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
摘 要:本文从学习力和物理学习力的概念出发,根据目前高中生学习物理过程中暴露的主要问题,分析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物理学习力不足。针对学习力不足的现状提出三个提升物理学习力的方法,以期能改变学生物理学习的困局。
关键词:学习力;物理学习力;物理情景;变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7-0047-3
高中物理由于知识量的增加,知识理解难度的提升,规律与方法运用要求的提高等使其成了学生心中很难学的一门功课,甚至于有些学生内心对于物理课产生了恐惧感。
我们经常在一次测验或一次作业后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问题即使练习多遍依然能错得很“低级”。这促使我们反思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讲解不到位,还是课堂上学生不专心,亦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这样的反思让我们发现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学生的物理学习力不强。
1 物理学习力的概念
什么是学习力?学习力是指一个人学习的动力、毅力、能力的综合体现。学习动力是指自觉的内在驱动力,主要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和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即学习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并支配其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学习目标的状态。它是学习行为的保持因素,在学习力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学习能力,是指由学习动力,学习毅力直接驱动而产生的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并用所接受的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智力,主要包括感知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相对于学习而言,它是基础性智力,是产生学习力的基础因素。
什么是物理学习力?物理学习力指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的学习动力、毅力及对知识的吸收、掌握及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
2 高中生物理学习力不强的具体表现
2.1 物理学习缺乏动力,没有兴趣
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在初中学习时很喜欢上物理课,但进入高中后发现物理课堂变得乏善可陈,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即使在选科时选择了物理,多半也是因为其余科目成绩不够理想或者高考时理工科大学招生人数较多。也有学生为了能顺利通过高二的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而选择了理科。随着学习兴趣的失去、学习动力的减弱,物理学习变得枯燥无味,举步维艰。
2.2 物理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信心
随着高中物理知识的层层展开,越向后学习越发觉得知识的综合性在加强。平时的习题无论是要考查的知识点,还是要运用的方法规律都在不断地增多。很多时候即使花费了很多的时间,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依然不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渐渐地滋生出严重的畏难情绪,总觉得无论自身如何努力都不能在物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取得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有时候即使面对新的知识点,比较基础的问题也会由内而外地产生抵触情绪。面对一些需要动脑筋认真思考,计算量较大,物理方法考查精妙的题目甚至于题目还没看就已经畏惧三分。这也导致自身的物理学习状态越来越低迷,越来越觉得困难。
2.3 物理学习过于死板,思维缺乏活力
高中物理有很多概念和规律需要学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地应用。在平时的物理学习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新授的概念和规律都只是机械地记忆,没有能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深入的理解,更加谈不上灵活的应用。比如,加速度和速度两个物理量的关系。很多学生搞不清“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这类说法的错误之处。再比如,在学习万有引力定律一章时,很多学生始终将这一章的内容和之前学习的匀速圆周运动割裂开来,不能认识到万有引力定律的题目可以看做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具体运用。
3 提升高中生物理学习力的几点策略
诚然,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究其本源都是没有能形成好的物理学习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际教学所涉及的问题及思考,提出以下几点提升物理学习力的策略。
3.1 巧设物理情景,引发学习兴趣
杜威在其1913年出版的专著《教育中的兴趣和努力》中提出,以兴趣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与仅仅以努力为基础的学习的结果有质的不同。古人说:“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可见提升学习兴趣对于取得好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丰富多彩、令人印象深刻的物理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直观的、生动的强烈刺激中,从内而外地感受情境之美,情境之奇,情境之惊。从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经验中找寻能与之匹配的内容,发现共同点,寻找不同点,产生认知冲突,激发自身的学习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迫切的求知欲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例如,在介绍断电自感现象时,可以设计“千人震”实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被电击的感觉,从而引入课题。
除了在课堂让学生观察实验、参与实验外,对于一些难以在课堂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例如,在讲解重核裂变的内容时,可以播放原子弹研制及爆炸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原子弹的威力并进行讲解。在学生的惊骇中,教师顺势抛出重核裂变的课题。
3.2 激励学习行为,增强学习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解惑。解惑就包括去除学生心中的畏难情绪,帮助他们竖立学习的信心,不断地去征服学习道路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坚毅的学习品质,收获成功的喜悦,积累学习的经验,提升自身的学习力。
我们经常在课堂中就某一个问题进行提问,当学生没有回答出正确答案时,教师往往会让别的学生重新进行回答,或者干脆自己进行讲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但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如果我们能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以解释自己答案的机会,并顺势进行思路的疏导,帮助其回到正确处理问题的道路上,这将会提升该学生的信心,纠正其错误的想法,同时也向其他学生释放出鼓励的信号,鼓励他们大胆思考,锐意进取。
如图1所示,一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水平传送带的右侧向左滑动,试比较当传送带静止和传送带以图示速度方向运动时,哪种情况下物块向左运动的距离更远?
■
图1 传递带运送物体
有不少学生认为当传送带处于静止状态时,物块能向左滑行的距离更长。究其原因是因为觉得当传送带顺时针运动时,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更大,物块向左的速度更容易减小到零。在课堂提问时,笔者并没有在听到错误答案后立即换新的学生回答,而是要求学生回答出他判断的理由。并追问:物块向左滑动过程中受到的是什么性质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会不会因为传送带静止或者顺时针转动而产生变化?
经过这几个问题的梳理,学生自己找到了错误的原因。这不仅及时纠正了错误的认识,而且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以加深,学着自己去检测自己的答题方法,同时也使其余的学生不再拘谨于被提问。
3.3 运用变式教学,提升学习深度
高中物理课程中,习题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有效地设计、组织、实施一节习题课将直接决定学生的能力提升高低。在习题课的教学处理中,题目的变式训练经常为我们所用。通过习题的变式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加深概念规律的理解,完善物理模型的建立,扫除方法运用的盲点,提升思维训练的品质。
例 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2所示。则物块( )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
图2 例题题意图示
将此题作一变化。
如图3所示,物体P恰好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Q轻轻地叠放在P上,则( )
■
图3 图示
A.P向下滑动
B.P静止不动
C.P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学生在对比例题和变式的过程中,会发现无论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还是再叠放一个物体Q都不会改变物块原先的静止状态。究其本质是因为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其所受合外力为零,等效于质量为零,此时增加向下的力或是叠放新的物体都不会改变这一状态。
由此例题还可以引出新的变式,如果物体P一开始处于沿斜面向下的匀加速状态,当施加作用力F或叠放物体后运动状态又如何?这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对刚刚得到的结论进行检验,以发现新的能力的增长点。
在“减负增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背景下,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力,值得我们每一名教师去研究,去思考。当我们将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力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并为之建构物理课堂,创设教学情境,促成教学效果时,学生的物理学习将会迈上新的台阶,进而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栏目编辑 陈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