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究

2015-08-07 01:07沈仕勇
中学课程资源 2015年7期
关键词:创新教学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沈仕勇

摘 要:提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方法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创设疑点,启发学生思维;科学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生物 创新教学 教学策略

在人的各种能力中,创新能力最为重要,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教学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迁移思维等方法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这就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必须有所突破和创新,恰当地运用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新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1.以往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师多采取机械识记的教法,看似成绩喜人,实则学生的生物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上,在一遍遍的复习中,在一道道的习题里,学生只是被动地记忆,课堂气氛枯燥、沉闷,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与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立足实际、以生为本,从改革教学理念开始,颠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升华初中生的生物意识、创新精神奠定扎实的基础。

2.生物科学需要创新型人才

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不断探索生命奥秘的学科,创新即内核、本质。当今时代,生物学知识的发展一日千里、迅猛蓬勃,亟须不断补充探究型、创新型人才。作为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知识经济正强烈地呼唤着创新教育的实施,生物教师要勇于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敢于尝试和使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对未知的生物领域进行积极探索。

二、实现生物创新教学的具体做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心理学理论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依然以感性思维为主,教师应创造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升华创新精神与品质。

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人的生殖”这一课时,我首先在课堂上播放了《大耳朵图图》系列之“出生的秘密”,其中“小孩子是从商店里买来的”“是魔术师从妈妈的肚子里变出来的”等几个答案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哈哈大笑,营造了一种无比和谐、融洽的学习气氛,一扫课前羞涩、尴尬的教学预设。接着,我又播放了葛存壮、葛优父子与田亮、森碟父女的照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造物的神奇,自然的瑰丽。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人的生殖”这一问题自然地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又囿于传统文化的桎梏,不好意思主动地交流、讨论。由于这节课创设了理想的课堂情境,使得学生能够在亲和、开放、科学的氛围中相互交流,为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培养发散思维,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性”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2.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反省思维

反省思维的实质是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的反省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良好策略。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说出来,敢于对自己原有的思考和结论产生怀疑,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升华创新思维。

例如,在讲授“鸟的生殖与发育”时,我就教材中的两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1)请推测卵壳、卵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

(2)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鸟?

在这两个问题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一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

(1)一个鸡蛋就是一个卵细胞吗?

(2)每只鸟卵都能孵化出小鸟吗?

学生的这两个问题有效地延展了课堂教学的内涵与外延,无形中也引导学生对“鸟的生殖与发育”这一问题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课堂上,我大力表扬了这名学生大胆质疑的精神品质,鼓励他继续保持反省思维,因为这是任何一名成功人士所必备的基本品质,难能可贵。

3.创设疑点,启发思维

创设疑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运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生物课程,在无形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以“植株的生长”课堂教学为例,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根的生长、枝条的生长、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这三个方面内容。在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时,我就“叶的结构与生长”创设疑点:大千世界,花草树木形态各异,叶片的形态各有千秋,那么叶片的结构是否也各不相同呢?

由于前一段时间刚刚学过“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知识,学生都积极主动地通过显微镜来观察水稻叶、青菜叶等几种不同植物的叶片,验证自己的看法是否和实际结构相吻合。活动中,学生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思维十分活跃,得出了“各种不同绿色开花植物的叶的结构是相同的”这一结论。学生又追问“不同的植物叶片的结构为什么是相同的?”“叶的生长和根的生长一样都是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伸长细胞的体积来增长的吗?”等问题。

整个活动进行中,学生始终兴致盎然,显示出了他们对生物知识的无尽好奇,成功地将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究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创设疑点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课外探究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4.科学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坚决摒弃传统生物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改革理念,通过科学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线索,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也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对症下药,提升初中生的生物素养及学习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亲自探索和操作,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相互交流、合作探索,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例如,在教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时,根据所处地域不同,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不同的问题:

(1)新疆的哈密瓜为何特别甜?

(2)北方的地窖如何保存蔬菜?

(3)温室作物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产量?

(4)用酵母菌酿酒为什么先通气后密封?

这四个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成功的课堂实验奠定基础。待到课堂教学时,针对“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这一问题,教师向学生提供了两套实验方案:

(1)在氢氧化钠溶液和清水中分别植入带叶子的枝条通过比较、实验,得出结论。

(2)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普利斯特利经典实验。

从课堂效果来看,多数学生在课堂实验的基础上,还在课外开展了普利斯特利经典实验,有效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小白鼠”的活体,氢氧化钠溶液的腐蚀性等注意事项都提供了一定的协助与提示,在保证实验成功、安全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动力。

三、小结

时代呼唤创新,教师肩负重任。教师必须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把培养创新人才放在课程改革的首位,大胆探索,勇于寻求科学的教学途径,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是生物教学永远的“灵魂”,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能让学生体味到求异思维的乐趣,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10(4).

[2]岳波.生物教学中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化学教育,2011(4).

[3]王坦.借鉴国外教学理论进行教学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创新教学初中生物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创新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实施才情个性化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课堂细心雕琢,提高教学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