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是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日益推进,研究学科由单一向多元交叉转变。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分为乡村地理、乡村发展和乡村转型三个历史阶段,而国内研究则主要在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方面,涵盖领域包括乡村空间聚落与景观、乡村社会文化变迁、乡村环境整治与优化、城乡协调发展研究、乡村人居环境评价研究等范畴。本文根据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发展进程,分析讨论当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展望该课题的研究趋势及走向。
关键词:人居环境科学;乡村人居环境;文献综述;乡村聚落
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居民赖以生存的有机载体,包括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作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其能量交换与物质转移具有一定客观规律,但城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张、政策频繁调整,人为干预渐增导致乡村人居环境自身系统运行模式变化,功能结构弱化,原有的聚落空间形态、传统社会经济结构悄然改变,乡村传统民俗文化流失,乡村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景观出现雷同。因此,乡村人居环境亟待重构。本文通过梳理该领域现有理论,承前启后,探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出路。
1乡村人居环境内涵
乡村分广义乡村与狭义乡村,广义的指城市以外的所有区域,狭义的仅指农村居民点。乡村地理学家HughClOut认为乡村人口密度较小,具有明显田园特征 ;乡村社会地理学家GarethLewis认为乡村是聚落形态由分散的农舍到能够提供生产和生活服务功能的集镇所代表的地区【1】,本文的研究对象针对广义的乡村。
学界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持不同态度。城乡规划学与建筑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乡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所有地表空间的综合;生态环境学的观点是,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地相互作用、以建设平衡生态系统为目标的纷繁复杂的生态巨系统;风水伦理学的观点则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人工景观与自然万物的冲突与融合;社会学、人类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以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为基础,以人为主体,关注人的需求的满足;形态学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生产方式与生活状态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契合,人工与自然的协调。
综上,乡村人居环境的内涵为:以乡村居民为主体,在乡村(包括乡镇、村庄和聚居点)地域范围内进行居住、耕作、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娱乐等日常生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物质与非物质结构相结合的有机体,满足乡村居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
2国外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2.1乡村地理学研究
国外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始于乡村地理学。该研究阶段主要研究乡村聚落与地理环境。1826年杜能提出古典农业区位理论,运用经济学分析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间距离,得出在空间上农业生产方式显同心圆式圈层结构。1841年德国科尔首次系统阐述聚落的形成,对大都市、集镇和村落等类型的聚落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聚落分布与地理环境及交通线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地形对村落区位的影响【3】。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创立中心地理论,为乡村地理学和空间聚落研究做出突出贡献。20世纪60年代起,学界更加专注乡村社区演变与重构、开敞空间保护、乡村矛盾冲突等问题。
2.2乡村发展研究
20世纪中期,人口由城市转向乡村,乡村发展模式在利益驱动下发生巨变,景观和空间形态改变,欧洲国家乡村问题突出,乡村经济振兴需谋求新的出路,工业化、城市化作用于乡村,带来褒贬不一的影响。该时期研究重点拓展到社会学、经济学、环境学、生态学等更广阔的学科领域。汉森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经济支持,尤其是教育、技术的投资,进行迁移援助计划的申请,从而转移贫困地区的剩余劳动力【4】。托马斯分析了英国农村的交通问题,认为应该建立政府基金,负责大部分农村的服务资金,用于建设城乡交通网络【5】。布恩斯探讨了城市化、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乡村聚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公共政策【6】。在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乡村作为工业拓展空间被大规模占用,城乡差异逐渐缩小,但是传统的乡村空间形态改变,社会结构面临重组,聚落内部出现“空心化”,村落外围出现无序或蔓延现象,大规模的工业化促使乡村资源大量开发利用,超过乡村环境承载力,生态系统破坏。此外,学者认为乡村发展必须注重城乡互动,指出政策制度对于乡村发展所起到的作用【7】。
2.3乡村转型研究
近二十年,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后城市化时代,城郊乡村开始依托城市主体谋求与城市的融合发展,但总体环境却因居住空间拓展、社会阶层混杂、生态空间占用而恶化。而距城市较远的偏远地区乡村依然贫穷,交通不通畅,自然文化遗产不受应有的重视而屡遭破坏,随之乡村聚落空间形态变迁进程缓慢。1996年在《伊斯坦布尔宣言》中,联合国“人居环境中心”明确提出要突出可持续的人居环境发展观,强调必须使城市、城镇和乡村不同层次的人居环境均实现可持续发展。2004年联合国于世界人居日,再次明确提出城乡关联发展。这一时期的乡村转型研究关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鄉村功能和乡村空间的转型,倡导开放性的乡村空间。
3国内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我国真正的系统研究乡村人居环境起于20世纪90年代,集中反映在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上。
3.1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研究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学者针对城市化背景下乡村环境巨系统开展探究。吴良镛最先提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理论,建立起人居环境研究基本理论框架,为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8】。雷振东、刘加平等注重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关注村落发展模式【9】,注重探索乡村建筑设计模式,推广生土建筑。李昌浩等主要研究人居环境中的建筑设计,侧重于微观住宅设计的节能系统、生态系统建设,在实际的农村住区建设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技术。赵万民针对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重点研究山地人居环境【10】;赵炜根据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过程,提出山地人居环境的总体发展思路【11】;
3.2地理学研究
从地理学层面来看,乡村人居环境偏向于类型研究、乡村聚落区位分析等宏观研究。乡村聚落重构、乡村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整治等问题成为研究重点。自然地理学者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研究乡村环境演变,如甘枝茂等研究了陕北黄土沟壑的乡村聚落土壤水土流失情况,提出防治措施【12】。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学者更关注乡村土地利用状况、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互作用。王成新等总结村落“空心化”的发展阶段,从规划设计、管理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探讨解决措施【13】。
3.3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更加关注乡村政治、社会变迁及文化转型。周世亮通过实证研究村庄政治文化变迁,分析中国城镇化对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影响【14】;陈玉平重点研究乡村转型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影响【15】。朱康对关于乡村文化转型的认识,提到乡村城市化的问题,认为乡村社会分化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冲击,同时城市社会规范深入乡村,在矛盾和冲突中,实现城乡整合,伴随着文化镇痛【16】。然而,乡村文化演变过程在空间上的特征和具体行为研究仍不深入。
4目前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4.1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框架,各学科割裂、创新性不足。
国内外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尤其集中于地理学、建筑学、城市规划、社会学、政治学、生态学等学科。但乡村人居环境理论仍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研究框架,学科间缺乏通力合作,沟通不足,割裂明显,各领域研究较为片面。深入乡村内部,对乡村行为主体与乡村人居环境之间的行为影响研究、乡村聚落发展模式的探索实践比较欠缺,研究的内容宏观,对于解决问题适用性不强,研究成果生搬硬套,较少考虑不同地域的需求。
4.2研究方法传统,资料来源有限,实时研究技术运用不广泛。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目前的研究方法单一,多为经验性研究,累计积累素材进行阶段性整理和总结,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空间分析技术(RS-GIS)和实时动态监控等技术手段未得到普及,造成科研成果滞后,不能及时反映乡村发展问题。调研资料来源有限,影响科研进度、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掌握乡村聚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5对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相关建议
5.1强调学科交叉渗透,着重进行基础理论建构
乡村人居环境理论对学科的综合性要求日益增加,学科交叉明显,因此充分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如加强地理空间分析技术在乡村人居环境研究中的运用,使乡村人居环境基础理论研究更深入。
5.2重视乡村人居环境的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应坚持因地制宜,以乡村本土环境为基础,将乡村本土的资源进行整合,从乡村实际出发,探索运用乡村自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塑造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有效可行途径。研究课题应更加关注乡村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解决限制乡村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提出乡村发展时序和关键途径,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对应的人居环境建设对策,使乡村人居环境实现本土化资源整合、重构与优化。
5.3注重乡村居民的生存感受与传统文化传承,强调可持续。
乡村人居环境的行为主体和关注对象是村民,落脚点是村民的生存感受。乡村聚落空间形态源自乡村长期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因而,乡村人居环境研究须尊重传统文化,建构村民心理框架,注重生存体验,使村民找到归属感,提升幸福感,增加自豪感。无论是生态、经济、社会各层面都应从长远发展角度着手,秉承“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不仅应顾及乡村不同时期的政策和制度建设,还应兼顾乡村一脉相承的社会和文化建设,强调生态可持续,文化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刘金梁.乡村人居环境规划设计研究---以广元市紫云村规划为例[D].2012.6.
[2] 汪琴.当代城市化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影响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6.
[3] 郭晓冬.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19-27.
[4] HANSEN M.Rural Poverty and the Urban Crisis:A Strategy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M].Ind: Indian University Press,1970.
[5] THOMAS J.The Rural Transport Problem[M].London:Rout ledge and Kegan Paul,1963.
[6] BUNCE M. Rural Settlement in an Urban World[M].New York: St.Martina Press,1982.
[7] GRIFFIN K. Institutional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hinese Countryside[M].
London:Macmillan,1984.
[8]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 雷振东.乡村聚落空废化概念及量化分析模型[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4):421-424.
[10] 趙万民,周学红.人居环境发展中的五律协同机制研究[J].城市问题,2007(1):20-23.
[11] 赵炜.乌江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5.
[12] 甘枝茂.陕北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土壤水蚀观测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3):519-525.
[13] 王成新,姚士谋,陈彩虹.中国农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30):257-261.
[14] 周世亮.现代化的扩散与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7(4):159-162.
[15] 陈玉平.乡村社会转型与民俗文化变迁[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1):58-62.
[16] 朱康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和文化转型[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2(1):192-195.
作者简介:张欣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2013级城乡规划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