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对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意义*

2015-07-23 03:34洪敏王一舒刘健
西部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颌下腺腮腺炎腮腺

洪敏 王一舒 刘健

(1.阆中市人民医院超声科,四川 阆中637400;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四川 南充637000)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 mumps)是由腮腺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1]。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本文对152例流行性腮腺炎及30例非流行性腮腺炎患儿的高频超声图像特征的分析,旨在探讨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对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2~8月我院临床拟诊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52例,男88例,女64例,年龄5~16岁,平均年龄9.8岁。病程10~24天。临床表现:一侧或双侧耳垂周围、颌下或颈面部肿痛,体温38~4l℃,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及全身不适等非特异症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增高,淋巴细胞均相对增加,血清淀粉酶增高。体查:一侧或双侧耳垂周围、颌下或颈面部有触痛肿块。同时选择30例非流行性腮腺炎患儿检查颈部淋巴结作为对照。全部病例排除小儿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肿瘤所致的淋巴结长大。

1.2 仪器与检查方法 使用GE 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高频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12MHz。受检患者取平卧位及侧卧位,多切面扫查双侧腮腺、耳后、双侧颈部及双侧颌下腺,并与对侧对比。观察腮腺及颌下腺的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重点观察腮腺内部及周围,以及颈部有无长大的淋巴结。发现长大淋巴结,并记录其数目、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特点及血流分布,采用频谱多普勒测量腮腺、颌下腺及长大淋巴结的动脉血流阻力指数。

2 结果

2.1 本组15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仅表现为腮腺肿大的占11.80%、合并有颈部淋巴结肿大者占88.2%,其中除腮腺肿大外伴有腮腺实质内或周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占35.52%;仅发现腮腺实质内或周边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占48.68%;仅表现为颌下腺肿大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占3.94%[6]。

图1 肿大的腮腺声像图Figure 1 The parotid gland ultrasonography

图2 肿大的腮腺血供情况Figure 2 The parotid gland ultrasonography of the blood supply

2.2 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声像图特征 152例中有18例患者仅表现为一侧腮腺肿大。其声像图表现为患侧腮腺弥漫性增大,边缘较清晰,少数边缘模糊、增厚。内部回声稍弱或呈等回声。如反复发作,有纤维组织增生时,可显示高回声或回声杂乱,有钙化点时,后方出现声影[9]。多普勒超声示肿大的腮腺组织内及周围血流信号增加不明显,血供不丰富或较丰富(见图1,图2)。54例患者除发现腮腺组织的改变外,还伴有腮腺实质内或周围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肿大。74例患者腮腺形态、大小、实质回声无明显改变,仅发现腮腺实质内或周围及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均>3个)。声像图示患者长大的淋巴结形态规则,常呈椭圆形(似肾形),边界较清晰,横径>1,纵径>0.5,纵横比<1,皮髓质分界清,部分皮质变窄,髓质相对增厚,内部呈中低回声,未见液化及钙化灶,相互间无融合。多普勒超声示淋巴结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部分成树枝状,阻力指数(RI)为0.6~0.7(见图3,图4)。6例患者表现为患侧颌下腺的肿大,并伴有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声像图示患侧颌下腺弥漫性增大,边缘较清晰,少数模糊、增厚。内部回声稍弱或呈等回声。多普勒超声示肿大的颌下腺组织内及周围血流信号增加不明显,血供不丰富。

图3 肿大的淋巴结声像图Figure 3 lymph node enlargement sonographic

图4 肿大的淋巴结血供情况Figure 4 lymph node enlargement sonographic of the blood supply

2.3 30例临床诊断为非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28例患者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 (临床确诊30例患者中小儿扁桃体炎10例,小儿发热8例,小儿中耳炎12例)。声像图特征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相似。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有高度的传染性。腮腺炎的病理特征是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导管的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的及腺体壁有淋巴细胞侵润,间质组织水肿等病变可造成腮腺导管阻塞,扩张和淀粉酶潴留。淀粉酶排除受阻,经淋巴管进入血流,使血和尿中淀粉酶增高。腮腺富含淋巴组织,腮腺淋巴结位于腮腺表面和腮腺实质内,腮腺内淋巴结分为纵行和横向淋巴结群,所有淋巴结汇入颈部颈深上淋巴结群。腮腺鞘与腺体组织结合紧密,且浅层特别致密,故腮腺的炎症不易向表面扩散,因此腮腺肿大主要在深叶,超声表现为腮腺厚度明显增加,腮腺内血流较丰富、腮腺内淋巴结肿大。腮腺炎症可导致颌下腺增大,血流较丰富,由腮腺内及周边的淋巴结迅速扩散至颈部淋巴结,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因此,淋巴系统在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过程中充当重要的“中转”作用,它的病理特征是影像诊断的重要理论基础[2]。

超声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对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意义,本研究中临床拟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的152例受检患者中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的有134例(占88.15%),发现腮腺肿大的有72例(占47.36%),提示颈部淋巴结肿大是流行性腮腺炎患儿中最多的罹患部位。这一数据与前文所述的腮腺解剖结构及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依据相符,说明在流行性腮腺炎中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该病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且在病程早期,甚至于整个病程中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或仅表现为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另外流行性腮腺炎患者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特征有别于其他疾病(如化脓性炎症,肿瘤,结核)淋巴结肿大的声像图特征,在高频超声检查中容易鉴别[3、4]。故发现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在诊断流行性腮腺炎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本研究中临床诊断为非流行性腮腺炎的30例患者,主要是其他小儿炎性疾病时(如小儿扁桃体炎、小儿发热、小儿中耳炎)亦可发现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其声像图特征亦相似,但是结合两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难作出鉴别诊断。

4 结论

高频超声可快捷、方便的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且具有安全、可重复性强、诊断迅速、敏感性高等特点,在早期诊断流行性腮腺炎中有明显优势[5、7],可为流行性腺炎的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供临床依据[8]。

[1]罗端德,彭文伟,李兰娟,等.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2-85.

[2]王纯正,徐智章,王新房,等.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2-485.

[3]都业苹,张澈,张振武.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5,6(6):406-409.

[4]王少峰,曾茂平,流行性腮腺炎的超声表现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8(11):2413-2416.

[5]李雪霞,黄素君.高频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价值[J].广东医学,2006,27(2):249-250.

[6]彭敏霞.流行性腮腺炎34例超声检查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4,9(6):825.

[7]浦明娟,邬萍雨,骆继芳,等.高频超声对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价值[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5):534-535.

[8]张俊玲.高频超声在流行性腮腺炎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2):229.

[9]Tarantino L,Giorgio A,De Stefano G,etal.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ost-pubertal epidemic parotitis and its complications[J].Radiol Med,2000,99(6):461-464.

猜你喜欢
颌下腺腮腺炎腮腺
下颌下腺黏液囊肿1 例及文献复习
腮腺炎外敷用什么药
颌下腺导管巨大结石1例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流行性腮腺炎 中医透皮技术治疗经验
流行性腮腺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超声检查对腮腺肿大的诊断价值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特征及预防控制疫情流行的具体措施分析
腮腺脂肪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