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学教育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探索

2015-07-10 18:23陈高翔
亚太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化教育教育研究人文素养

陈高翔

摘  要:在中国当前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同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了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而人文素养实际上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品质。1998年有关部门曾经发布关于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一些意见,也就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规定。但由于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风气日渐愈下的原因,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基本人文素养仍旧较低。因此,笔者意在通过阐述如何利用文学教育这一资源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进行加强。

关键词:文化教育;人文素养;教育研究

文学教育,顾名思义:通过赏析文学作品,提升受教育者的文学修养、鉴赏能力、审美趣味等等文学品质。文学,它是语言与文化相融合的果实。众所周知,只要是文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种族,任何一个民族,该作品都是具有极大的启迪人生与陶冶读者情操的价值。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当一个人在阅读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时,该作品会使人在思想、品德、修养等方面得到启发。虽然这样的文学功能并不能说就是文学的本质意义,但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就是利用了文学的这一教学功能所进行的教育活动。

一、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态度和品德。它是一项综合性的个人品质概念。它主要是指一个人在道德水准、思想品位、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行为习惯、思维方式、文化素养、人际交往素养、理想追求等等多方面的综合品质。在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们的个人素养令人堪忧。据网络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多数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低主要表现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缺失了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以个人利益为首要大众利益为次要;心态不端正;害怕困难,没有理想,缺乏创新的精神。这些调查结果都指明了一个问题:许多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已经逐渐丧失了个人的基本人文素养。

二、文学教育对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作用

1.加强文学教育的人文熏陶。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而言起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一个学校文化底蕴深厚,该校的学生品德修养自会更高。因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能够通过文学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其能够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方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这种文学教育是学校多年来所沉淀的文学底蕴,是对学生们最直接的人文熏陶的方式。比如一个大学课堂里的文学应该充斥着缜密的逻辑叙述,老师能够将各种鲜活的文学作品阐释成了各种概念,这种富于激情的阅读体验才能让人有新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

2.注重文学作品的教育。当今大学往往比较注重实用价值的学科,一些文史类的文学作品被逐渐淡化在学生的课程中,使得学生们在文史这些常识方面、情感取向方面、生活价值观、审美情趣等等方面的能力都逐渐弱化了。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应该主张建立起完整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因为,一个人的思维离不开他本身的人文素质。而一个人本身的人文素质是需要从文学作品中慢慢汲取,慢慢顿悟,不能一蹴而就的。

3.硬性规定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人文素养与科技进步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人文素养,科技进步只能使社会文化变得黑暗;没有科技进步,人文素养只能使社会变得愚昧与落后。因此,各高校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同时理应注重如何让学生传承良好品德修养的传统美德,将人文素养与科技进步融合一体。例如改善本校的课程体系,重塑本校教育成果评价体系,调整人文素养在学生品评评价中的比重等等。这些硬性体系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人文素养教育的持续实施。

三、结束语

首先,笔者认为,文学教育它异于学科的教育,因为它并不局限于学校的教育,更不是强制性的教育教学。只能说文学教育是一个冗长的沉淀过程,它陪伴着人类一生的事业的发展。文学作品用最美的语言吸引读者深入探究,让读者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与真实。而文学作品让读者追求生动、丰富的感觉,这种阅读感受只是一种直观感觉。实际上,它在用它自身的魅力引导着人们去探求生活的真理和意义,潜移默化地去受到良好德行教育。这是一种精神高度享受的过程,是提高自己生命的质量的过程,是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的过程。通过感悟文学作品,从而受到文学熏陶,潜移默化,这实际上也是文学教育的最高境界。

其次,当前社会所焦点关注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问题,笔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问题,更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当前全球经济模式的转型,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都使人们偏向于享受性的生活。人们在追求高速便捷的生活物质的前提下会更偏向于急功近利从而忽略了自身的素养问题,例如诚信的失衡;孝道的失范;道德的失缺等等。大学生们受到学校课程的束缚以及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注重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了自我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存在着心理素质欠佳、价值观扭曲、道德理想模糊以及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这些社会现状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通过文学教育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问题是一个极为有效的办法,在现代社会下,一个高素质人才必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因为,一个高素质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更要拥有丰富的情感和坚定的意志才能支撑他们在路上前行。正因为如此,文学教育功能对于一个人的素质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继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初探[J].金田,2013(05):125.

[2]袁晓薇,甘松.经典阅读与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引导[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01):102.

[3]邢翠玲,雷桂萍.大学文学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精神构建[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06):73.

[4]韦斯.高校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右江民族学院学报,2012(04):263.

(广西百色职业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教育教育研究人文素养
如何通过韩国文化教育开展韩语教育工作
数学知识学习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我国人口出生率的研究分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