科学把握德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通过师生、生生之间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交往,进而转化为精神沟通、交往和理解的“我-你”关系,来强化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和生命活力,以取得德育的实效。

3.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德育方法现代化

由于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德育方法的载体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只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实现德育方法的现代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首先,要合理利用网络媒介特性,充分发挥网络德育功能。互联网具有全球性、虚拟性、开放性和快速传播等特点,为德育方法的改进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有数据表明在城镇学校中有83%的学生上网,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开设网络道德讲堂,普及德育知识,扩大德育覆盖面,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预防网络上的歪风邪气对学生的影响。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对德育内容进行传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德育内容积极性。其次,德育方法要紧跟学生意识层面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变迁,学生的意识也具有时代特征,主要表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现代化,德育方法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学生意识的变化。

只有不断的改进学校德育方法,才能有效地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1]刘怡蔓.中学德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2]张文亮.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问题的理性思考[J].石油教育,2004,(4).

[3]张忠华.我国新时期德育方法的研究和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0.4.

[4]沈壮海.关于世纪之交高校德育的回顾与展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46.

[5]周德昌,江月孙.简明教育词典[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梁志燊,霍力岩.中国学前教育百科全书——教育理论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

[7]李小蔓.育德是教育的灵魂 动情是教育的关键[J].教育研究,2000,(4).

[8]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9]班华.德育方法的协调组合[J].江西教育科研,1994,(1).

[10]张光华.德育方法有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2).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思想道德实效性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