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流芳书画题跋中的文艺思想

2015-07-29 13:50王笑飞
青春岁月 2015年14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

【摘要】李流芳是晚明杰出的作家和艺术家,他的书画题跋包含着一系列较为成熟的文艺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简单的归纳,就可以发现其中有对形似理论的批判,有对笔墨气韵的追求,有对物我合一的彰显,还有对兴会落笔的标榜。这都可以呈现出他文艺思想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李流芳;书画题跋;文艺思想

李流芳(1575-1629)的文学和艺术成就在明清之际盛极一时,但是还有创作之外的成就,并未被人注意,也就是他的文艺思想。李流芳虽然没有写出一部系统的文艺思想专著,但是他的文艺思想却广泛地分布在他为数众多的书画题跋中。这些题跋多数是兴之所至而成的隽永小品,但是兴之所至的衍生物,却往往是一个饱含诗心的艺术家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艺术理念的呈现。这些观念,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追求“相赏形似之外”

李流芳认为文艺创作虽然要借鉴古人的经验,但在法古之时不应斤斤计较于形似。这个观念,最为集中地体现在他的绘画理论中。他在《为与游题画册》中说到:

余画无师承,又不喜临摹古人,如此册于荆、关、董、巨、二米、两赵无所不效,然求其似,了不可得。夫学古人者,固非求其似之谓也。……余不能画,而知其大意如此。

不重“形似”的理念在中国文论史中萌芽极早,到了宋代益发蔚为大国。例如曾巩就曾经引用欧阳修的一句话:“孟、韩文虽高,不必似之也,取其自然耳。”欧阳修为文是师法孟子和韩愈的,但是他这里便说不必全部与孟、韩相似,只需要领会他们文章中自然的一面即可,这是典型的遗貌取神。

李流芳对于形似的批评还散见于其它画作的题跋中。例如《题画册》说:

效颦学步,非予本怀,令摹古者见之,当为一笑。然后世有知此道者,亦或相赏形似之外耳。”

将追求形似比拟为东施效颦和邯郸学步,这也显现出李流芳对于形似一派的反感。李流芳不重形似的观念不仅体现在其绘画理论上,还体现在他的书法和篆刻理论中。在《跋摹书帖》中,李流芳指出学习书法虽然需要模拟古人法帖以体会用笔之道,但是“不专以临摹形似为工”;在《题菌阁藏印》中,李氏指出学习篆刻“印文不专以摹古为贵”,并认为当时的两位篆刻大师文彭和何震“佳处正不在规规秦、汉,然而有秦、汉之意”。由此可见,意在形似之外这一见解,是贯穿于李流芳对各种艺术品类的批评之中的。

二、追求“气韵生动”

气韵是中国绘画理论的独特概念,指的是绘画作品所体现出的气质与韵味。追溯起源,最早明确拈出“气韵”二字的是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谢赫开明宗义地阐述了“图绘六法”:

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在六法之中,谢赫将“气韵生动”标为第一,亦可见我国艺术理论对于“气韵”的标举萌芽甚早。这一观念从产生之始,就一以贯之地影响着后世的画论。李流芳作为晚明的第一等大画家,也屡屡将“气韵”写入书画题跋之中,以之为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下面的几个例子便足以说明这一观点:

此册仿诸家,虽不尽得形模,然笔墨气韵,差不大谬于古人。

——《题画为子薪》

寒夜酒阑,篝灯无睡,辄弄笔遣兴,意不在画。然以示同志,辄谓得胜国诸人气韵。

——《题画册》二则其一

余画无本,大都得之西湖山水为多。笔墨气韵间或肖之,但不能名之为某山、某寺、某溪、某洞耳。

——《题画为徐田仲》

这三条材料中,第一条与第三条则说自己作画虽然无法达到形似,但可喜的是在“气韵”上与古人相合。第二条则借朋友之口来表彰自己的作品颇具“气韵”。夫子自道也好,旁人别裁也罢,总之“气韵”说是充溢在李流芳的文艺思想之中的。

三、追求“物我合一”

李流芳的画作之所以达到化境,很大程度是因为他追求“物我合一”的文艺思想。收录在《檀园集》卷十一的《西湖卧游册跋语》常常灌注自己流连忘返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就体现出物我合一的思想。《断桥春望图》写到:“往时至湖上,从断桥一望,便销魂欲死。”试想,如果没有完全沉浸在断桥景里,如何会产生“销魂”之感?《雷峰暝色图》则把雷峰比作“醉翁”:“盖予在湖上山楼,朝夕与雷峰相对,而暮山紫气,此翁颓然其间,尤为醉心。”这是与雷峰的遗世相忘。《题云山图》描绘的则是另一种感觉:“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辨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意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雪山耳。放笔一笑。”自然之景已然是云雪难辨,李氏落笔之时更是云雪叠加,这是一种浑然天成的物我合一之态。

我们沿波讨源的话,会发现物我合一的描述在宋代层出不穷,黄庭坚的《题郑防画夹五首》其一说:“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辛弃疾的《贺新郎》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一诗一词都因无形中所描述的物我合一而流传后世,但是这种感觉在二人的诗词集中还是偶一为之。至李流芳则在书画题跋中大量地描述物我合一的感觉,浅陋曹桧终于蔚成大邦。更可贵的是,李氏以之为文艺创作的理论指导,终于成就了他在书画史上的不朽伟业。

四、追求“兴会落笔”

所谓“兴会”,也是隶属于中国审美范畴中的名词,在西方的文艺理论中,将“灵感”作为与“兴会”相对应的名词,或许是最为贴切的。从李流芳保留至今的书画题跋来看,他对待艺术的态度至为谨慎,苦无兴会之时,宁缺毋滥,绝不轻率落笔以成俗物。正是有了这一理论上的保障,使得李流芳流传下来的书画作品名实相副,流芳千古。李流芳在《题画册》中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了兴会的状态:“心手有托,形神暂调,意适而忘,与梦俱至。”调和了心手、形神、意梦诸多矛盾,方臻兴会之境。但更多的时候,他描写的则是兴会难以实现的状态,《西湖卧游册跋语》就有不少这类说明。例如《紫阳洞》便说道:“山水绝胜处,每恍惚不自持。强欲捉之,纵之旋去。”这里说的是山水刹那间的美感并不好把握,强行写入画中,反而捕捉不到那瞬间的“绝胜处”。看来兴会的实现不仅要有客观的触媒,还要有捕捉触媒的能力,二者缺一不可。《题画为徐田仲》说的也是这种苦闷:“大都常游之境,恍惚在目,执笔追之,则已逝矣。”《江干积雪图》也表现出实现兴会的不易:“雪已霁,白云出山,与雪一色,上下光耀,应接不暇。拟作一诗,以归思卒卒不果,终是一欠事也。”这里说的是由于心中另有别事,故而不能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为与游题画册》则径言:“苦无兴会,未敢落笔!”这都可以看出兴会的实现取决于很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材料中,有的表现出李流芳对兴会无法实现的怅然若失,也有的表现出李氏对兴会得以实现所产生的快然自足。但是却一以贯之地体现出李流芳对于“兴会落笔”的高度重视,这构成了他主要的文艺思想的一大板块,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流芳. 嘉定李流芳全集[M]. 陶继明, 王光乾, 校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2] 于安澜. 画品丛书[M]. 上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2.

[3] 任 渊, 史 容, 史季温. 山谷诗集注[M]. 黄宝华, 点校.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4] 邓广铭. 稼轩词编年笺注(定本)[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作者简介】

王笑飞(1988—),女,山东青岛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论。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探索
习近平文艺思想浅析
张闻天的文艺思想初探
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现实主义对左拉文艺思想的影响
会通与专精:杨义学术研究与文艺思想述略
浅析毛泽东文艺思想主要内涵
越界先锋:从文艺规训到文化批判——论周宪文艺思想与治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