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

2015-07-12 07:32
学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欣赏性语文课堂创新能力

语文课堂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浅谈

陈文乔 (河北省定州市宝塔初级中学 073000)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需要,那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语文教学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改革,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将创新的理念贯穿于语文教学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本文从四方面探讨了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创新 兴趣 实践

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是我们当今教育培养的目标,这对我们站在教育最前沿的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创新是一个展现学生个性潜能和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过程,创新教育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战场都应该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在课堂上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兴趣,使其敢于创新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教师只有点燃起学生心中的学习动力之火,才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学生只有对语文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有可能在语文课堂上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思考,勇于质疑,敢于创新。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密切相关的,一些学生在语文课上之所以疲沓,主要原因是他们对语文学科不感兴趣,以至于考试屡败,恶性循环。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语文让他们有挫败感,让他们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这些学生谈语文色变,更谈不上创新了。针对这类学生的这种心态,教师可以因生施教,设计简单的问题,有意识地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耐心地引导他们说出正确的答案,鼓舞他们的士气。另外,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部分的雪地捕鸟情节时,我让学生课下提前制作道具,用来示范捕鸟过程。结果课上学生纷纷举手示范,课堂气氛很活跃,而且很多学生的道具做得很有创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领会了捕鸟过程中几个动词的表达效果,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张扬学生个性,点燃思维火花

人云亦云,随声附和,不可能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给学生创造民主的气氛,不断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质疑问题的权力,同时把解决问题的权力也交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掌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正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充满探索、解惑、求知的欲望,作为教师,不管学生提出何种问题,哪怕违背常理,我们也要用尊重的态度循循善诱,进行科学解释,千万不能冷嘲热讽,恶语伤人,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一个教师在课堂上看到的是学生没问题可提,那么他的教育是失败的,他教出的学生也会是千篇一律、没个性特点的。当今时代,提倡张扬个性,允许多角度认识和分析同一个事物。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大胆提出新问题,鼓励学生给出独特的答案,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学生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就是闪现创新火花、展示个性潜能、突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通过发散思维,借助联想和想象,对自己脑中已有知识信息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思考、新的见解、新的设计,从而形成一种有求异性、发散性、新颖性和独创性特征的创新思维过程。

三、欣赏性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对自己充满信心。欣赏性教育是当前教育所提倡的,实践证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欣赏性教育可以运用到我们日常教学的每个环节,如作业批语,教师批改作业不能局限于优、良、可几个等级,可以用心写上一段文字,对学生进行鼓励,内容可以是有关该生作业状况的评价,也可以是最近一段时间学生课上表现的评价,甚至还可以是有关该生最近思想动态的关注,不管是哪方面的评价,都要多用激励性的肯定性的文字,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要委婉地提出,这样,学生拿到作业本会倍感亲切,就会更加重视语文学科的学习,课堂上也会表现得积极主动,敞开心扉,大胆发言。教师利用批改作业环节搭建起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可见,欣赏性的批语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还可以激励学生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鼓励学生敢于“求异”创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在相同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摒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想前人未敢想。我们在阅读作品时,常常有这样一种体验,巧合的情节为作品锦上添花。其实这里的“巧”是作者精巧的构思,是作者的出奇创新。我们语文课堂也应该经常出现这种巧合,以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有“标新立异”的想法,联系实际大胆设想,不断制造惊喜,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当然,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并不是让学生为了求异而求异,创新也应该合乎常理,与生活紧密联系,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教学中,不同个体从不同角度设想问题和推测结论时,往往意见不一,甚至大相径庭,这时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对于有争议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讨论,之后再适时启发,让学生逐步向求同的方向靠拢,最终使学生达成共识,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语文教学要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这样学生既能巩固课内知识,又能将知识迁移到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陈文乔,河北省定州市宝塔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欣赏性语文课堂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浅析如何提高体育课讲解与示范的作用
浅议电视栏目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