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5-07-12 07:32
学周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中学生文章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张亚琴 (甘肃省渭源县教师进修学校 748200)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通过教学需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可见,写作教学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学生面对作文不是感觉无话可说就是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作文俨然已经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我想还是应该从“兴趣”入手,要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作习惯。

许多学生从上学伊始就对作文有一种排斥心理,究其原因: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受年龄、知识层次、社会阅历等因素的限制,对特定的人或事无法形成一种系统的深刻的认识。换句话说,他们或许有一定的想法,但这种想法往往总是简单的、肤浅的,三言两语就可说完。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鲁迅先生也说:“大可以看看各样的书,即使和书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我们需要有“读书破万卷”的精神,坐井观天、孤陋寡闻永远都只会让我们生活在一个闭塞的世界里。读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思想和经验,而写则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经验,两者具有共通之处。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读带写,以写促读,使两者有机结合。在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许多学生排斥写作但并不排斥阅读,有些人还特别喜欢阅读,这一点其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兴趣入手消除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不失为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作文观的第一步。“读”固然重要,但我们还需要讲究一定的方式方法,不能一概而论:引导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可粗略阅读;指导学生读经典名著,需细细品读,不仅要赏析里面的优美词句,还要学习它的取材、构思、布局、谋篇,最好配以读书笔记,记录所思所想。读一些专业类的书籍,就要学会知识的迁移,看看它和自己以往所熟知的有哪些相同之处,还有哪些有特色的地方。总之,读是写的前提,只有做到心中有物,方能下笔流畅。

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的好习惯

艺术总是来源于生活,写作的过程就是一种认知和思考的过程,文章就是对生活的一种提炼和概括。对于学生而言,生活中每天都会产生新的东西,同一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不同的人对相同事物的看法也会不一样……这些都能刺激人的感官和思绪,使其产生创作欲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引导学生就一些社会现象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师生之间也可就一些重大事件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明白取人之长、去己之短也是一种进步的途径。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剪贴报刊杂志的习惯,这种方式不仅省时还便于随时翻阅查找,对于学习任务繁重的学生而言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积累方法。只有持之以恒,学生才会有话可说,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让人有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

三、鼓励学生勤写多练

看别人写是一回事,自己写又是另外一回事。让学生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不难,而让他们把这种看法系统化,运用语言有逻辑地表述出来往往就成了一大难题。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说的时候热火朝天,写的时候愁眉不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平时练得太少。正如陆游诗中所写“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闭门造车,纸上谈兵,学生的写作水平永远都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学生只有自己亲自尝试了,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才能有效提升写作水平。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巨著都是在岁月的磨砺下诞生的,像我们熟知的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红楼梦》便是曹雪芹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写就的。“十年辛苦不寻常”不正是他这种精神的写照吗?写作练笔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多写多练,才能有所提高,除此之外没有捷径可走。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除了定期的作文课,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良好习惯,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多参加作文大赛等活动,让他们通过这一平台学习别人的表现手法,行文章法、立意取材等、以便为己所用。

四、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创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思想新、材料新、表现形式新。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的话,思想便是一座大楼的雏形,材料就是构筑它的砖块儿,而表现形式就是它的风格。思想永远都是文章的灵魂,每一篇好的文章都有其不同于大众的个性,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挖掘学生自己的想法,使学生有自己的风格,这样学生在作文时才不至于落入俗套。此点虽很重要,然而却不容易做到,中学生由于受经验、阅历、认知等因素的限制,对事物及社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只能通过选材来弥补这一不足。好的故事、好的人物、好的论据往往也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毕竟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一致的。有时,文章的材料和思想都不够新,但如果表现形式有特色,如构思新巧、语言优美等,同样能够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五、改变作文批改方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是造就娴熟写作能力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长久以来,教师费时费力、精批细改的作文,学生连看都不看,前一次作文批语上写着“字迹潦草,语句不通”,下一次作文依然还是老样子。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让学生转变角色,让他们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叶圣陶先生说过:“养成了自己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在生活和工作中,谁都有经常作文的需要。作文难得一次成功,往往要改几次才算数。做了又能自己改,不用请别人改,这就经常处于主动地位,岂不是好!”实践证明,交给学生方法比帮助他们完成要有益得多。修改应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内容指的是中心思想、材料选择是否切合命题;而形式主要指的是结构、语言、文本格式、标点符号等方面。在实践操作中学生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积极改正,最终达到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育的规律告诉我们,教育不光要有爱心,还要有正确的方法。教师应切实加强在作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用百倍的热情、正确的方法、足够的耐心在一点一滴中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作文习惯,让他们在广泛阅读、积累素材、观察生活、勤写多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切实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222]科研论文。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中学生文章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