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力
摘要:微创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由互联网企业率先提出,但是它的适用范围却很广泛。目前关于企业微创新的相关研究不多,主要侧重于微创新的概念、内涵以及基本特征。组织作为企业最基本的单位承载着企业行为,组织结构对微创新的组织与实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但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基于此,文章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企业微创新实践,从企业组织结构的视角,讨论适于企业微创新的组织结构模式。
关键词:微创新;组织结构;平台化组织结构
一、微创新的概念
微创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学术上还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Amit,Zott(2012)指出微创新是商业模式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变革可能是细微的,甚至它们还没有潜力改变一个产业,但它仍能对创新者产生重要的收益。赵付春(2012)提出微创新具有渐进式、开放式、草根性和辅助性四个特征。周青等(2013)指出微创新就是在微小之处创新,取得进展,它并不要求一定要在大局上进行创新或取得根本性的进步。马晓苗(2015)强调了渐进持续的微创新能引发组织体系由量变到质变的累积效应。
微创新可以通过在技术领域的累积效应引发企业商业模式、组织体系的变革;微创新也可以通过在组织结构、流程上的微创新引发产品、技术上的变革(如图1所示)。微创新着重强调两方面的“微”,一方面是微创新内容中的“微”——产品、技术的微小改进,业务流程的渐进改善;另一方面是微创新主体的“微”——普通员工将成为微创新活动中的重要力量。
二、微创新的特征
(一)强化用户参与
微创新是一种开放式的创新, 强调用户体验至上、以客户为中心。新的技术或产品刚刚出现时,往往比较粗糙,不可能完全契合顾客的需求。通过强化创新活动中的客户互动,邀请、鼓励用户直接参与企业微创新,找到创新的突破点。用户创新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过度创新”给企业带来的风险。海尔的雷神游戏笔记本的研发过程一直伴随着用户的参与,连品牌名“雷神”都是通过与用户交互得来的。
(二)微小性与连续性
微创新不是一个在技术、产品以及商业模式上激进式、颠覆性的变革,而是强调在技术、产品与服务、管理流程等领域进行细小的、逐步的改进。需求总是连续的,无限的,在一个需求被满足之后,另一个需求便会随之而来。接连不断地出现的新的需求推动着企业连续性地创新。腾讯这家以“善于满足用户需求”著称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直在以“微创新”的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其收入模式的开发过程即是依赖QQ平台去发展其它业务,通过QQ平台为其它平台输送用户,最终发展出了社交、沟通、媒体、游戏等四个平台。
(三)自发性与基层性
微创新并不是公司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计划的一种创新活动。它是一种由员工自组织方式实现的多元化的创新。员工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多方位的探索,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和良好的创新氛围,最终形成企业微创新生态体系。海底捞有各种各样贴身又贴心的“超级服务”,这些服务创新的关键是每个员工都成为微创新的“发动机”。
(四)主张应用创新
微创新主张的是应用创新,以现有技术为基础,在应用场景、应用方式以及业务流程上的探索与改进。微创新的规模和范围不大,相应的投入和风险也小。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一种成熟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近年来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应用创新却层出不穷,从最初单一的仓储物流场景,到如今广泛存在于各种商业场景的二维码应用。2011年,华西都市报全国首家使用二维码打造立体报纸,带来全新阅读体验,阅读华西都市报不仅仅是“读”,更可以用手机轻轻一扫,观看精彩的新闻现场视频,了解重大事件最新进展。
三、企业微创新中的组织结构模式
微创新的特征要求企业能通过组织内部的有效协调和高度合作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准确、敏捷的反应。因此实施微创新的组织模式不可能是高度集权、高度职能化、高度正规化的机械式组织,而应该是有较高程度的赋能或授权、组织边界相对模糊、具备畅通的沟通渠道与和谐的非正规化关系的有机组织。
(一)组织结构扁平化与柔性化
扁平化即合理压缩管理层次,减少中间层次,增大管理幅度,促进信息与知识的横向传递与沟通,使其更快传播。微创新要求员工拥有更大的自主权与创新发展空间,要求员工之间的信息沟通与知识共享更频繁;要求员工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更紧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充分保障了企业微创新的开展。柔性泛指适应变化的能力和特性。渐进持续的微创新要求企业组织能够有效的持续不断地自我更新,实时调整。紧随市场需求的细小变化。2013年,海尔启动了“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的“三化”改革,将企业过去的层级式、串联式的组织结构变成由一个个面向市场的小组织或小单元的扁平式、并联式组织结构。通过将难以传递市场信号的中间“隔热墙”去掉,让企业资源更好地为用户需求服务。同时,企业内部各小单元组织之间,各种资源可以无障碍地双边流动,实现各方的利益最大化。
(二)组织结构网络化与边界模糊化
当前信息网络技术不仅突破了信息处理的瓶颈,实现了知识、数据资源的共享,更使得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成为网络中的节点。每个节点能够直接和其他任意节点交流,这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传播与利用,并使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企业内部由若干小型、自主和创新的组织单元构成,彼此独立但有一定的纵横联系。在微创新最为活跃的IT、互联网以及移动技术领域,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已通过视频会议、电子邮件、多媒体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等方式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网络化的内部沟通系统,使员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知识与经验。随着组织结构扁平化、柔性化以及网络化的发展,企业的内外部互动更加直接,企业与市场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内部成员间的协作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和高效。从横向上看,柔性化的趋势,模糊传统职能部门之间的严格界限。从纵向上看,扁平化减少了管理层次,缩短了等级距离,网络化扩大了管理幅度,模糊了成员间的上下级关系。
四、适于企业微创新的平台化组织结构
在企业微创新中,组织不再被看作是一个僵硬的机器,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平台化组织结构就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观察到,不少企业都或多或少开始进行新组织模式的实践,比如海尔、韩都衣舍等企业的平台化组织建设。平台化组织结构包含三个组织部分:战略决策圈、职能支撑平台、自主业务团队。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行政管辖,而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协作关系,形成的是一种极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三者之间互相影响,协同治理,相互协作,共同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
战略决策圈,由企业的核心管理部门构成,主要负责制定企业战略,培育企业文化,对重大问题做出战略决策。
职能支撑平台,包含职能服务、技术支持以及信息、知识习得与分享,向战略决策圈与自主业务团队提供职能、技术、知识与情报等方面的支撑。员工不仅能从平台获得项目所需的职能服务、技术和经验,信息情报等资源,也可以将自己在业务活动中获得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分享至该平台。根据业务需要,职能支撑平台可形成新的特色和能力,包括大数据分析,机器深度学习和创新辞典等。
自主业务团队由数量众多且规模较小的业务团队构成,企业的运行是以业务团队而不是以职能部门为基础。业务小团队在被赋予自主权的同时承担全部或部分盈亏。
在平台化组织结构中创新来自于贴近市场的自主业务团队,企业内部通过风投机制和内部自由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真正实现创新的自下而上。企业能快速的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微小变化,积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突出一线员工的创新主体地位,确保创新风险范围可控。平台化组织结构对于微创新的支持主要体现在:1.打破原有的部门界限,去掉中间“隔热层”,直接面对用户需求与体验,这样使得组织对个性化的用户需求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2.当自主业务前端在尝试微创新时,职能支撑平台能提供更好的、全方位的职能服务、技术支持与知识分享。3.灵活的机制支持。业务团队拥有灵活的反应机制,具备较强的自主性,能进行相关资源的微调,以配合团队员工的微创新,为微创新提供适宜的微观组织环境。
五、总结
微创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正在不断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例如苹果、360、小米、腾讯、海底捞等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他们多方位、持续不断地创新。目前关于企业微创新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停留在概念的定义以及特征的归纳。企业组织结构对微创新的组织与实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归纳企业微创新概念、特征的基础上,从组织结构的视角探讨了企业微创新中的组织结构模式特征,并提出了适于企业微创新的平台化组织结构——极度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用户为中心的协作组织关系。
参考文献:
[1]Raffi Amit, C. Zott. Creating value through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J].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12(03).
[2]赵付春.企业微创新特性和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10).
[3]周青, 吴云, 方刚.企业微创新的概念、特征与原则[J].科技和产业,2013(04).
[4]马晓苗.企业微创新的内涵、特征及其价值实现机理[J].商业研究,2015(01).
[5]南方周末.雷神:在三万差评中诞生—海尔小微创业样本:用户思维的胜利[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108741,2015-04-08.
[6]萧白.帝企鹅变形记[J].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2012(06).
[7]华西都市报.神奇“魔码”让报纸动起来[EB/OL].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1-11/07/content_ 396070. htm.2011-11-07.
[8]屈丽丽.海尔转型真相 张瑞敏“砸碎”旧组织[N].中国经营报,2014-06-23.
本文受慈溪社科研究课题资助,课题号2014SK003。
(作者单位:宁波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