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高彩芹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技工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源质量下降的同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上了日程;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捉襟见肘的师资力量将其优势大打折扣。技工院校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本文深度剖析了种种问题后,就技工院校如何与时俱进并尝试新的出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与时俱进 校企合作 教学改革 技校职能
【中图分类号】G71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9-02
一、与时俱进——永不变的主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走向,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认可了技工院校不可替代的地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扶植技工院校的政策。但是不可否认,社会对技工院校仍然存在着极大的偏见,技工院校竞争能力薄弱,地位被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严峻的形式下,技工院校自身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今唯有冷静思考,与时俱进并尝试新的出路,技工院校才能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二、重新定位技工院校的教育使命——方向比速度更重要
1.德育课堂教学不可流于形式
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举例要以道理浅小的正面事例为主,多从学生身边的、时下流行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事例入手。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实用性:故事案例法、赏识教育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方法都可以根据学生现有水平灵活运用在德育课堂上,达到“知、能、训”的统一。教师要创设互动氛围,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思考以达到深入人心的教学效果。
2.隐性德育教育不可忽视
隐性德育教育可以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共鸣,而校园物质空间、精神文化、人际关系、组织制度等环境是最好的隐性教育资源,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便成为最好的隐性教育平台。
三、深层次、多维度开展校企合作
1.建立健全校企合作制度
校企合作如要长久,贵在双赢、互惠,合作的最高形式则是以校为企,以企为校,校企互融。但是目前形势下,导致校企合作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多注重短期利益,而学校则只想借助企业解决学生实训、实习、就业等问题,双方缺乏一致目标。因此,学校有必要请政府出台,与企业一起制定长久合作的互惠、互利机制。学校可以主动为企业分忧解难:为企业培训新员工;将优秀毕业生优先分配给合作企业,解决用工紧张等问题。
2.校企深度融合,互相渗透
(1)企业立足市场,可以敏感地捕捉到市场需求,而且对自身用人也有清晰的认识,因此企业可以参与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向学校提供人才的需求计划和职业能力要求,使人才培养方案更加具有针对性。
(2)对于在企业中实习的学生和锻炼的教师,不但要求他们掌握各项实践技能,更要要求他们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师生要共同零距离接触企业,才能拓宽就业渠道,增强职业技能,提高职业兴趣,真正培养出企业需要的合格毕业生。
四、深化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质量
1.谨慎调整老专业,冷静开设新专业
对不合时宜的老专业,要谨慎调整,而对市场即将淘汰的老专业要痛下决心,及早取消;而新专业开设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地区经济政策和职业技能大赛为指引,以自身师资力量为基础,既考虑到可行性和现实需要,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趋势。专业设置后的跟踪调查同样重要,要从不同角度对所设专业进行质量和效益评估,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打造品牌和特色专业。
2.灵活开展一体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体化教学是新形式下与时俱进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体现的是做中学、学中做,以期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岗位需要的学生。但是一体化教学并非万能,不能过分依赖,而要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实训设备数量、专业特点和学生领悟能力等实际情况,扬长避短,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校企合作,灵活推广一体化教学。
五、转换思路,转变技校职能
在强大的招生压力面前,如果技工院校仍将招生对象局限在初、高中毕业生身上,很难摆脱目前的招生困境。何不转换思路,重新定位技工院校功能,大胆拓宽招生范围,接纳社会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以及农民工等不同层次的群体。具体实施上可以以市场为导向,以招牌专业为契机,开设各类短期班、农民工培训班、家庭主妇烹饪培训班、企业培训班等。同时结合一体化教学,缩短学生培养时间,灵活调整学制,兼顾不同学生的选择。另一方面,技工院校要在社会公共服务中担负起重要角色,例如承担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就业指导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与劳动者就业和个人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一些社会职责。
六、结束语
技工院校面临的问题已迫在眉睫,政府、社会、媒体应共同关注技工院校的发展,尤其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为其提供切实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平台。技工院校自身也要不断顺应新的形势,勇于探索和实践,打造品牌专业,提升教育内涵,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先桃.重拾技工教育的信心[J].热点.2013(03)
[2]吕成鹰.技工教育应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探索·思考[J].2012年第4期
[3]新形势下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与校企合作初探——以济宁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为例[J].胡新伟, 刘冰.管理观察.总第49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