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盟类型、企业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概念模型研究

2015-08-10 17:07王兰龙勇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探索能力

王兰 龙勇

摘要:文章创新性地将企业能力作为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战略关系的中介变量,立足资源观,分析不同类型的联盟资源如何以企业能力(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为中介影响渐进创新、突变创新选择路径。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文章试图建立联盟类型、企业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的新概念模型,并揭示联盟类型不同资源属性以企业能力为中介影响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机理,为企业联盟决策与技术创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市场联盟;技术联盟;开发能力;探索能力;渐进创新;突变创新

联盟与技术创新问题是战略管理领域内的热点,不少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研究角度进行了理论探讨。诸如Volberda(1996)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技术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积极效应。参与联盟的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借助联盟资源可化解创新风险与不确定性,因此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得以降低,从而间接增强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创新效率。Frank T.Rothaermel(2001)立足资源基础观,分析联盟资源如何影响企业实现突变创新。实证结果显示,当老企业与新创企业结成联盟后,新创企业的技术探索能力与老企业的开发能力互补,利于老企业提高突变创新的效率。国内学者胡珑英等人(2007)以能力理论为依据,研究技术能力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结论显示企业的技术能力越强,越倾向选择自主创新,若以创新程度来衡量,技术能力与突变创新呈正相关。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者从组织间学习理论、社会成本理论等分析了战略联盟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总之,无论哪种理论均可得出一般性结论就是联盟与技术创新之间具有正向且积极关系。

然而,作为联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作用还没有充分讨论与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尽管学者们对联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取得不少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但存在两处明显不足:(1)仅分析联盟本身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缺乏不同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更未涉及市场联盟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分析。(2)仅关注联盟与技术创新之间直接因果关系,忽略中间演化机理,缺乏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方式选择影响路径的完整分析框架。鉴于此,本文依从资源属性,将现存联盟组织分为技术联盟与市场联盟两类,立足资源基础理论,分析外源创新资源提供者—联盟,其相异的创新资源属性怎样影响企业做出技术创新决策。同时将企业能力视为内生变量,运用资源观分析它在联盟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的中介作用与演化趋势。可以预见,本文对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细化将对此领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人们更深刻理解战略联盟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 联盟类型与企业能力的关系

战略联盟是企业通过自发构建伙伴关系并协同进行生产经营或技术创新的组织行为。它们受各种动机或目标推动而产生,组织形态上表现为横向或纵向结合等各种形式(Sampson,2007)。本文借鉴Doz和Hamel(1998)的研究结果,基于企业参与意图将联盟类型划分为技术联盟和市场联盟[4]。技术联盟是指企业之间以技术资源共享为平台建立相互依存性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内部生产结构优化以此实现企业快速成长。企业参与技术联盟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联盟成员的技术和知识资源,并将其与自身相整合,以弥补企业“战略缺口”。市场联盟是企业相互交易关系中建立以市场资源共享的一种战略组织,意图在于提高企业在市场营销的效率和市场份额控制能力。市场联盟重点关注企业之间营销网络,多见于汽车、食品、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是快速抢占市场的有效手段。联盟成员之间共享互补资源之外,还帮助企业较快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降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资源角度来讲,技术联盟主要为企业提供技术资源,包括技术诀窍、生产技能、专利、技术人员等。市场联盟在于为成员提供共享的市场资源,如营销网络、营销技巧、销售人员等。

企业能力是企业配置、整合内外资源,高效组织产品创新、生产、营销等各种经营行为的能力。依据组织学习理论将其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March,1991)。开发是组织运用现有的知识存量和集中在现有技术轨道去提升他们的能力,通过知识的精炼和路径化去产生经验上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凭借开发能力,企业对已有知识存量进行复制、提炼,并沿袭传统惯例营造出组织的稳定,其目的在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创新活动的有效性。探索则涉及新组织路径的搜寻,以及技术、商业、路径和产品的新的运作方式,是一种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变异、实验、复杂、风险承担和创新等特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探索能力是指企业创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工艺流程等创新活动的能力。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是企业组织中两个重要的但又差异极大的能力,它们对组织经营绩效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资源观模式”清楚说明,异质资源形成企业独特的能力与竞争优势,为此企业为了应对变化频繁的外部环境,保持竞争优势就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开发或者积极探索以发现新资源,以不同资源促进不同能力的提升。开发能力与探索能力的提升与市场资源、技术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企业组成联盟时,开发能力是合作伙伴之间由于共享资源最易提升的一种能力。由于与供应商或合作伙伴关系密切的知识主要是市场信息、销售网络等,当企业与他们结成来联盟,市场信息与销售网络的知识会迅速扩张。Swaminathan等人(2009)指出,充分掌握市场全新动向有利于企业提炼现有资源的功能。如果企业能深入了解市场条件与顾客的相关信息,必定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企业若是缺乏对市场和客户的深入了解,很难高效率的开发现有的资源。所以本文认为,开发能力提升的动力来自市场资源。对于探索能力而言,企业探索活动是一个有机的、混乱的过程,伴随着松散式、路径破坏式技术演进行为。其目的在于追求新兴的市场与技术。因此,探索能力应该源自企业所掌握的技术诀窍,是一种善于将以前未涉及的新市场资本化的能力。尽管在提炼现有知识与能力以面对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过程中,市场资源是主要推动力,但是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仍需进行技术创新以提供全新的产品、服务等,超越的技术能力与功能齐全的生产系统则是这一目的实现的基石。即技术资源是企业实现产品根本性创新,是技术轨道破环性演进的基础。由此本文认为技术资源是探索能力提升的动力源。尽管开发能力与探索能力的动力源不同,但不能认为,开发能力与技术资源、探索能力与市场资源就互不相关。比如,依靠全新技术生产的产品需要企业原有的市场网络实现市场价值,原有产品在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改善属性,提升产品功能。同样一旦新技术路径成熟,必然面临市场化的挑战。即便如此本文依据资源与能力的研究成果认为,市场资源对开发能力的影响力超过技术资源,同时技术资源对探索能力的影响力超过市场资源。由此提出假设:

H1:不同联盟的资源类型对企业能力的影响程度不同。

H1a: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对于开发能力的作用强于探索能力;

H1b: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对于探索能力的作用强于开发能力。

二、 企业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企业创新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企业现有技术轨道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对产品、技术、生产流程的改进;二是彻底改变企业原有技术轨道,将企业引向新技术轨道,从事新产品、新技术、新市场的开发。刘晓敏等人(2005)在研究企业治理机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时,依据技术改造程度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突变创新是指导致企业投入、产出或者流程中根本性改变的创新,其结果导致企业脱离原有的技术轨道,进入高阶技术轨道发展。渐进创新是指对现有产品和经营理念进行局部性或者微小的改变,是一种对现有技术改进所引起的渐进、连续的创新。渐进创新的显著特征是在现行技术轨道中,对现存的产品进行局部性且程度微弱的提升。而突变创新是新产品蕴含的技术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与渐进创新相比,突变创新依存的知识基植入了大量新知识,致使原有知识存量发生结构性改变。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涉及环节众多的系统工程。就企业发展生命周期来看,单个企业的发展初期需要较强开发能力,而在企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则需要更多的探索能力。企业只有同时具备这两项能力才能在激烈变化的竞争环境下保持长期竞争优势。March(1991)从组织学习角度提出企业学习能力分为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并依据这两种能力提出两种创新方式: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企业运用开发能力对现有知识存量进行复制、提炼,在充分收集市场信息的基础上对现有生产活动进行局部修正和改良,实现企业渐进创新。由于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竞争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仅依靠开发能力从事创新活动是不足以维持长期竞争优势。市场中顾客需求的变化、竞争力量的此消彼长,企业在改善现有技能和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还需要大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品,这就必须培养和提升与发现新技术与新产品相匹配的探索能力。探索能力因适应复杂动态环境中产生,以新知识、新技能为基础,是实现突变创新的活动能力。为此意味着与研究、变异、试验等突变创新活动相关,从事的创新带有试验与探索性质,亦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质,由于此类创新活动的市场化周期较长,所以一般很难实现短期盈利目标。由此本文提出假设:

H2:企业能力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

H2a:开发能力对渐进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突变创新;

H2b:探索能力对突变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渐进创新。

三、 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方式的关系

依据网络结构嵌入理论,参与不同联盟的属性决定网络嵌入关系不同,企业之间资源共享程度以及控制能力随之出现差异,由此导致创新能力提升幅度不同。市场联盟为企业拓展营销渠道、全面预测顾客需求与准确估计竞争对手变化提供了平台,亦提高技术创新反应力。同时增强企业对市场机会的识别能力和对抗环境的威胁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技术创新行为实施。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Rodolfo和Santos(2001)认为过分关注市场、客户需求、竞争对手会产生组织创新惰性,阻碍组织学习,最终企业因经营惯性压制突破性理念、流程与技能的出现,对市场全新信息仅采用消极态度应对。即在原有技术轨道中或原有工作范式中进行局部性识错和修正,而不愿从事跳跃式、非连续性的突变创新,或称为新工作范式的创新。Hanny N.et al(2011)指出,过度关注现有顾客和竞争对手会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为快速的应对市场变化采取的策略仅是对现有产品进行局部修正或微弱改进。依据上述的论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联盟类型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

H3a: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对渐进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突变创新。

技术联盟是企业获取新知识与技能最佳外源组织。随着科学技术变化越来越综合化和复杂化,技术创新所需的知识和技术门类逐渐增多。拥有有限资源的企业要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仅依赖自身的异质资源是无法满足现在技术创新的要求。为此,企业若想快速提升创新能力,就必须突破企业边界的限制以组织合作学习方式获取该行业最前沿的知识。技术联盟就是最优的组织合作学习方式。凭借技术联盟,企业不仅进行知识共享,还可协同创新,实现新知识和能力快速积累,丰富企业原有知识存量与结构。(刘晓敏、李垣等,2005)。一旦创新型知识和能力体系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技术知识的跳跃性发展,从而促进企业突变创新。如果企业参与技术联盟的目的只是在于学习简单的知识与技能,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得不偿失。因为一旦联盟伙伴实施机会主义行为,企业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只有企业从联盟中获取的收益大于其付出的成本,企业才会积极参与技术联盟。从资源资本化价值出发,本文认为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导致的创新主要是突变创新,而不是渐进创新。为此提出假设:

H3b: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对突变创新的正向效应强于渐进创新。

四、 概念模型的提出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推导,本文提出联盟类型、企业能力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从该模型中可以看出联盟类型分为市场联盟和技术联盟,企业能力分为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技术创新方式分为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不同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影响机理与演化路径不同。企业参与市场联盟旨在共同开拓市场,顾客、销售渠道与竞争对手是其最为关注对象,忽略高层次的组织学习。企业过多关注市场资源限制了自身管理过程中突变性概念、系统与程序的出现。为此企业创新行为只能表现为局部修正与改良式的渐进创新。技术联盟使企业依据创新目标直接整合外部资源,并将其转移至企业中演绎为学习行为。同时联盟成员合作使知识结构在交叉与互补过程中产生新知识与技术,从而推动企业突变创新。上述结论若经过实证检验成立,必然产生重要的管理实践意义。企业家制定联盟战略时,需首先考虑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机理,适当选择联盟资源与企业能力相匹配,进而科学抉择技术创新战略。企业家需立足自身能力与资源实际情况,全面考核目标联盟实力与行业地位,以资源与能力相匹配原则选择联盟组织以实现预设技术创新目标。否则,错误的选择联盟类型,错误的选择外部创新资源,会阻碍企业内部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但核心竞争力未得到增强,反而会因错误的联盟决策丧失核心竞争优势。总之,管理者在进行联盟决策或者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决策时,不能局限于单方面因素,即只考虑联盟的特征或者只考虑企业自身能力和资源特征就决定技术创新方向,而必须将联盟与企业能力结合起来,应用匹配的思想,根据联盟资源的特征与企业能力的整合方式来预测技术创新路径与其形成的机理,由此明确技术创新的管理方向。

参考文献:

[1] Volberda,H.W.Toward the Flexible Form:How to Remain Vital in Hypercompetitive Enviroments[J].Organization Science,1996:359-374.

[2] Frank T.Rothaermel.Incumbent's Advantage t- hrough Exploitation Complementary Assets via Interfirm Cooperation[J].Strategic Mana- gement Journal,2001:687-699.

[3] Sampson,R.,R&D Alliances and Firm Perfor- mance: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Diversity and Alliance Organization on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364-386.

[4] Doz,Y.L.,Hamel,G.Alliance Advantage[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16.

[5] 胡珑英,张自立.基于创新能力增长的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51.

[6] 郑景丽,龙勇.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企业战略联盟绩效评价[J].现代管理科学,2014,(11):93.

[7] 张红娟,谭劲松.联盟网络与企业创新绩效[J].管理世界,2014,(3):163.

[8] 刘晓敏,李垣,史会斌.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5):699.

基金项目:重庆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号:2013YBGL- 1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号:14YJA- 79005)。

作者简介:龙勇(1963-),男,汉族,重庆市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王兰(1973-),女,汉族,四川省泸州市人,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重庆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战略管理、创业金融。

收稿日期:2015-06-10。

猜你喜欢
探索能力
加强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提高幼儿探索和创新能力
关于中学数学语言思维培养的初探
通过种植园地提高幼儿探索能力的途径
高中物理实验课中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
物理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快乐
浅谈高中美术兴趣教学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例说解初中探究题的策略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探索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