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花
【摘要】效率就是生命。如何提高教学效率是当今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一点更是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是创建高效课堂的捷径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对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潜在因素,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学习的态度。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局面,师生之间融洽相处,沟通顺畅,推动教学活动的良性循环。反之,师生之间关系疏远,甚至对抗,就会导致教与学的背离,师生之间在思想上不能达成一致,没有共同的目标,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是在做无用功。现代教学越来越注重师生关系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聪明的教师非常重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就对教师认可和信服,对教师有好感,愿意接受他的教育,学习上有兴趣,积极参与,学习效率也高。
二、课堂巧妙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上好一节课的开头是高效课堂的必备环节。精心设计的开头会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思维,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我们应该精心为每堂课都设计出精美的开头。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吸引力的导语,使语文课在开头就有激情。
精彩的开头可用精彩的导语引入,可以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也可以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等等。但用什么样的开头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开头:吸引学生的故事、当今的热点、流行的语言、热唱的歌曲等只要稍加处理,就是吸引学生的好材料。如教学必修3《杜甫诗三首》时,用费翔的歌《故乡的云》中“我曾经是豪情万丈,而今却是空空的行囊”介绍杜甫曾经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曾经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伟大志向,而现在却只有漂泊天涯,有家难回的困苦。当然,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杜甫在诗歌才达到了“临绝顶”的境界。这样的开头一箭多雕,既吸引了学生,又介绍了杜甫曲折的身世,还概括了杜甫诗歌的成就。
三、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启发思考,增强学习效果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对问题的探究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有探究就会有创新。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高效课堂应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人。如在学习《雷雨》一课时,对鲁侍萍的欲言又止,周朴园的情感真假,我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诱发学生质疑、探究,进而深入把握人物形象的多个侧面。
四、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
以往的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仅凭口授讲解和板书,教学形式单调,语文教材中涉及的背景、作者思想感情、教材的内涵等不能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教学过程很枯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导致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让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学生有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媒体集多种功效于一体,创设图文并茂的学习情境,让教材的展现更加直观、具体和形象,把书本抽象的文字符号变成立体、动态的形象,学生能够看得见、听得见,比以往单词的死记硬背更具有说服力,也容易被学生认知,符合学生的感性思维特征,因此能极大地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有些教材内容丰富、抽象复杂,学生在体会的时候感觉很困难,甚至教师费尽口舌也难以奏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遗憾。如果能将这种知识形象化,就能使学生在具体生动可感中眼到心到,感知深切。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靠教师的重点提醒是不足以引起学生注意的。而多媒体能将教师讲不清或者讲不深入的知识全方位地展现出来,利用声音、图画、文字、音乐、视频等功能给予学生强大的感官冲击,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印象,填补教师语言教学的空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使知识变得鲜活,缩短理论知识和学生感性认知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任重道远,构建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既要从重视教师的素养上优化教学过程,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全体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不断创新,唯其如此,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才会更快更好地走上优质、高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