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民
【摘要】文章就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基于实践的建议,总结了一些实践经验,以期能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问题 建议 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8-01
职业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下降,对他们的教育和管理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而要实现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培养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一、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职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第六条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但实际情况是专职辅导员远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甚至连文件规定标准的1/3都没有达到,同时几乎没有高职院校给班级配备兼职班主任。
2.兼职辅导员队伍知识技能水平不高
为了弥补专职辅导员队伍数量的不足,各高职院校纷纷聘用大量的兼职辅导员,而兼职辅导员多是专业教师,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再加上很多都是刚刚毕业的新教师,更谈不上有工作经验,很难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3.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由于考核晋升机制、管理办法、薪酬待遇等方便的诸多问题,导致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多数是为了完成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占大多数,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
4.观念错位,作风不实
目前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他们中的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有很多是硕士、博士。他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自己的大学世界,缺乏对高职学生特点的全面了解,导致工作时把通知、要求转发一下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要是做的不好,认为是学生太差,与自己没关系。
二、基于实践的几点建议
1.各院校领导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目前,各院校领导都非常重视教学,把教学放在了第一位,在强调内涵建设的同时,把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要忽视了,教授知识和技能只是大学的职能之一,“育人”和“教书”同是大学的职能,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离不开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面对入学成绩高低不一,素质良莠不齐的学生,不加强管理教育怎么能行呢?所以首先需要的是各高职院校的领导层转变观念,不要过度计较经济成本,要增加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加人、财、物的投入力度。
2.增加专职辅导员数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面对差异化的学生,要实行差异化的教育和管理,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要有一支数量足够的辅导员队伍。教育部之所以规定1:200的比例,那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是有理论和事实依据的。落实上级文件,增加专职辅导员队伍数量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手段。
3.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考核力度
有效的培训是迅速提高辅导员知识技能水平的有效措施。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对辅导员的培训,增加培训投入,针对本单位辅导员队伍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要加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考核与管理,对不胜任辅导员工作的人员要及时解聘和转岗。但是要注意考核和管理是项系统工程,要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待辅导员的考核与管理,切记简单考核,一票否决。
4.提高辅导员的薪酬待遇,完善管理机制
实际调研发现,很多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是做辅导员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考核要求,根本不在乎薪酬待遇,导致工作没有积极性,应付过去,考核合格,完成任务就算了事的思想极为严重。因此,要设立合理的具有竞争性的薪酬待遇,同时,要有一套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完善的辅导员管理机制。
5.要让辅导员必须转变两个观念
辅导员队伍中存在这样的两种观念,一是“我们的学生不行”,二是“这件事我已经通知学生了”。夫子有云:“因材施教”,我们的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有用之才,何谓不行呢?所以,必须要让辅导员转变观念,不是抱怨,而是想办法把工作落到实处。
6.要让辅导员树立一个工作原则
要让辅导员树立“用制度办事,用感情说话”的工作原则和方法。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公平公正。公平公正的依据就是制度,学校的制度,系里的制度,班级的制度,但在执行制度做学生工作的时候,要充满感情,要有人情味。
参考文献:
[1]曹科岩.高校辅导员敬业度及其工作绩效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71-73.
[2]龚少平,张春英.辅导员如何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