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改变了传统教学对概念认知和解题能力的培养,将教学中心更多的倚重对学生数学思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观念去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基本释义,并就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提出了相关提高教学效果的思路,以期教育同行借鉴交流,共促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74-01
前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这种现象:同一个知识点,如果由不同的教师来讲授,或者由同一个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授课,其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便是在于“数学思考方法”的差异成果。数学思考方法与能力的优劣,对中学生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至关重要。
一、新课标教学理念对数学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释义
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指的是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各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来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及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立足点,将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注重教学实效,以全面提升学生数学思考与创新能力为目标,采取与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和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策略,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直观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综合发展。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当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教学误区
以往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部分老师对课改理念的认知偏差,导致其角色转变不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始至终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与普及之背景下,这一现象有了明显的改观,但仍存在部分教学误区。其一,部分教师过多的采用设疑导向的教学法,但却在学生尚未形成讨论或是讨论尚未充分展开时,便匆匆公布答案,唯恐占用课时,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其二,部分教师为求调动学生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故在知识讲授时刻意将学生引进事先预设好的“套路”之中,让学生回答问题,并将自认答案设置为标准答案,学生依然只能够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仍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
三、实现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提升的思路分析
1.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初中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在解答某类问题时思考片面,解题方法单一。比如,讲授“圆心角”这类抽象几何难点时,教师可先行从周遭生活中挑选与这一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就此设疑;再利用“Flash”软件对设计课件,于课堂上演示课件并创设问题情境。从而让学生通过屏幕更清晰地看到圆心角角度的变化与弧长的关系,继而更直观地感受到几何图形的奇妙属性。比如在讲解题目“在同一个圆中, 当圆心角不超过180°时,圆心角越大,所对的弧( )?所对的弦( )?以及所对弦的弦心距( )?”
让学生就“FLASH”课件中圆心角的变化来自主分析、总结出角度与弧长、弦长、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实现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就此方法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破解初中数学的这一难点,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突破惯性思维的认知习惯,有效锻炼思考能力。
2.错题多解培养反思能力。思维的培养与解题的过程,同属于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过程。比如,针对逆向思维的训练方法——倒推法。利用这一方法解析练习,不仅能促成学生逆向思考的形成,还能够起到强化思考的作用,对解题效率的提升亦大有裨益。所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引导与培养,使他们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整合思路,逻辑思维更加缜密,对待每一问题的处理更合理、更严谨。比如在学习“直线相交”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道很简单的问题:“同学们认为任意画的三条直线最多存在几个交点?”学生纷纷抢答,答案各异,“1、2、3、4”都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解答这道题时对各种情况的考虑并不周全,此时教师就要适时指出错误,并分析出错的原因,如认为答案是“1、2、3”的同学是因为没有考虑三条线平行的情况;如选择“0、1、2”的同学是因为没有考虑交点最多的情况等。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独有的“错题集”,并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断反思出错的原因,长此以往,能够促使学生的反思能力在反复纠错中逐渐提高,避免再次“犯下”同样的解题错误。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广泛应用,改变了过去单调和乏味的数学课堂。传统时期,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和数学原理等理论知识主要依靠教师板书示范或口授讲解,然后再配以题海战术强化记忆、巩固理解。然而,这种学习方式单一枯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面对繁重的练习题,缺乏思考能力,出现畏难情绪,导致部分学生厌学等。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引用,极大改变了过去传统的、片面的数学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通过生动、直观的课件演示、配以音频的感官刺激,使数学课堂变得可视化、生动化和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学习兴趣。如在教授“三角函数图像”知识点时,过去静态的板书函数图像换成动态的几何画板软件制成的动画函数图像,复杂的数学问题得到直观呈现,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之余,也更为简单化,为枯燥的数学课堂增添活力,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除此之外,现代教育技术还能在学生遇到数学疑难问题时,帮助其快速、便捷地实现知识点的查阅与解析,使得学习难题能够及时的解决。
结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对深化学生数学知识掌握程度,培养创新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当前初中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随教育理念及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更新自身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来为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师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彰发.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方法及时机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