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文学院716000)
山西孝义方言中的“圪”头词
田娟娟(延安大学文学院716000)
山西孝义方言中的“圪”字不仅可以做前缀,还可以做中缀;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拟声词等,具有特定的语法特点和修辞功能。
孝义方言“圪”头词修辞
孝义市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它北面与汾阳市毗邻,西北面与中阳县相依,西面与交口县接壤,南面与灵石县相连,东南面与介休市隔汾河相望。在孝义方言中,“圪”头词的使用非常普遍,而且用法十分灵活。本文主要探讨孝义方言中“圪”字的用法,文章所依据的方言是孝义市方言,并以梧桐镇方言为代表。
孝义方言的特色之一就是“圪”头词的使用。其构词方式有圪A式、圪AA式、圪A圪A式、圪A圪B式、圪圪AA式等等。“圪”字在语义上的共同点是:强烈的口语色彩,表现形式不同的指“小”意味以及“轻微”之意。
(一)“圪”字构成的名词
1.圪A式
虼蚤——跳蚤圪旯——角落
圪洞——小坑圪羝——传种公羊
疙疤——结痂圪嘟——拳头
圪叉——错号圪粑——炸干的粥粒
圪蚪——蝌蚪圪蟆——青蛙
圪梁——山梁圪狸——田间鼠
圪渣——小碎渣或是对无赖的人的说法
圪A式名词中的“圪”字均不能省,有时“圪”表示小的意思,如“圪洞”只能指较小的洞,如果是个大坑,肯定不会用“圪洞”来表达。它们和儿化、重叠所表示的小称义不同,即词根大都指体积较小的东西,而不是指同类事物中较小的,也不含表爱的色彩。其中有的东西体积虽小,但是并不可爱,如“虼蚤”、“圪蟆”。
2.圪AA式
圪须须——碎布条圪台台——小台子圪洞洞——小洞圪撮撮——小褶子圪蛋蛋——宝贝圪森森——碎渣圪壕壕——凹陷处圪溜溜——波浪线圪棱棱——高出地面的部分圪折折——皱纹圪都都——花骨朵圪梁梁——山峁
圪AA式名词中的“圪”字大多数可以去掉。在这一结构中,词根重叠后表示“小”的意义更加明显,并且附加了亲昵的感情色彩。如“圪嘟”指的是拳头,重叠后多指小孩的小拳头,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圪洞洞”表示小的圪洞,可以说小圪洞洞,一般不会说大圪洞洞。
3.圪A圪B式
圪矶圪旯——角落圪梁圪洼——地势不平
4.圪AB式
圪都屎——眼屎圪肩窝——腋下圪顷弯——膝盖圪扭棍——胳膊肘圪叨虫——地蚕
(二)“圪”字构成的动词
1.圪A式
圪蹴——蹲下圪等——等一下圪钻——躲藏圪塞——藏起圪弯——使弯曲圪眯——眯眼圪挤——微闭圪晃——摇晃圪搅——拿棍子去搅圪捣——捣乱圪蹲——蹲一下
上面几个例子中的“圪”字可以省略,省去后基本不改变原来的意思,只是有略微差别,带“圪”的动词一般具有范围小、幅度小或连续的意义,而不带“圪”的动词没有范围或是幅度上的限制。如“圪等”与“等”,“等”的时间不确定,“圪等”只是稍微等一下;“圪眯”比“眯”在时间上更为短暂。
2.圪A圪A式
圪煮圪煮——煮一煮圪洗圪洗——洗一洗圪瞅圪瞅——瞅一瞅圪吹圪吹——吹一吹
上面几个例子“圪A圪A”和“A一A”可以替换,多指幅度较小、持续时间较短的动作,具有“一下”、“一阵子”的意思,只是“圪”头词更加显得口语化和非正式。
3.圪A圪B式
圪摇圪摆——形容摇摇摆摆的样子圪蹦圪跳——形容蹦蹦跳跳的样子圪瘸圪拐——形容一瘸一拐的样子
上面“圪A圪B”四个例子中A和B多为同义词或近义词,语义上用来描述某一动作。
4.圪AA式
圪看看——稍微看一看圪抬抬——稍微抬一抬圪挪挪——稍微挪一挪圪坐坐——稍微坐一坐
上面几个例子“圪AA”和“圪A圪A”可以替换,其意义相当于“A一A”形式。“圪AA”与“A一A”就其差别而言,只是“圪”头词更加显得口语化和非正式。
因此,“圪”字构成的动词在形式上,很大一部分“圪”都能去掉,或是用其他的形式来表示;在语义上,“圪”头动词具有表示动作短暂、幅度较小的附加意义。如“等”无所谓时间的长短,而“圪等”则等的时间比较短,只是稍微等一下;“圪捣”表示轻微打搅之意,“你不要在这儿瞎圪捣了。”多用于对这个人的责备。用“圪”来表示这一行为,使得“圪捣”这个动作更加具有动态感。
(三)“圪”字构成的形容词
1.圪A式
圪腻——形容东西太油腻圪皴——褶皱圪瘆——吓人、害怕圪料——条状物上的小弯圪恼——恶心圪溜——弯的
从表义上看,这类“圪”头词多指感觉或状态,指的是某种细微的、令人不悦的难受的感觉,含有不好、歪斜、粗略等贬义色彩。如“圪恼”指“恶心”的感觉,“路边的垃圾看着就让人圪恼。”用“圪恼”来表示人们对垃圾的感觉,便具有了生动的形象性。“圪溜”指弯曲的状态。而那些美好的、平整的、高尚的等褒义色彩的语素大都不可以与“圪”结合。
2.圪ABC式
圪撮打蛋——不平展圪矶庆囔——说话吞吞吐吐圪撒骂咧——没坐相圪留拐棍——弯曲圪叽压擦——动作迅猛圪洞牙擦——高低不平圪溜二弯——物体弯弯曲曲
3.圪A圪B式:
圪僚圪缩——形容人胆怯懦弱圪呢圪喃——形容人自言自语地小声说话
4.A圪BB:
皱圪巴巴 黑圪洞洞 软圪溜溜 慢圪悠悠 屈圪淋淋 肉圪墩墩 圆圪蛋蛋 笑圪嘻嘻 脆圪崩崩 胖圪墩墩 死圪恻恻 香圪喷喷 蓝圪莹莹 寡圪恻恻
以上结构中的“圪”都是中缀,语义更加虚化,只有读音,没有意义。这些“圪”字都可去掉,可以说成“皱巴巴”“黑洞洞”“软溜溜”“慢悠悠”等。其区别在于加了“圪”后起到调节音节、增强语音效果的作用。
从上述“圪”字构成的形容词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从语义上看,“圪”作前缀的词多有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意味,而嵌入状态形容词中,有强调形容词词干的作用,如“皱圪巴巴”强调“皱”,“软圪溜溜”强调“软”,在语体色彩上更为口语化,并且有些还带有了一定的感情色彩,比如“肉圪墩墩”就表达出非常喜爱的感情;而“屈淋淋”本为贬义,说成“屈圪淋淋”表示出对某个人的怜悯之情。
(四)“圪”字构成的量词
1.圪A式
圪节(一圪节甘蔗)圪独(三圪独蒜)圪堆(两圪堆花生)圪抓(一圪抓葡萄)圪坨(一圪坨面)
这些“圪”头词,多是口语中用来表示较少的事物,都可变为“几小A”,用来表示数量少、计量模糊。同样,这些量词里的“圪”大多数可以去掉。
2.圪AA式
圪节节 圪独独 圪堆堆 圪抓抓 圪坨坨
圪AA式构成的量词与圪A式构成的量词相比,“数量少”的意味变得更加强烈,而且圪AA式更多地用于年长者对年幼儿童的对话交际当中。
3.圪A子式
圪节子 圪独子 圪堆子 圪抓子 圪坨子
圪A子式构成的量词所表示的计量更加模糊,口语化色彩也更加浓厚。
因此,在“圪”字构成的量词中,“圪”头词多表示数量较少但定量不明确的事物。如“两圪堆花生”表示有“两堆花生”,这两堆具体是多少,并没有明确的定量。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两圪堆花生”肯定比较少。用“圪”来表示计量单位,赋予其“少”的意义。
(五)“圪”字构成的拟声词
1.圪A式
圪哼——人生病时发出的呻吟声圪吱——挑重物时扁担颤抖发出的声音圪咚——东西掉入水中发出的声音圪噔——大步走时发出的声音圪嘚——水煮沸发出的声音圪崩——咬豆类等较硬东西发出的声音圪咕——肚子因饿而发出的声音圪噌——吃比较脆的东西发出的声音
2.圪A圪A式
圪吱咯吱圪咚圪咚圪崩圪崩圪噌圪噌圪咕圪咕圪嘚圪嘚
“圪”头拟声词通常是对细小声音的模拟,如“他病得一直在床上圪哼。”表现病人生病时的痛苦;“锅里的水都圪嘚了几回了”把水沸腾时的声音表现的非常形象;“圪吱圪吱。”表示挑重物时扁担颤抖发出的声音,如“他肩上的扁担发出圪吱圪吱的响声。”用“圪”来修饰这一声音,使得该声音具有了细小的音响效果。
在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生活当中,“圪”头词是普遍存在的,因为它构成了单音节语素所并不具备的附加性意义,而这些附加性的意义正好体现了此结构的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孝义方言中“圪”头词所蕴含的独特的修辞效果,具体体现在:
(一)“圪A+圪B”>“AB”
这种结构中的动词A和动词B可以是同义词或近义词,也可以是同一个词。如“呢喃”可以表达为“圪呢圪喃”,“看看”可以表达为“圪看圪看”。“圪A圪B”式与“AB”式相比较,“圪A圪B”式更能够把动作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显示出了“圪A圪B”式所表现出的特有的语言的感染力和形象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动词词组中,“圪A圪B”式的动态性、形象性和感染力大于“AB”式。
(二)“A圪BB”>“ABB”
“脆生生”可以表达为“脆圪生生”,“齐刷刷”可以表达为“齐圪刷刷”,“软溜溜”可以表达为“软圪溜溜”。在此类结构中,通过嵌入孝义方言词汇“圪”的表达方式增加了方言词的生动性,体现了“圪”的多产性和多样性特点。因此,我们又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方言形容词中,“A圪BB”式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大于“ABB”式。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总的一个趋势是单音节词语的复音化,甚至是多音化。“圪“字发展到近代,意义和语法功能已经逐步消失,“圪”成了一个不表义的入声音节。随着语言的继续发展,它与别的语素构成新词,就像普通话中通过选择“子、儿、老、头、手”等词缀来构成新词一样,“圪”作为一种构词的语法手段,丰富着孝义方言的词汇系统。
就目前来看,现在的“圪”头词的运用呈现出很强的衰退趋势,尤其在年轻一代中几乎不会用到“圪”头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普通话的普及与推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圪”头词而言,它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圪”头词的使用与现代人们追求更高知识水平的心理并不相符。在孝义方言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普通话的影响和人们的心理因素,人们往往会摒弃过于土语化的“圪”头词,这就使得“圪”头词的使用范围会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而逐步缩少,使用频率会随着普通话的推广而逐步减少,甚至会在孝义方言中消失。然而,“圪”头词的使用充分体现了地方名俗风貌,读来亲切自然,是古老而独特文明的反映。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有力的措施来挖掘它、传承它,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应有的贡献。
[1]王临惠.山西方言的“圪”字研究[J].语文研究,2002(3).
[2]郭建荣.孝义方言志[M].语文出版社,1989.
[3]温端政,侯精一.山西方言调查研究报告[M].陕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4]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责编 金东)
田娟娟(1989—),女,山西孝义人,延安大学文学院2013级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