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丽
【摘要】在對青少年教学中教育游戏的研究里,对教育游戏的运用已经引起了大众广泛的关注,并且在教育研究领域里形成了很多相关的理论,而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较多次数的实践,但是关于在幼儿教学中,广泛运用教育游戏教学的研究却并没有得到重视。而我国目前幼儿园的教学中比较缺乏进行针对教育游戏而开展的实践。在我国国内,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幼儿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游戏也只是传统的游戏,很少利用教育游戏作为教学工具。
【关键词】幼儿教学 游戏教育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29-01
随着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与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与未来发展越来越重视,在此之中,幼儿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基础,在人们的终身学习生涯中占据重要地位。当然,对于任何地方的孩子来说,爱玩都是天性,爱玩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在幼儿教育中,能够把游戏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在现代幼儿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在很多地区的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不是非常充分,尤其是在一些教育水平相对较差的贫困地区来说,因为受到当地条件的限制发展,老师对孩子的教育依然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整体上缺乏对教育游戏的合理融入与利用。本文将通过对幼儿教育游戏的特点以及它的应用的介绍,希望能为促进我国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使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教育游戏的内容:
1.什么是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在范畴上属于严肃游戏的一种,是专门针对学生完成特定教育目的更好地融入学习而开发的一种游戏,实质上具有教育性和娱乐性。教育游戏,一言以蔽之,就是以游戏作为教育学生的手段。但是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完全是以成熟的教育理论为支持,以备能够保持教育性和游戏性的平衡,而不超出一定的界限。也就是通过游戏的方式,科学的、娱乐的完成教育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此之中,虽然有的游戏并不是专门为教育目的而设计开发的,但是因为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因此也可以被纳入到教育游戏的范畴,以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用。
教育游戏化就是将教育融入游戏的精神,使之具有游戏的特点:有一定规则,充满竞争的刺激,自由、平等、合作,伴随着激情投入、紧张、愉快、幸福的体验。游戏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们无不痴迷于游戏。即使成年人,也常常经不住游戏的诱惑,毕竟,玩总是快乐的!把教育作为游戏来看待,揭示了游戏在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但是,必须明确:游戏不完全等同于教育,也不只是娱乐。
2.教育游戏的应用:
幼儿园集体教学游戏化就是将教学融入到游戏之中,用一种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学到知识。简而言之就是寓教于乐。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孩子的幼儿阶段就是“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的体现。运用游戏教学是对幼儿开展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其中对幼儿的智力发展、生理发展、心理素质发展,以及幼儿情感发展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开展游戏教学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呢?通过学习皮亚杰理论,我们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应该通过游戏来完成,教育游戏应该灵活运用,并且适度而止,而且有时可以随时变通,因材施教。不能一个游戏教导所有学生,教师要遵循“我的游戏,我做主”的原则,在游戏教学中和孩子一起充分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活动之一,是幼儿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方式。因为游戏是儿童的最高阶段,并且是这一时期,人类发展的最高阶段。因为游戏是幼儿自我活动的表现。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数学游戏,对幼儿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之中,既能避免幼儿学习中的单调与枯燥,又能增强学习的愉悦性与趣味性。比如,在幼儿小班教学时,为了让幼儿懂得“1”和“许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采用大家一起玩游戏。游戏“小兔吃草”,每只小兔都有自己的家(椅子),一只一只小兔跳到草地上去吃草,小兔就有了许多,小兔回家了,每一个家里又只有一只小兔了。通过游戏,使幼儿进一步懂得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而许多又可以分成一个一个。
在游戏教育中,教师应该发挥必要的作用。在游戏教学中,教师要观察游戏,了解游戏的进展情况。只有观察幼儿的游戏,才能进一步的了解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需要,以及了解游戏所存在的问题。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观察,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把握他们的游戏需要,顺应游戏的流程,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整,并且能够参与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对游戏情况进行讨论,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整理下次游戏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分享游戏成功的经验。这样在整体上促进游戏的进行,同时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尚俊杰;庄绍勇;蒋宇.教育游戏面临的三层困难和障碍——再论发展轻游戏的必要性[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2]张祺;雷体南;李静.教育游戏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影响研究[J];软件导刊;2011年04期
[3]张俊花;王小根.教育游戏与小学数学融合途径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