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制度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后勤部

2015-07-10 01:20王辉耀
亚太教育 2015年11期
关键词:尝试留学生国际化

王辉耀

卷首语 制度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后勤部

王辉耀

过去三十多年,飘洋过海去留学,成为亿万中国家庭的梦想,然而最近几年,中国家庭开始从新审视这项曾经引以为豪的行为。在激流勇进的留学三十年中,国际化人才培养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新现象,留学生教育质量发生严重“两极分化”;留学移民“高烧难退”,留学人才影响力渐显;教育转型重塑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格局,由“单点突破”走向“四面开花”和互联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开始深度融合。这些新特点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国际化人才教育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当中,创新与融合成为国际化人才教育的一个新常态。

我国的教育基本上是围绕着应试教育开展的,比如上幼儿园想着上什么小学,上什么小学上什么中学,上什么中学再想上什么大学,基本上完全是这么一个情况。像我们看到国际上的情况基本上小学阶段都是放开的,就没有一个中心的,教学没有一个中心老师在中间,它是一个圆桌形的,谁都是中心,而且主要以这种开放、跟大家做游戏这种模式讲故事为主没有那么大的压力。我们是种听话教育,听话教育就很难创新。所以说不是个问答式的教育,是一种探索式的教育。所以在国外的学生今天必须要有一项是特别擅长的,你要发现你最长项在什么地方,发现自己的个性。

我们在过去三十多年发展非常快,80、90年代的时候我们每年出国一万人左右,开始几千到一万;2000年我们留学生出现井喷的态势,每年出去超过十万。到去年超过了将近41万多,今年还会达到40万。但是,现在回来的大量留学生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找工作都比较困难。根据教育部的统计去年回来注册的9万人里面有60%是在国外读一年的硕士,很多人出去以后可能多个经验,这样回来的话,加上国内学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你在国外读了一年两年回来就说一定要比国内学生多多少个优势,这是很难让用人单位认可得。

教育转型是一项值得尝试的行业,只有亲身经历这种尝试才会对教育的规律和本质认识的更加深刻,最终形成有利于教育发展模式。中国教育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教育的同质化,而解决同质化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竞争机制,不断创新现有的教育模式。教育转型过程中,时刻需要兼顾市场、商业、教育三者之间的平衡。

在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上,要让学生淡化考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权,给学生建立一个信用体系,把信用体系作为人才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允许大学拥有自主招生权,这样将盘活整个教育资源,让教育焕发新的生机,将对中国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在国内也零星出现一些降格大学,开始尝试新的教育模式,例如南方科技大学,尽管这些尝试还不足以影响整个中国教育格局,但这是一种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尝试,中国教育会越来越接近教育规律,回归到教育本质上。最总形成一种不拘一格的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系中国国际人才专业委员会会长)

猜你喜欢
尝试留学生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留学生的“捡”生活
尝试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