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攀++朱伟群 王丽君
摘要:教育教学评价作为现代教育科学的研究重要领域,是实现评价目的,达到评价目标的主要方法。当今世界教育观念、教育功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不断研究和改进的教育教学评价方法对保证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提高评价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完善的临床教学质量评级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是促进临床医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临床实践;教学评价;中医药学
1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中医药学是集成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在疾病防治的实践活动中,不断通过临床应用,总结实践经验,最终形成理论。在培养中医药人才过程中,坚持临床教学实践的理念,注重学生临床应变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中医临床教学质量评估与管理放在重要的地位,不断创新其教学及管理的方法,逐步完善中医教学质量的监控制度,以提高中医人才培养的质量。
2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教学培养的目的和具体计划,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提高等信息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分析。高等中医院校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来实现临床实习的科学化管理,其评价结果能够很好地反馈信息给教师,从而促进教师的临床带教水平,为教学管理部门临床实习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提供参考。
我国传统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观念落后,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在各种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中,多维贯通的实践教学评价方法,根据教学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及可行性原则,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使评价内容、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各种考核实现多维贯通,促进其在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3
“多维贯通”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
长期以来,学生的临床实践水平、成绩的评定主要是通用的书面考试的方法进行测试,这种方法并不能准确、客观、系统地反映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多维贯通”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通过实施评价内容的多维贯通、临床实践考核的多维贯通、评价主体的多维贯通,建立准确、科学、系统的过程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价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水平,促进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发展。
根据中医临床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学生实习计划规定的基本内容,将临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多维贯通,不仅要多维化评价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及其教学水平,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技能运用以及各方面发展进行相应的多维化评价。
在临床实践考核中亦可采取多维化的评价模式,包括开闭卷考核、现场操作、辩论、调查问卷等形式。在评价过程中,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维化,既要评价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还要设立教学督导,监督教风学风,引导为人为学,参与到整个评价过程中,实现评价主体的多维贯通。合理的他评、科学的自评与互评,才能实现评价主体的多维贯通,使评价更为客观合理。
采取分级别评价、教考分离评价、督导性评价和学生参与评价对临床教学教师进行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实习生需填写教学信息反馈卡以合理且定量地反馈教学评价信息;定期举办教师与学生的座谈会;及时收集教师、病人、学生的个别谈话记录,并对收录信息进行分析,做好相应的反馈,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结果。
对学生要采取综合性的评价办法,通过笔试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在实践技能考核中,采用床边考核、临床技能的多站考核,教学查访,在实际操作中考核学生的临床诊断治疗能力。
在中医临床教学评价的不断实践过程中,通过加强中医临床实践教学中各个环节的评价质量控制,不仅强化了临床教师的教学质量意识,而且使临床教师和中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同时也改善了临床教学管理水平,使教学工作更加规范化,达到临床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宇文亚,韩学杰,王丽颖,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指南病证结合质量评价方法学探索.中医杂志,2011(06).
宰军华,霍勤,张建文,等中医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评价中医教育,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