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071000)
农村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现状及原因分析
赵雅楠(河北省保定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071000)
课堂提问是师生间最普遍的行为互动方式,而由于农村教师缺少“问题意识”,使课堂教学表现为机械、僵化的“师问生答”,大量的教学时间消耗在无效的问题上,降低了课堂效率。本文通过调研实际案例,分析当前农村课堂教学中问答现状及原因。
课堂教学提问技术案例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量运用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主流教学行为,然而问题的质量、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表述和问题的后续环节都存在很大的弊端。这些弊端,恰恰是我们开展有效教学的障碍。教师设计的提问环节、问题类型、提问方式、问题质量是否可行、科学、规范,问题提出对整堂教学是否起到作用,有效的问题设计应推动教师有效教学,知道了如何提问就等于知道了如何有效教学。
很多农村教师在向学生提问时,问题表述不够严谨,常出现问题漏洞,而这些漏洞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往往偏离既定轨道。
【案例1】《画家与牧童》
(课文朗读部分结束)
师: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画家戴嵩是一个怎样的人?
(教师的答案预设是: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
生:是一个虚心的人!(教师带头为他鼓掌)
师:还有吗?(学生沉默)
师:从职业方面想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优秀!
生2:著名!
师:对,戴嵩是一个著名的画家,一个虚心的人。
在对文章内容基本了解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按照文本内容和“推测的”教师预设,授课思路应该是:让学生了解戴嵩是一个优秀著名的画家,但这样成功的人,却对牧童不加掩饰地批评指正,谦虚温和地接受,并向牧童道谢。所以教师在最开始提出“戴嵩是一个怎样的人”,希望学生能点出“优秀、著名”,但学生直接抄了教师的底牌,说出了“谦虚”,于是教师换了另一种问法,让学生从“职业角度”,再说说戴嵩是一个怎样的人。
为什么学生没有说出教师预设的答案?第一,学生在对全文了解后,最直接的感受是大画家虚心向小牧童学习。所以答出“虚心、谦虚”是学生对文本内容、文章主旨最直接的理解。第二,问题表述不严谨科学,学生才所答非所问,如果教师这样教学:“戴嵩作为一名画家,有那么多好的作品,这说明画家戴嵩非常……”,稍加引导,学生就会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
同时,这个案例引起了另一层面的思考。学生的回答没有错误,甚至直接命中了课文主题,那么教师为什么不能就学生的答案所反映出的学习思路,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自己的教学过程呢?这说明,我们的课堂还是死板机械的,灵活度不够,更说明,我们教师对自己所要讲的知识不熟悉、不能融会贯通、备课有缺陷。
教师是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知识重难点的前提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发问,引起学生认真地思考,回答教师问题,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亦回以科学、严谨的反馈。而在实际课堂中,教师的提问、理答,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有些问题与教学目标脱节。
【案例2】《四个太阳》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内容,画出夏天的太阳,教师板书)
师:有谁在太阳上画脸了?
学生沉默。
案例很简单,但是教师天外飞来的一个问题,不仅问楞了学生,也让听课教师无所适从。以为这是教师的伏笔,可是在接下来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并未再涉及这个问题,学生茫然不知教师的用意,不知道该画还是不该画,教师随性问完并不就问题向学生阐述、解释,影响到接下来的课堂活动。有些小学生,直到下课还纠结于“太阳到底怎么画”。
【案例3】《三个儿子》
师:同学们说,他们的妈妈现在累不累?
生:累!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从文中找出)“胳膊酸了”“走路直晃荡”……
师:对,要是妈妈拎着个鸡毛,她也不会酸,不会累。
这个案例体现出教师理答的随意性。教师必须认识到一点:你在课堂上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必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必须是有意义的,这不仅仅是对自己的教学负责,更是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负责。任何一个不恰当的话语点,都会于无意中引起学生的思维波动。
教师对中心思想理解把握不到位,在备课过程中没有确定核心问题,更没有就核心问题,对全文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思考,所以提出的问题不能切中知识点,让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隔靴搔痒之感。而且,在具有多种价值取向问题的讨论中,教师自己思考不清,很容易使学生的思维偏颇又难以矫正。
在《三个儿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没有抓住教学核心——在三个儿子中,只有第三个孩子看到母亲的劳累,帮助母亲提水,而其他两个孩子对母亲的辛苦视若无睹,所以老爷爷才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于是在教师问学生:“你更喜欢哪个儿子,为什么?”时,有的学生就说喜欢另外两个没有帮妈妈提水,而是会唱歌、翻跟头的儿子。
《三个儿子》是一篇能体现丰富价值取向的文章,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在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学生提出“我们要是提不动水,只能给妈妈唱歌、表演翻跟头啊”。所以教师在对此类,有多元解读的文章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先确立一个主流的核心价值,再适当考虑兼顾其他。
很多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答得不全、不准,甚至不对,但教师给的回复基本上都是“好,坐下吧”,没有对学生补充发问,引导他尽可能将答案回答完整、准确,更谈不上对回答错误学生的纠正。同样是《三个儿子》,在学生回答喜欢前两个儿子时,教师并不理会非自己预想的答案,忽视了答题学生。如果教师能够抓住这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则会对学生理解全文的中心内涵起到更大的助益。
课堂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影响和制约着这个工程系统所能发挥的最大功效。在农村课堂教学中,无意义提问、随意性提问、缺乏科学性的提问、不合理的提问等等,不仅仅使课堂无效,更使学生的思维被禁锢。
“问题”是对整个系统的设计,提问是具体操作,没有周密、精准的设计,操作过程中必然会漏洞百出。而这种设计建立的基础就是:教师要对自己要讲的、能讲的、在学生接受难易度范围内的知识(是知识,而非教材)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也就是最基本的备课,要是有效的。
[1]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金小芳.教师的课堂管理艺术[M].北京: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马正荣.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衔接艺术[J].大语文论坛·教学前沿,2011(11):20—22.
[4]薄丽梅.关注细节设计,突破教学重难点[J].学周刊,2011(8):136.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