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德育的“微创新”

2015-07-29 06:45苏冰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微创新体验式德育工作

苏冰星

摘 要

面对学生个性化越来越强、德育载体传统老旧、“说教式”德育显得苍白无力的今天,体验式德育越来越成为德育的重要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载体的微创新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自己的德育经验,就体验式德育背景下的德育载体微创新谈四点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

体验式德育 活动载体 微创新 以人为本

德育工作中,德育载体的缺失使得德育工作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与学生个性发展相互制约。因此,拓展德育载体、丰富德育渠道、创新德育方式是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体验式德育突出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感受、情感等因素的教育价值,是体验下的感悟、震撼下的思考,具有隐形渗透性。强调实施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升华,更适合学生叛逆的心理特点,是德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笔者结合自己的德育认识与经验,就体验式德育背景下的德育载体微创新谈四点看法和体会。

一、网络资源微创新,靶向治疗有疗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里开始拥有手机、电脑、平板等电子工具,学生也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上面。利用课余时间大量上网的同学往往是班级里的学困生,也是品德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同学。这样一来,网络就成了接触这些“高危”学生最直接、最有效、最容易的方式。而网络的非面对面性,也更容易让学生放下戒备,与老师真心沟通交流,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的思想。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对问题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了德育靶向治疗最有效的方法。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微博分享、在QQ上建立班级群或者是讨论小组、与学生网络聊天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疏导情绪、传递德育思想。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将德育案例、视频与学生分享,并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他们自己的感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德育工作。

例如,有一次班里4个男生追逐吵闹,并撞伤了一个小个子同学。事后,笔者立即将他们叫过来进行批评教育。但他们反抗情绪很大,认为他们没有打架只是课间休息下,小打小闹,没有恶意。在感受到他们心中的不服气后,笔者暂停了教育并让他们回了教室,心想过两天再说。刚好那个周末,看到他们几个都在线,就把他们拉到一个讨论组中,在聊了一会家常后,把一段学生因课间小打小闹,言语冲突,到课上拔刀相向,造成一人死亡的视频分享给他们看。看完后他们都表示这种行为太令人发指。于是,笔者联系当天发生的事,给他们分析课间吵闹的危害。在讨论组里,他们都表示今后会文明休息,遵守纪律。到了周一,笔者再次叮嘱他们不要忘记自己的承诺,他们都欣然点头答应。果然,在接下去的一个学期,班级里课间休息文明有序多了,再也没有出现追逐吵闹的现象。创新性地使用网络工具,以及网络视频、图像资源,将学生上网聊天这个弊端巧妙转化成与学生真诚沟通的桥梁。

二、校园活动微创新,注重形式和反馈

校园活动是德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德育工作者可以将一些教育的目标渗透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的方式传达给每个学生。让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觉完成自我教育,而且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更加乐于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然而以往的德育活动,经常会出现由于形式陈旧,后续教育感化跟进不利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的情况。因此,对于校园活动的微创新就显得非常重要。德育工作者可以转变思路,通过采用新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形成系列教育。学校通常会组织运动会、大合唱、黑板报比赛等活动。而这些活动需要班级全体同学地参与,其中蕴含的集体主义思想,助人为乐的品质以及勇敢拼搏、永不服输的德育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思想品德认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体验活动参与的困难与成功,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感悟其中的道理。

例如,最近一次运动会,笔者向班级同学坦言:“上次运动会,咱们是倒数几名。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同学们纷纷表示不服气、不认输的态度。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地说道:“光口号喊得响没有用,这是你们的运动会,那你们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把这届运动会比好呢?”同学们讨论热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踊跃报名、积极备战、遵守纪律、相互鼓励、永不放弃才能赛出好成绩。在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后,同学们对待运动会的态度有了180度转变,完全没有了之前报名不积极、项目报不满的情况。笔者还组织班级的女同学组成拉拉队,在开幕式上进行表演,赢得了全校的掌声,并在活动期间为其他运动员加油。这样一来使得平时参与运动会很少的女生也融入了整个集体,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笔者还将运动员参与运动会的各个精彩瞬间以及其他同学加油助威的身影拍摄下来,制成一本电子书,在班级表彰会上展示。使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到这些照片,心中还是会泛起阵阵暖意和集体自豪感。把平凡、普通的德育活动开展出新意,开展到学生的内心深处,需要每个德育工作者发挥创意,从细节出发,创造性地实施和反馈德育活动。

三、德育案例微创新,巧用资源重实效

案例教育是一项传统的也较为有效的德育工作。但白纸黑字的枯燥案例往往难以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共鸣,案例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大打折扣。然而,网络、电视、报刊上充满着各种与学生密切相关又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素材和案例。如果德育工作者能在案例寻找上微创新,通过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同时又蕴含着一定的德育道理的案例,以视频、音频、情境再现等形式展现给学生。那么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感悟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为避免出现场面热闹、后续教育无力的情况,老师还可以在学生自己感悟的基础上,深化主题,通过小组讨论、观后感、情景模拟、作品展示等途径加深学生的认识,以此来提高案例教育的实效性。

例如,随着教材难度的增加,班里不少同学出现了畏难情绪,对待学习缺乏毅力而变得不认真起来。虽然很着急,但笔者没有直接将不认真的同学叫到一起批评教育。相反,在一节班队课上说:“老师知道大家都累了,今天我们组织看电影。”学生一听有电影看,就都来劲了。放下手中的笔,用期待的眼神盯着屏幕。笔者播放的视频是一档电视上非常火的“中国达人秀”。里面的主人公叫刘伟,一个普通的北京男孩,10岁时因为意外触电而失去了双臂,但他没有意志消沉,在他19岁时,他开始学习用双脚弹钢琴。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和悟性,一年内就达到了钢琴7级的水平。并最终站上中国达人秀,带给了人以心灵震撼的钢琴表演,赢得了大家的尊重。视频看完了,笔者便组织小组开展以“我从刘伟身上学到的……”为主题的小组讨论,并让每个小组都站起来总结陈词,然后把他们的发言稿张贴在了班级的学习园地中。并告诉他们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会对你笑;相反你如果对他哭,他也会还给你一个痛苦的世界。学习也是一样,积极面对学习中碰到的挫折,用毅力来克服困难,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精彩。为了让学生们深切感受到刘伟巨大的困难,笔者还组织游戏,将学生的双手反绑起来,用脚搬运气球,看谁搬运得多。赛后,同学们一个个喘着粗气,纷纷表示难度太大,太痛苦了。笔者顺水推舟地说:“相比刘伟失去双手的痛苦,我们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又算的了什么。”最后,整个班队课在歌曲《我要飞得更高》中顺利结束。接下去的一节自修课,站在窗外,看到班级同学一个个埋头苦干、冥思苦想的样子,笔者知道他们的斗志又回来了。案例教育的高效性让笔者体会到,面对现在的学生,简单的案例教育、苍白的说教式教育已经不可行。教师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微创新,增加案例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真正进入到案例中去。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的自我德育,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德育沟通微创新,以人为本最重要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老师应该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并采用适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方式。然而现实中,老师语重心长地进行说教,学生低头聆听是常见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而这样的方式没有真正替学生考虑,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没有真的听进去。通常情况下,师生关系的存在势必会造成老师和学生无法平等真诚的交流,德育效果也往往事倍功半。所以,德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说教模式,对教育的形式、环境、内容进行微创新。心中时刻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调整德育方式,以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老师可以采用周记或者“心情便贴”等书面形式与学生进行沟通,简单的文字、私密的空间、充足的时间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德育思想,与老师的沟通也变得更加真诚、有效。老师也要注意谈话教育的环境,同学面前、教室之中的教育往往会让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从而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让德育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老师可以采用操场散步谈话、休息室茶话会等创新的方式,构建轻松的德育氛围,让德育思想润物细无声。

总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德育工作是常抓常新的工作。在社会发展多元化、学生个性迥异的今天,更需要德育工作者以一个不断创新的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丰富德育内容、拓展德育形式、创新德育载体、落实德育工作,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参考文献

[1]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2] [美]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微创新体验式德育工作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企业微创新与平台化组织结构
龙湖 试水“微创新”
让“微创新”为数学教学打开一扇门
拓展需求视角下的项目微创新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