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彪
中小学的特色学校建设,必须以文化为根。农村中小学的办学基础相对较薄弱,更加需要筑牢文化的根,发展内涵。
特色学校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具有独特风格、形成优秀办学成果的学校。特色学校必须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而且这种文化不仅仅表现在外部环境、课程体系与特色活动上,更重要的是把它凝聚在学校每一个人的精神气质与思想面貌上,成为内化到师生心里的文化力。特色学校建设中的关键不在于有多么漂亮的学校环境、多么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而在于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在于全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在特色学校建设中,学校文化的建构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动力。特色学校创建专家、重庆教育评估学院龚春燕说:“特色学校建设是一项涉及学校整个系统、全方位的学校变革活动。在这一变革中,学校文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文化传统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条件与基础,学校文化建构是特色学校建设成功的标志。”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是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才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
特色学校建设中特色文化的构建,不可能仅仅取决于某人的良好愿望,还需要各种客观条件和机遇,更需要植根于其中的适宜的土壤,如原有基础条件、传统、校风、队伍素质、生源状况等。特色文化也不能简单模仿或“拿来”,而需要在踏踏实实的积累、沉积和积聚中,厚实属于学校自身的文化根基,生成属于学校自己的发展空间。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初级中学,地处广州市北部农村,典型的城乡结构、蓬勃发展的社会经济以及良莠混杂的社会风尚,契合了转型社会的全部特征。多年来,学校也走过了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成长之路,但在质量品牌建立形成的过程中,片面的质量评价与社会认知在不断强化狭窄的质量观和人才观,学校貌似强大而缺乏内涵、缺乏发展后继力,而且,学生结构复杂、基础差。多元特征的社区环境、多元结构的生源、学生教师学校的多元需求,都呼唤我们还教育本原,淡定地开展教育工作,从容地办学。过去的七八年,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行成长教育,强调我们的教育工作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遵循教育的规律,力促每一个孩子在身体、心智、技能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都得到符合生命规律的长大与成熟。这么多年,我们推行成长文化,营造良性教育生态,促进了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开始焕发了生机与活力。
在进行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我们积极地围绕成长文化寻根铸魂。广泛发动教师共同参与开展调查研讨,发现、分析、解读学校的文化资源,在成长文化的传承与积累中,重新完善与建构完整的文化体系,建构了学校的办学价值观体系。
在这个体系里,我们秉承平畴沃野、村落星罗的优越地理环境与崇尚耕读的岭南文化,结合地域特征和教育的本质,从泥土滋养庄稼生长的自然法则中感悟出“泥土文化”。在“泥土文化”中,每一个学生都像一棵禾苗,而学校的功能是要让他们在学校这片沃土上吸取充足的营养,茁壮成长,成为情归家园、心系家园的公民,成为淡泊宽容、无私奉献的君子,成为勤劳自强、智慧创新的人才。
在这个体系里,我们在“成长”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构建了“生长教育”特色教育主题。教育要基于道德和社会责任,我们要坚守每一个孩子的生命追求,要达成每一个孩子的生长。卢梭讲:“教育过程就是生长的过程”,杜威也说:“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我们要遵循教育的自然规律,营造原生态的教育,要关注的是孩子的生长,要关注学校教师合适的教育功能。我校的“生长教育”特色涵盖三个深刻的理念:一是教育要有教无类,我们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成功,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出理想之花,每一个家长都能实现梦想,同时体现教育的公平属性和社会属性;二是教育要因材施教,我们要基于人的生长规律,创设合适的环境,用恰当的土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按照自身特点和需要循序渐进的自由成长,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三是教育要关注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要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引领自己终生的成长。
在新的办学价值体系里,我校还重新完善了“泥肥土香、百花劲放”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使“泥土文化”与“生长教育”的内涵能够落到教书育人的实处;重构了“精耕细作,顺势而为”的育人理念,强调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以及必须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强调“呵护生命、服务生长”的管理理念,完善了“厚德厚学、有信有为”的校训、完善了“阳光和谐、乐学上进”的校风、“博学善导、植木成材”的教风与“勤思善学、孜孜不倦”的学风。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