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谈临摹在师范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2015-07-28 21:35王孝荣余剑辉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临摹推理总结

王孝荣 余剑辉

【摘要】本文由模仿之说出发,着重从临摹的性质、条件、功能特点、时间分配、行动导向、临摹总结几个方面,参照师范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现状,提出了美术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用临摹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临摹 针对性 总结 记忆 推理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210-01

模仿是人的天性。在美术领域里,建筑美术从模仿自然到模仿图纸,雕塑艺术从模仿动物、植物到模仿人物,绘画从照葫芦画瓢到写真、写神、写意,工艺美术从拟物、拟人到解决生产、生活需要,模仿之说,深刻诠释了模仿在美术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

模仿在美术课程活动中,常常表现为临和摹两个部分,是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与方法,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充分的认识模仿与临摹,合理的利用临摹在美术课程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学生之于美术的兴趣、爱好,对于学生的美术造型能力的形成、发展,甚至于培育学生美术造型创作、创造能力都有很好的积淀意义。

初级的临摹,一般从摹着手,因为摹解决了零动手能力。但师范的学生除非在特别有难度的临摹内容上或者印制等技术模仿、探索上可以适当的这样做,因其知识、技能的限制性、替代性过强,要避免过多地进行摹的美术操作活动。对于师范生来讲,所谓临摹,基本上为临的“代名词”,是在他人知识与技能形成的作品、产品旁助下的传移性学习。

临摹,是有对象的传移性学习,在师范的美术课程中,临摹难度上刚刚同于或者远远超出学生的已有知识、技能水平,会转化为一件劳动性质的活动,很容易削弱其美术兴趣。因此,安排契合而适当难度的内容进行临摹或者安排有意图变形的临摹是很重要的。也只有这样方能避免过多按要求自构自画导致错误、缺陷大于知识、技能进步的意义。

把握好师范生临摹难度问题,不是数学、物理方面的计数计量,又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存在着个别差异,做不到把这个“度”刚好掌握在百分之一百恰当的位置上。教师可以对内容进行分析、定位、科学辩证,可以把普遍教学和因材施教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分层教学。

举例,《中国画——树木的画法》这一课。师范生基本功训练抓得多,毛笔、水墨运用的一般认识没有问题,同时画过素描、色彩,在构图、造型及一般的明暗、色彩关系上,即使有些不足,学国画问题也不大。当依照中国画树木的课程内容,分配好重点、难点,运用适当的强度律、同一律、差异律,从形态角度讲解了干、枝、叶中的双勾、单勾画法,讲解了形态的主次关系以及勾画当中的蟹爪、鹿角、鱼形四面出枝,讲解了需要避免的十字交叉、平行放排、米字放射等机械构造,引导了发散思维去表现诸如米点、平头点、尖笔点、梅花点、介字、个字、椿叶、杉叶等勾、点树叶画法,之后就要求学生在一张宣纸上不能并列且要绘画两株以上的树形成一幅树木中国画,必然是有难度的。

就目前的全国高等师范美术课程教材教程而言,不可能也没有把师范生当国画专业学生一样很全面深入地定制教学。运用中国画现有的这些画法,在这样的一幅树木中国画中,构图形式、形态之于空间关系、树木个性特征以及意境上,是课程内容安排所没有的,也是教师在这节课程中难以处处照顾详尽的。这个时候要求临摹几幅树木大致在三两株、有特定构图形式且空间关系处理典型、有树木个性特征及意境内容的中国画作品,作为学生提高认识、锻炼技能水平的参照,就显得非常的重要而有针对性。那如何分层呢?这就需要让熟悉笔墨运用不会构图的学生,用草稿构思构图,让不熟笔墨会构图的学生先揣度笔墨,教师则从笔墨到构图,从形象到意境、从构造到形式美入手,分层分批演讲并示范。学生临摹形式可以因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多样化,可以局部、可以整株、可以群族。

师范生临摹要在时间段上有合理的分配。学习一门新知识、新技能,都有一个感知、认识、理解、实践、总结的过程。临摹主要属于操作实践的部分,但临摹也有深化感知、深化认识及理解的成分。因此师范生临摹要安排在感知、认识以及教师讲解之后的时间里进行。临摹的次数由学生的认识、理解、技能形成的程度和总结的效果来决定,教师要力求不让学生在同一个知识、能力水平层次上反复过多的临摹操作,避免由此造成创造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在师范生美术课上的临摹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行为导向,要促使学生能合理解构、重组。安排临摹,纯粹以学生为主体探究学习和摸索实践,有时盲目操作以及由此产生的作业、作品会有很多的可惜之处。不论是素描、色彩、设计、中国画等科目,教师安排临摹时必须强调怎么分解怎么重组。如构图、构造的层次与形式,笔、墨、色的先后、虚实、详略,内容情节与主题搭配等都可以进行分解。分解出来之后,要规划临摹策略、步骤。要强调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与原对象进行比较以修正临摹的效果,要强调临摹过程中整合。

師范生美术课上的临摹,要强调在记忆、推理、实践体会方面有总结收获。发现新的知识、新的组合技能,要形成牢固的记忆。比如基本形应用了什么错位或矛盾连缀构造,比如视觉中心运用了什么样的层次关系或者在突出主题方面进行了什么样的夸张变形,需要记忆。临摹过程中,出现落笔定位存在差别的时候,不要生搬硬套,可以适从已有的形态入手,构造形成新的合理形象。要会体会临摹对象所蕴含的所谓奥妙之处,要对知识、技能的应用提出假设,实现思维推理,为今后的再现、表现、创作、创造打下铺垫。

过多的临摹和机械的临摹是智慧、能力创造性方面的枷锁。临摹正如模仿,其正面积极作用,我们非常了解,但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其反面消极作用的严重危害。过多、过度的临摹,让学生的作业基本上以临摹为主体,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以临摹的作业水平来衡量,最终的结果是学生技能机械、知识僵硬难以提高、难以变通,难以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辩证的认识临摹,有理有节的在教学上安排临摹,把临摹的行为指导提高到行为导向的层面上来,促进学生在临摹的学习方面有实际的体会、收获,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诸如基础文学上学用字、词,学用修辞手法、组织方法的坚实铺垫,临摹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学功能。

猜你喜欢
临摹推理总结
也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技巧
探讨素描教学三种基础能力的培养
高中美术课堂临摹训练研究
浅谈北京十度之行对中国山水画写生与创作的感受
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几何的能力探索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发展的实证研究
《唐人街探案》: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