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2015-07-23 03:34卢红陈娟
西部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维甲酸反式白血病

卢红 陈娟

(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 乐山614000)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为M3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以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等症状为临床特征,其患病率约为AML的10%。APL患者早期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倾向较明显,发病急,病死率高,早期诱导是治疗的关键[1]。目前,亚砷酸(ATO)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治疗APL较常用化疗药物,临床效果显著,但有一定的局限性[2]。我院肿瘤内科对84例APL患者采用ATO联合ATRA进行双诱导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肿瘤内科收治APL患者84例,均符合FBA协作组分型中的AML-M3型[3]。所有患者人院时进行内科检查,均无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按入院先后顺序,将APL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21例,其中A、B、C为观察组,D组为对照组。A组给予ATO化疗,B组给予ATRA化疗,C组给予ATO联合ATRA双诱导化疗,D组给予普通化疗。各组的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patients in each group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1.2 治疗方法 患者据病情均给予成分输液、补充血小板、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抗凝和新鲜血浆等治疗。A组给予ATO(哈尔滨伊达药业公司,批号:060901)治疗,B组给予ATRA(昆明长春花科技公司,批号120101)治疗,C组给予ATO联合ATRA进行双诱导治疗,D组即化疗组给予常规化疗。ATO用药方法为静脉滴注,10mg/d;全反式维甲酸采取口服用药,40~90mg/d。治疗期间,需依据患者肝功能变化、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维甲酸综合征等情况,适当调整ATO和ATRA的用药剂量,直到患者达到CR。D组实行DA、HA、HOAP、COAP等方案联合化疗。

1.3 疗效判断 观察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CR(完全缓解[4]:白血病症状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骨髓M3型原粒 +早幼粒≤5%,无Auer小体)和达CR时间;患者有无凝血指标异常发生,同时注意观察用药或化疗后是否存在APL分化综合征、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伤、皮肤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A、B、C三组的CR均明显高于D组(P<0.05);在 A、B、C三组中,C组达CR时间显著短于A、B组(P<0.05)。各组的凝血指标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凝血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明显短于D组(P<0.05),在 A、B、C三组中,C组的凝血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A、B组(P<0.05)。各组的早期死亡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肝功能损伤情况,C组最重,依次为A组、B组和D组,C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反应及皮损情况,A、B、C组情况都较轻,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严重,且受影响人数最多,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出现APL综合征情况较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APL综合征的发生率较其他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各组患者疗效指标的比较[n(×10-2)]Table 2 Efficacy endpoint compared to patients in each group

表3 各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10-2)]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atients

3 讨论

APL的临床治疗策略多首先药物诱导治疗,常见药物主要有ATO和ATRA,均通过作用于PMLRARα融合蛋白起到治疗APL的作用[5]。ATO主要针对PML-RARα融合蛋白的PML部分。PML蛋白位于骨髓细胞核小体内,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都有重要作用,在早幼粒细胞中,PML-RARα融合蛋白能阻碍正常分化基因表达,加大异常分化基因的表达,而ATO能诱导PML蛋白寡聚化,促使其与PMLRARα分离,促进诱导的早幼粒细胞完成终末分化而成熟,这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基础[6]。ATRA主要作用于PML-RARα融合蛋白的RARα部位,诱导早幼粒细胞向成熟细胞转化起到治疗APL的作用,与传统化疗相比,采用ATRA诱导治疗,不会引起明显的骨髓抑制,同时还可减少化疗导致的出血和严重感染,但ATRA诱导治疗易使患者产生维甲酸综合征,且患者易对 ATRA 产生耐药性[7,8]。

本组资料显示,A、B、C三组的CR均明显高于D组,其中A、C组的CR高于B组,且A、C组均无早期死亡病例,B组也仅有1例患者早期死亡,故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在A、B、C三组中,C组达CR时间显著短于A、B组中B组达CR时间最长,组间凝血指标无异常。各组患者发生凝血指标异常后持续用药,A、B、C组的纠正凝血指标的时间均明显短于D组,而在A、B、C三组中,C组的纠正凝血指标的时间明显短于A、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C组的肝功能损伤最重,而D组的胃肠道反应及皮损情况最严重,且受影响人数组多,D组的APL综合征发生率相对较高。以上表明ATO联合ATRA治疗APL的临床疗效是最好的,且见效最快。分析原因主要有:AT0和ATRA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于治疗APL具有协同促进分化的作用,并且两者对耐药细胞没有交叉耐药性,反而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敏感性,缩短药物作用时间[9];双诱导治疗可极大抑制APL细胞合成促凝物质,从而使患者尽快恢复凝血异常,改善患者预后的疗效,减少早期死亡病例[10]。

4 结论

亚砷酸联合全反氏维甲酸双诱导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相较于单独用药,具有更高的完全缓解率,而且缩短了达完全缓解的时间,能更快的改善凝血功能异常。但联合用药的肝脏功能损害较重,临床医师应当谨慎用药。

[1]徐斌,高清平,姚春.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方案与疗效分析[J].临床血液病杂志,2008,21(11):572-574.

[2]古健,陈焯文.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联合化疗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J].内蒙古中医药,2010,39(9):1228-1229.

[3]丁静,戴海滨,张延清,等.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616-2617.

[4]罗保安.亚砷酸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6):2441-2442.

[5]冯翠,张华,李虎生,等.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J].医学信息,2013,26(15):492.

[6]谢伟成,程淑琴,谢碧霞,等.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9):668-669.

[7]黄望香,李蕊.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自血病50例疗效观察[J].白血病·淋巴瘤,2011,20(5):282-285.

[8]常城,陆俊羽,孔佩艳,等.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JWA基因表达及粘附功能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0,22(07):1186-1187,1190.

[9]姚伟,殷献录,李静.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0,28(3):253-254.

[10]刘春梅,黄红铭,秦燕,等.全反式维甲酸与亚砷酸联合化疗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患者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2,38(14):1653-1656.

猜你喜欢
维甲酸反式白血病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维甲酸对胎鼠骨骼致畸作用的研究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
阅读理解Ⅰ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难治性ITP(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干扰素/维甲酸联合应用诱导细胞凋亡相关基因-19在小鼠植入前胚胎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