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勤香,张桂勇,伍国伟,黄大勇
(广西龙潭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5)
螺旋CT在支气管胸膜瘘诊断中的应用
毛勤香,张桂勇,伍国伟,黄大勇
(广西龙潭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5)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支气管胸膜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该院确诊为支气管胸膜瘘患者1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螺旋CT表现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利用螺旋CT后处理功能,观察瘘口位置、宽度和走行情况,并观察继发病变。结果 瘘口位置与病因密切相关,螺旋CT横轴位结合多平面重建(MPR)对支气管胸膜瘘可明确诊断;继发的肺内和胸膜病变也能较好显示。结论 螺旋CT可准确诊断支气管胸膜瘘,较好地显示支气管胸膜瘘的细节和整体观,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胸膜;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支气管镜检查; 瘘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指肺泡、支气管与胸膜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是肺结核、脓气胸、肺叶切除术后等的并发症,治疗困难,病死率可达23.6%~71.2%[1-2]。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确诊12例BPF患者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在BPF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在本院确诊为BPF患者12例,均行螺旋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12例患者中男9例,女3例;年龄39~72岁,平均56.2岁;因肺结核、肺癌行肺叶切除术6例,其余6例均无手术史,为肺结核并发症。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GE 64排螺旋CT扫描机,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到膈肌水平,层面采集厚度为64 mm× 0.5 mm,扫描螺距为1.45,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100 mA。肺窗窗宽1 500 HU,窗位700 HU;纵隔窗宽350HU,窗位50HU。扫描后获得的图像数据传到影像归存档及通信系统(PACS)系统行后处理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用1%丁卡因喷雾鼻腔、咽部、声门,间歇5~10min,连续3次,1%利多卡因5 mL作环甲膜穿刺注入,检查过程中,还可用0.5%丁卡因在喉头、气管、左右支气管及活检部位滴入。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在窥视下由鼻孔插入,看清声门,待声门开大时将支气管镜送入气管,徐徐前进,先查健侧后查病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在看清病变的部位范围及形态特征后,可以照相及采取活体组织,或用细胞刷刷取分泌物及脱落细胞,制成薄片,立即送检。
1.2.2 图像分析 由2位高年资放射诊断医师共同对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观察结果主要归纳为:(1)瘘口的数量;(2)瘘口的形态大小、位置;(3)患侧肺野及胸腔的继发病变。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CT与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符合率比较 本组12例患者CT共发现14个瘘口,漏诊1例;纤支镜共发现10个瘘口,漏诊5例。二者在诊断符合率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与纤维支气管镜诊断符合率比较
2.2 CT与纤维支气管镜诊断 螺旋CT发现的14个瘘口中,其中3级以上支气管瘘口10例,3级以下瘘口4例。纤维支气管镜发现的10个瘘口(图1)均为3级以上支气管瘘口。6例肺叶切除术后残端瘘6个瘘口,右肺上叶3例,左肺上叶舌段1例,右肺下叶和左肺下叶各1例,瘘口宽度2.1~2.8 mm;纤支镜漏诊5例各1个瘘口均为细支气管瘘,螺旋CT横轴位漏诊1例残端瘘口(图2),而经多平面重建(MPR)后诊断。患者中6例肺结核并发BPF共8个瘘口,其中单发瘘口4例,2个瘘口2例,瘘口宽1.0~3.2 mm。除1例细支气管瘘因结核肺毁损、组织结构紊乱而漏诊外,余11例所有横轴位和MPR均明确诊断BPF(图3)。容积再现技术(VR)均不能显示瘘口,可显示3级以上支气管残端和病变整体范围(图4)。所有病例患侧胸膜残腔大小不一,合并液气胸6例。6例肺结核患侧肺野均有结核,2例肺叶术后患者合并肺部感染。
图1 螺旋CT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图2 肺叶切除患者螺旋CT检查
图3 肺结核患者螺旋CT检查
图4 细支气管瘘口螺旋CT检查
3.1 多层螺旋CT(MSCT)对BPF诊断的优势 MSCT问世以前,怀疑BPF的患者多采用支气管碘油造影术来确认有无瘘口存在[3],有一定的感染风险。纤维支气管镜对发现1~3级支气管瘘口有一定优势,能明确诊断,但无法显示较细BPF和气管外病变,且纤支镜检查有一定的禁忌证和并发症而影响其应用[4]。MSCT扫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并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能快速、简便地发现BPF,并能清晰显示原发病灶和继发病变。
3.2 瘘口位置 瘘口位置与其形成病因密切相关。本组6例肺叶切除瘘口位于残端,因缝扎不牢所致,6例BPF均为肺结核并发症,其主要病因是活动性肺结核累及胸膜形成所谓的结核性脓胸,以及胸膜腔引流不畅导致肋间脏层胸膜与支气管相通[5-6],故瘘口数量、大小、位置不一,既可发生于段以上支气管,也可发生于细支气管,本组2例2个瘘口均位于细支气管。
3.3 螺旋CT 在BPF中的应用通过多方位任意角度重建,MPR能克服横轴位对斜行、纵向走行瘘口显示的不足,直观显示瘘口,提高BPF诊断准确性[7-8]。本组1例术后残端瘘口横轴位显示不清而漏诊,而MPR清晰显示瘘口征象。本组2例肺结核患者2个瘘口均位于细支气管,纤支镜无法到达、发现,而MSCT可清晰显示小气道与胸腔相通而明确诊断。通过与纤支镜对照,本组病例证实,横轴位和MPR对瘘口显示最佳,不仅可清晰显示所有瘘口,明确诊断,而且对瘘口的大小、走行、与气管隆嵴的距离均可准确评价,但因MPR为二维图像,不能对气道走行和瘘口予以立体显示,且不能同一平面显示多发瘘口。但辅以VR技术,选择适当的阈值,VR对残端和病变范围显示较好,对临床医师的整体观提供较好的帮助[9-10]。
总之,螺旋CT可以直接显示支气管与胸膜腔的相通,对BPF的诊断具有特异性,并能显示继发的肺和胸腔病变,合理利用MPR和VR技术,能为临床诊疗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
[1]Walser EM,Gomez G,Zwischenberger JB,et al.Combined transthoracic and transtracheal closure of large bronchopleural fistulae[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2004,14(2):97-101.
[2]Boudaya MS,Smadhi H,Zribi H,et al.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bronchopleural fistulas[J].J Thorac Cardiov Sur,2013,146(3):575-579.
[3]梁冬云,曾蒙苏,张兴伟,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气管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2013,20(1):61-63.
[4]Hu XF,Duan L,Jiang GN,et al.A clinical risk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bronchopleural fistula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pneumonectomy[J].Ann Thorac Surg,2013,96(2):419-424.
[5]张威.64排螺旋CT三维成像在支气管扩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45-46.
[6]Mahalik SK,Sodhi KS,Narasimhan KL,et al.Role of preoperative 3D CT reconstruction for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J].Pediatr Surg Int,2012,28(10):947-948.
[7]潘春燕,于学林,陶亚飞.320排CT在小儿食管闭锁合并气管食管瘘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学实践,2014,29(4):437-440.
[8]葛棣,棣,卢春来,冯自豪,等.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1,34(3):225-227.
[9]尹茁名,朱万安,陈亮.支气管胸膜瘘的多层螺旋CT表现[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6(9):1682-1683.
[10]朱庆丰,陆志荣,李森.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原因及外科治疗[J].吉林医学,2012,33(8):1643-164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3.038
B
1009-5519(2015)23-3621-02
2015-09-08)
毛勤香(1975-),女,湖北红安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CT和MRI诊断工作;E-mail:83783319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