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仲恺区惠环中学 黄达胜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是重教师的讲授,轻学生的参与,学生主动性很差,对教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不少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各学科的发展,初中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实现教学从学科为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重大转变,课堂上把学生引进探索,创新的空间,彻底改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包办代替,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因此,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实行和谐教学,师生相长。
教师充分信任自己和学生,大胆地进行教改,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老师如果只依赖于教科书,死搬硬套地讲解,实行“标准答案”式的教学,过多的规范和过多的权威会导致学生缺少互助合作的机会,缺少自主探索的空间,无法参与到教学思维过程中,也就无法体验思维方式和探索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束缚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只得到一对僵硬的知识,失去的却是“智慧和能力”。
我上数学课时,允许学生质疑、争议。有时为了一个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各有其词,甚至争论得脸红耳赤,这时老师一定不要急于下结论,哪种说法对哪种说法错,要正确引导。
例:如图,在△A B C中,∠ACB=90°,BC的垂直平分线EF交BC于D,交AB于E,且CF=BE,求证:四边形BECF是菱形。
此题证法可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和已知条件证明BE=EC=CF=BF,利用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来确定四边形BECF是菱形。亦可以利用EF是BC的垂直平分线和已知条件证明△BED≌△CFD,得到DE=DF,用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来确定四边形BECF是菱形。
老师应放下威严的架子,应从教学的垄断者转变为组织引导者。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使老师在学生中产生强烈的感召力,使教学不再是死气沉沉、冷冰冰的活动,而是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充满激情的学习活动。
在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学生主体参与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也是对学习个体的尊重、人格的追求及价格的取向。有效参与教学过程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让学生参与备课。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教学内容又要备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教案。
二是让学生参与上课。教师应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式的教学,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要求学生课前事先查阅资料、发现问题、编写题目等,做一些课前准备。上课时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注意力会更集中,气氛会更活跃,学习会更有针对性。
三是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改,及时发现问题,从而得到及时纠正。
四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评价由老师说了算,忽略了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自评和互评,既增进了对学生的信任感,又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把课堂教学的评价权交给学生,教师通过认真倾听学生意见,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的角色要改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认知、领会、掌握知识的同时,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知识,不断改进教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