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检宏
摘要:地理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在高中的教学中越来越重要。面对目前高中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老师应该及时发现并积极寻找方法改进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使教学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学生对课堂的需求,增强学生课堂的时效性和实效性,提高地理课堂的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教学计划
一、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设计合理的教学结构
教学计划和教学结构是否合理化、优化,决定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教学计划的重点是为提高学习而实行教学计划,而不是为教学计划来提高学习,针对教学计划的每个环节的有效性都要落实。如预设问题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新知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等等。具体实施中必须结合学生的现状与明确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拟定教学进度,最后对教学结果进行评测和分析。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应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然后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说,合理有效的教学计划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要确保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合理的,可以更有效地指导和提高学生对观察、实践、思考和讨论等的积极性,从而突出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
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
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增强课堂的教学魅力。地理课堂教学主要包括课堂导入、课堂提问、教学板书等。其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即将进行的课堂内容做好准备工作,更好地引入正题。导入环节是课堂进行的开始,起到先声夺人、搭石铺路的重要作用,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垫脚石。课堂提问则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的教学手段之一,科学合理的问题能够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课堂提问中,切记不要泛泛而问,应该重点问些有适当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如在教学《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时,先让学生讨论生活中一些可利用资源存在的问题,再进行分组回答。对于学生表达的见解与想法,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肯定或意见,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指出他们对问题理解和解决的不足之处,通过引导和提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到真正的地理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三、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工具的出现,对于高中地理教学具有革命性的改变,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浩瀚宇宙的一些基本情况,但仅仅通过有限的语言功底及学生的想象能力很难做到,想给学生讲授极光及地球上不同地域现实的植被情况等均很难做到。但是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实状况,地理教师仅需将课下准备好的优质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播放,并加以文字讲解,便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与领会现实地理状况,比如降到我国的喀斯特地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查找相应的喀斯特地貌的图片及视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看,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于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四、走出课堂,注重社会实践
课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室,还应该让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就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而言,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因此,不但上课时要结合实际经常教学生用学到的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让学生体会到地理课程的实用性,到野外观察更是学习地理所必需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需的,因为有时候教室以外是我们最好的课堂。
比如学习“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他们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曾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教师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提问呢?我认为,在教学中,提问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
课堂提问要从学生的实际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问题设计的难易要适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问题如果设计得太容易,那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而不用去认真的思考,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从而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如果设计得太难,学生就会不知道怎样去解答,这样会极大地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造成对地理科目恐惧的心理,制约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进行。
(二)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
问题的设计不宜过于简单,要给学生留有可以思考的空间,要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使学生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积极好学的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避免单纯判断性的提问,应多用疑问性的提问,注意运用开拓性的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究。
(三)设计提问角度要新颖,要具有趣味性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同样的问题,如果教师这样问,就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那样问,则会是“一潭死水,微波不现”。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设计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出发,切记问题设计得太过于平淡,老调重弹。要想方设法使自己设计的问题精巧、新颖,我们不妨試着采用一些曲问、逆问等方式,使学生顿时有了一种新鲜感,继而会对本节课的地理学习产生很大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综上所述,总结以往对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人经验,供同行们参考,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运用。让学生学有所得,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乐趣,才是课堂教学的目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努力和反思,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找到适合自己并且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消化掉,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华,《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2012年30期
[2]田丽娟,《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效率》2011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