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之我见

2015-07-17 13:01刘淑花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摘记笔记课外阅读

刘淑花

【摘要】爱读书不等于会读书,读书还需注意教师的指导,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共借鉴并完善出以下六套系列阅读方法:

【关键词】六套系列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66-02

《新课标》要求: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

1、“读”、“思”、“记”法

“读”的方法有三:一是浏览性的泛读,即“随便翻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用此法,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可按“速读—寻找知识点—摘记”的程序进行。二是探求性的速读。以快速查阅资料、选取信息。可按“目的—检索—浏览—精读—摘记”的程序进行。三是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将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精神食粮。

“思”即思维。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记”即作笔记。包括疑问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感想笔记、评价笔记和创作笔记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如边读边思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2、自读摘录法

可以要求学生人人准备一本阅读手册,并学会摘录,这样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内容,积累语言。初读时,让学生边读边摘录课文的生字、新词和疑难问题,通过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方法加以解决;再读时,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喜好,圈画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

(1)提示段落助读法

有些自读课文比较长,我们可作简要提示,即列出文章各部分的提纲,以利学生利用段落掌握文章,做到长文短学。

(2)设计结构促读法

在指导学生自读时,可把文章结构提示给学生,让学生围绕文章结构,细读课文,加深理解。设计文章结构力求做到:既突出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感情,又突出作品的结构形式和艺术特色,也就是说形式要精美,内容要精确。

3、 泛读

即浏览式阅读,对文章内容只求大体了解,不须深入分析。它的特点是阅读速度快,容量大,以默读为主。如对新闻报道、小说、故事等体裁的文章,一般可采用这种阅读方法。

(1)精读。即边读边想,反复细读,不但要理解文章思想内容,还要分析它的篇章结构、遣词用字。这种阅读方法是读思兼顾,理解深刻,但阅读速度慢,容量小,以默读、轻读为主。如对优美的散文或文章中精彩的段落,一般采用精读。如教《江姐》一课时,对书中描述故事情节的部分只让学生略读,而对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描写让学生反复读,并让他们自己找出重点词。

(2)跳读。 自由阅读时,不仅可以速读、略读,还可以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跳读。有一年春节,播放《红楼梦》 电视剧,一个同学急于了解黛玉、宝玉结局,就从邻居家借来原著进行跳读,家里人感到奇怪,其实他正试着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

速读、批注法

4、背诵

即采用反复诵读的方法,牢记文章的全文。它的特点是防止遗忘,终生受用。如对文质兼美、寓意深刻、篇幅短小的诗歌、散文或名言名句,最好采用背诵的方法。

摘录。阅读过程中,把文章中优美语句、格言、警句等抄录在卡片或本子上,为今后写作时引用或参考提供准确、丰富的资料。课外阅读摘记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涉猎性阅读摘记,其特点是在阅读数量上“多多益善”,不分中外古今; 在阅读质量上“不求甚解”;方法可“一目十行”;然后记下“总体感悟”和捕捉到的有用信息,俗语“看报 看题,读书读皮”之說,就是这种阅读摘记的形象表述。第二类是积累性阅读摘记,对于一些经典性著作、工具书和资料性期刊等,阅读时及时做好摘记,对充实知识仓库是大有益的。

5、“预测阅读法”

是一种先预测一下自己,然后才去阅读的方法。我要求学生阅读作文选或报刊上那些简短的文章时,都尽量用预测阅读法去阅读,我要求学生看看文章的题目后,闭目静思一下,设想这个题目由自己来写,准备组织成怎样的篇章结构,准备怎样记叙事情,怎样描写人物,将自己的设想整理出来,然后,再去阅读,阅读后,再将自己的设想与原文对照。

6、 课内外互促法

即从课内延促到课外,又以课外促课内。

课前准备性阅读。要求学生养成“三查阅”的学习习惯。一是查阅作者情况。包括作者生平、主要作品、业绩、经历、影响等。二是查阅文中人物的情况及时代背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对文中的人物有距离感。因此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如孙膑、庞涓的故事;贝多芬双耳失聪创作命运;春秋时期复杂的背景、精彩的故事等,都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孙膑、贝多芬、蔺相如等人物有更深刻的了解。三查阅与课文相关的链接。如学《琥珀》之前让学生查阅化石形成的过程;学《菩萨蛮、大柏地》之前搜索毛泽东的一些其他诗词,领略其词的风范等。

课后扩读。一是课后读同类作品,进行比较,扩大阅读量。二是阅读相关的有争议的文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样可以让学生用课上学到的知识去解决课后的问题,将能力迁移到课外,也让学生从扩读中获到信息、拓宽知识、关注社会、感悟人生。

另外,教师应明确要求,指导学生选择并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明确不同体裁的读物有不同的要求。童话寓言重在明理;历史故事重在懂得故事梗概;诗歌重在通过朗读体会情意;科普读物应明白书中的科学道理。

运用什么形式阅读,要求学生根据需要及读物内容作出选择。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了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圈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空白处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

参考文献:

[1]新课标小学语文阅读丛书

[2]小学语文新课标阶梯阅读训练

猜你喜欢
摘记笔记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翱翔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我的自然笔记(一)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阅读摘记,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