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双语教学的影响

2015-07-12 18:06王柏松
理论与现代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输入二语习得双语教学

王柏松

摘 要:美国著名语言学泰斗克拉申提出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输入假说在克拉申二语习得五个假说中占据核心地位,没有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就不会自行实现。而情感过滤假说是克拉申二语习得五个假说中唯一具有主观色彩的假说,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其中,“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对于我国的双语教学富有启示价值,是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二语习得;输入;情感过滤;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B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5)04-0113-05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日益深入,社会对具有专业和英语素养并能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双语思维和跨文化意识的人才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蕴含的语言心理学的影响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语言学泰斗斯蒂文·克拉申在长期进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控理论”,将第二语言习得(以下简称“二语习得”)理论研究推上了顶峰,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可能是现有的最全面的、最可接受的”[1]一种具有先进性、合理性和革命性的语言学理论。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由习得—学习差异假说、输入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五种相互关联的假说构成。由此,二语习得理论与双语教学如何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当下双语教学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二、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的主要内容

输入假说在克拉申二语习得五个假说中占据核心地位,没有语言输入,语言习得就不会自行实现。而情感过滤假说是克拉申二语习得五个假说中唯一具有主观色彩的学说,“有了大量的适合的输入的环境并不等于就可以学好目的语,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还受着许多情感因素的影响。语言输入必须通过情感过滤才有可能变成语言‘吸入”。[2]

(一)输入假说

输入假说意指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克拉申认为,“输入假说是当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问题……它要回答我们怎么习得语言的问题”。[3]为了体现语言输入作为监控模式的核心地位和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性,克拉申1985年专门撰写了一部语言学理论专著《输入假设:问题与含义》,对他的理论作了详细的阐释。根据克拉申的理解,学习者语言习得的关键是既要不断接触到略高于他现有语言水平的可理解的和有效的语言输入,又要专注于对输入信息以及获得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对输入形式的理解。克拉申用著名的“i+1”公式深刻表达了语言输入的内涵。“i”意指学习者现有的学习水平,“1”是不定量,意指学习者在现有学习水平基础上为其输入“稍微超过”一点难度的语言材料,如果输入语料过深或过浅,如“i+2”、“i+0”或 “i-1”,都达不到语言习得的目的。另外,在克拉申看来,为了使“i+1”更好地实现,向学习者“提供的语言输入必须包括一部分低一阶段的语言结构”,[3](20-21)这样,才能使其从现有的阶段过渡到一个更高的阶段。按照输入假说,“i+1”的输入无需刻意提供,只要习得者实现了对充足的输入的理解,此种输入就会自动地发生。语言的习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产生的,无法直接教会。[3](31)

克拉申把他的理想的输入假说归纳为以下几种特质:一是可理解性。可理解的语言信息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否则,过难的语言输入不会增加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产生任何吸引力,只不过是一种噪音而已。二是趣味性和相互关联性。语言输入形式和内容只有经过加工,把语料的趣味性和前后的关联性突显出来,学习者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实现语言的习得。三是非语法程序安排。足量的可理解的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重视习得功效就是要排斥那种不必要且有缺陷的按语法安排的教学活动。四是足够的“i+1”输入量。一种新的语言结构的习得或者掌握,绝不能急功近利,它需要连续不断地把内容有效渗透在广泛阅读和大量会话中才能奏效。五是此时此地性。语言输入应遵循此时此地性,只有输入的语言信息切合实际,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共鸣和参与热情。“语言交际行为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功实施,并且实现说话人的意向目的。”[4]

总之,克拉申关于“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的主张是语言习得能力提高的前提,应当给予肯定并且在双语教学中积极推行。比如充足的、真实的、有趣的语料信息的储备就是外语流利程度与理解力提升的关键,一旦这种输入量达到一定程度,习得者就会在意识中自觉形成语法规则,其正确的语言输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二)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过滤假说是指语言习得成功不可或缺的情感变量,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克拉申把杜雷和伯特1977年的情感过滤的思想精华吸收到自己的语言习得假设中,并创新发展了这一学说。克拉申认为,只有大量的语言输入还远远不够,在语言输入变成语言吸入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情感过滤对语料进行特殊的加工,第二语言习得才会真正成功。他把情感过滤视作“是阻止学习者完全消化他在学习中所得到的综合输入的心理障碍”。[5] “每个外语学习者都有一情感过滤装置,它能根据学习者的动机、需要、态度及情感状态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并对输入进入语言习得装置起阻挡或促进作用。”[6]克拉申把影响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质量的情感因素概括为以下三种主要变量:一是动机。它具有综合性,通常指学生为了满足学习愿望所做出的努力,包括第二语言学习的目的、态度、愿望和努力程度,是语言习得者提高外语学习质量与效果的内在推动力。动机强烈与低落是导致外语学习效果差异较大的重要原因。通常动机强的学习者二语习得效果会更明显。二是态度。它是学习者的情绪、认识、行为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倾向。态度与学习动机有密切联系,如果学习者对外语学习抱积极主动的态度,课堂上就会比较活跃,其外语水平就会进步快。反之,消极怠慢和被动消极的学习者的学习成绩就不会特别出色。三是自信心。它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信心强,性格外向,自我感觉良好并对陌生的学习环境更容易适应的学习者会取得更快的进步。四是焦虑。焦虑是与放松互为对照的精神状态。克拉申认为,“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学习中,焦虑较少的人容易得到更多的语言输入。同样,心情放松和感觉舒适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显然学的更好。”[2](94)外语学习成绩的高与低与焦虑的程度密切关联,无论是状态焦虑还是能力焦虑,其产生都与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息息相关。克拉申认为,低焦虑有助于二语习得,相反,就会导致较高的情感屏障,获得的语言输入量会减少,对二语习得就会造成不利影响。

不可否认,相比第一语言习得而言,心理因素或情感变量对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说,情感过滤是成人第二语言习得能力提升的一个主要助推器。因此,要保证外语学习的质量与效果,保持强烈的学习动机、高涨的情绪和恒定的自信心是一个学习者不可或缺的情感要素。

三、克拉申二语习得假说对双语教学的启发

克拉申关于足够的语言输入和降低情感过滤的主张,虽然是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但对我国的双语教学具有可以借鉴的价值。笔者在长期的双语教学实践中,深刻体悟到此两种假说对双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所带来的实质性改变。

(一)提供内容充足且最佳的可理解性输入

双语教学的内容选择应遵循克拉申关于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的主张,这就需要我们在与其有关的双语教材、教师培训、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上进行创新思考与实践,确保为学习者提供充足且最佳的可理解性输入,以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与效果。

1. 开发特色的双语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根据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教材是双语教学语料输入的基础载体。双语教学质量与双语教材的选择关系密切。教材内容的语言和专业的难易程度要符合教学实际需要,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目前,我国双语教学使用的教材主要包括英文原版教材、影印教材、自编讲义和活页教材四种教材。实践证明,每一种教材都存在很多弊端,要么缺乏针对性和条理性,要么缺乏先进性和系统性,这已成为当下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主要瓶颈。因此,比较可行的办法应是在多套权威英文原版和中文版教材为蓝本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编写并出版符合我国教学体系和教学习惯的特色双语教材。这种教材的创新应主要体现在:一是把知识目标、语言目标和思维目标蕴含在教材的知识体系之中。二是对原版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保留其内容先进性、前瞻性、实践性以及语言规范性的精华。三是倾力开发立体化教材,制定对主教材内容进行动态补充的课程整体教学方案。这种自主开发的特色教材,不仅能对学习者实施专业知识的充足和最佳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且也能促使其双语学习和思维技能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2. 构建常态化的双语教师培训体系

教师在双语知识的输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是课堂语言输入的主要提供者、教学活动的主持人,也是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7] 双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影响输入的质量。因此,构建常态化的双语教师培训体系,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已成为确保双语教学质量与效果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体说,双语教师的培训模式主要包括:一是知识输入技巧的培训。教师在对自身经常性的双语教学过程反思的基础上,不断地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对学习者进行最佳的可理解性输入。二是语言运用技能的培训。双语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英语语言综合技能,才能为学习者真正发挥第二语言的示范性作用。三是管理能力的培训。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管理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也是课堂活动成功与否的决定者。因此,具备较强管理能力的双语教师可以被视为是课堂活力与创新的引领者。但我们还要明确的是,双语师资培训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

3. 选择灵活多样的双语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关系到学习者在课堂上对教师大量可理解性输入量接收效果的重要因素。若没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再好的教学内容或教材也不会产生明显的教学效果。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方式,不仅未发挥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也不会给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可理解性的知识输入量。另外,知识输入与知识输出是相辅相成的,高质量的输出会间接地有利于输入。所以,输入效果定会对输出质量以及进一步输入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克拉申输入理论的研究成果逐渐在我国的双语教学课堂上的运用,传统的单向教学方式已逐渐转化成师生互动的双向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采用案例式、启发式、探讨式、翻转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师生共同适应和协作的交流过程中,巧妙地激活学习者已有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新的知识输入,引导学生重视知识输出,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师生交流与合作的互动中培育“学习者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推动 ‘i+1的质的飞跃”。[8]

4. 利用现代化的双语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双语教学氛围,为学习者提供充足的知识输入,已成为提升双语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应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最佳知识输入,让学生在双语的知识氛围中享受自然的熏陶。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力争把课堂内外的输入与反馈连接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笔者在部分双语教学内容的实践中,采取新的翻转式教学实践,更好地保证了知识输入的量和质的提高。在这种先进的教学模式中,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真正成为了学习者课前—课堂—课后协作性学习的媒介,既保证了高质量的最佳的知识输入,又带来了学习者高质量的知识输出。同时,利用双语课程网站为学生创造真实生动的双语语境,努力激发其学习动力和求知的热情。如在网站上建设教学案例原版影像资料库、经典案例库、动态案例库,听力资料库并及时检查学生反馈情况。通过这些材料的输入,既能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又能不断增强其语言文化素养,从而使输入的质和量都得到提高。

(二)降低情感过滤,充分发挥可理解性输入的功效

对于克拉申情感过滤理论的研究,能够帮助双语教师把注意力转向学习者,特别是注重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和分析,这将促使教学方式的改革产生积极效应。据调查,中国的双语教学的一大困境就是如何把学生情感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生成的一个主要因素。大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意志、品质、信心、习惯、兴趣等情感因素的培养,结果严重妨碍了学生对知识输入的吸收。 为了降低情感过滤对知识输入的影响,双语教师绝不能忽视学习者的心理因素,应抓住有利时机创设情境,“帮助学习者树立信心,端正态度,明确动机,消除焦虑”,[9]以提高输入质量。

1.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心是影响其释放学习潜能速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双语教学中,学生中普遍存在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外语学习的现象。因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使其不产生抵制情绪,教师一定要把情感寓于双语教学之中。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信任深深地蕴含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里,不要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感和畏惧感。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对于表现优秀者,教师要及时鼓励并使之作为学生模仿的榜样。而对于经常犯错者,教师也要给予鼓励性的批评,尽量避免加重性格内向、自信心弱的同学的自卑感。最后,教师还要注重课后对学生情感的关注。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部分学生双语学习出现的问题给予耐心指导,消除其情感压力而形成一种情感的动力,逐渐树立自信心。此外,为了使学生的自信心不受损伤,教师要对学生之间的差异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不应做整齐划一的要求,要善于发现每个个体的优势所在,允许学生按他们的特点和专长来发展自己,否则会增加他们的焦虑和抵制情绪,造成事与愿违。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双语学习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动力息息相关。笔者在双语教学实践中体悟到,改进教学方法,只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动力。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针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热点话题设计并组织英语辩论、演讲、情景模拟、案例讨论、英汉互译以及撰写英语小论文等活动,以此增加学生的双思维能力和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经历了愉悦的情绪体验,也能切身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这种成功欲必定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与动力。

3. 培养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情

对于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情是影响学生双语情感过滤的长效因素。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热爱知识的情感和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双语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加持久。双语教学可以被视为是在尊重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摆脱母语文化的干扰,教会学生如何理解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进而实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的活动。西方文化的学习能使学生正确并规范地运用英语,并且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西方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这种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内在持久性影响因素。

结 语

如何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与效果,培养具有双语知识和思维能力的国际性复合型人才是我国当下双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一项需要长期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复杂工程。但有一点可以明确,我们在这一课题的探索中,要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之中借鉴有益价值,提高双语教学质量与效果,积极推进对双语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双语教学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261.

[2]李泮池. 浅析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5):92.

[3]S. D. Krashe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82.9.

[4] 蒋苏琴.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和多媒体辅助英语听力教学——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改模式的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10,(3):141.

[5] S. D. Krashen. The Input Hypothesi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M]. London: Longman, 1985.5.

[6] 杨瑾瑜. 第二语言习得困难因素浅析[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9.

[7] 王钰. 二语习得与外语教学[M]. 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4. 139.

[8]朱伟娟.克拉申“输入假说”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湖北社会科学,2012,(6):141.

[9] 吴洁.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的意义[J]. 高教论坛,2003,(2):177.

猜你喜欢
输入二语习得双语教学
高职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探究
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写作母语迁移影响实证研究
“四环节”下的牛津英语课堂模式
高中生二语(L2)习得的性别个体差异
浅议习得理论下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调整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