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29 15:53姜洪敏
青春岁月 2015年14期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英语教学

姜洪敏

【摘要】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多模态话语分析揭示了客观世界中多种模态间相互配合的本质,同时这种分析法也为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思想。因此,本文简要介绍多模态话语理论,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指出在发展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英语教学,多模态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传统的只以单词、语法等文字形式为中心的枯燥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多模态对教学的启发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它对于推进英语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有显著地作用。

二、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源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Halliday(1978)认为语言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在此基础上,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进一步发展并认为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当人们发现单独一种模态已无法完整表述意义时,就需要借助其他种类的模态加以扩充、强化。在此种情况下交际可能利用更多的感官进行配合。事实上,生物学家们认为,主要存在五种交际模态,即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朱永生,2007)而多模态也称作多符号(朱慧玲,2010),因此它包括基于视、听、触、嗅、味五个感官的各种符号,例如图表,文字,语言,影像,声音,动作,空间等。所以,据张德禄(2009)所言,“多模态话语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

宽泛的来说,多模态话语的识别标准就是看涉及的符号系统有多少。虽然在一些意义传递表达的过程中只涉及到一种模态,但却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符号,这些也被认为是多模态话语。如报纸虽只涉及视觉模态,但它既包含文字又包含照片,因而报纸也是表现多模态的一种方式。

如今,在英语课堂中,为满足教学的需要,丰富课堂活动,知识的传授形式也不再单一,而是呈现出多模态的特点,这也正是多模态话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三、多模态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的应用一方面使得原本晦涩、不易理解的意义得到充分揭示补充。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更多的器官得到调动,这样原本乏味的知识可以转化为有趣的、形象的内容从而唤起学生的注意。所以无论是图文结合的英语教材、多媒体的使用,还是更多其他多模态英语教学形式的采用,都会使课堂呈现不一样的氛围,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提升,习得效果得到优化。

因此,教师应该作为一个调控者,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配合以适当合理的多模态手段。例如,在教授英文音标时,仅通过教师发音学生跟读这种听觉模态很难达到预定目标,但老师若展示给学生每个音标的口型和舌位图,带领学生一起发音,这样涉及到多种模态的教学方式就使学习简单有趣得多。又如,当课本涉及到中英文化差异对比的情况时,教师不妨找一段与之相关的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在视频当中图像,文本,语言,音乐等有机的融为一体,通过在课堂中加入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在轻松的气氛下完成了一定的教学任务。类似的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实例还有很多,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分利用多种多样多模态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英语教育工作者们也应不断丰富完善自己努力创新出更多更好的多模态教学模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只有适度合理地运用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才会赋予其真正意义。若只是把文字,声音,图表等简单组合,不加以控制,不经心安排,往往会适得其反。例如,多模态教学形式的设置与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大,课堂中此种教学模式使用过于频繁。这会使学生注的意力过分集中于浮夸的形式,模糊了课堂教学的真正焦点,干扰了教学计划的有序实施。所以,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师合理调控下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

四、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无论是大学英语教育还是中学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不应还只是局限在对课本内容的简单解读,而是应更加关注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跨文化意识的提升,而这往往需要多模态教学模式加以配合。尽管现有的英语教学方式中已经包括一定的多模态教学模式,但大多数也只是最基本的,因此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在外语教育中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多模态英语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卓有成效的探索模式可以为学生的外语习得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值得大力推广,也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加以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A.K. Exploration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2] 顾曰国.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 外语电教化教学, 2007(4): 3-12.

[3] 胡壮麟.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7(1): 1-9.

[4] 李战子. 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 外语研究, 2003(5): 1-11.

[5] 张德禄. 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 中国外语, 2010(3): 24-30.

[6] 朱慧玲. 多模态语境下英语教学的思考[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1): 76-77.

[7] 朱永生.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 外语学刊, 2007(5): 82-86.

猜你喜欢
多模态话语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教师多模态话语分析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多模态话语分析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探析多模态话语课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效用
多模态话语环境下的英语文化体验
电视剧《咱家那些事》央视宣传片的多模态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