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豪 徐国政 梁志伟 王保云 荆晓远(南京邮电大学210046)
浅谈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朱松豪 徐国政 梁志伟 王保云 荆晓远(南京邮电大学210046)
本文根据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多年研究生培养的经验,阐述了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导师队伍所应具备的科研素质和学术特点,提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导师队伍建设的关联性,包括高水平导师的选择,密切的师生关系,导师的学术指导等。
研究生培养创新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导师、研究生、社会价值等多方面的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导师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如何确保研究生创新意识的逐渐建立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如何保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培养和造就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值得每一位研究生导师花时间长期思考的问题。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院优秀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的情况,可以知道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导师悉心的学术指导、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这三方面因素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如果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越高,其把握科研发展前沿的能力就会越强,越准确,那么该研究生导师所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数量就越多,所获得资助的科研项目的层次也就越高。这也同时意味着这些科研项目所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也就越高,从而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如有些研究生导师承担了那些重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这些科研项目的任务往往要求在理论研究上取得重大的突破,而且,这些科研项目的结题验收形式往往要求在国内外高水平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当导师将这些重在基础理论研究的项目任务分解给研究生时,一定也会在学术论文发表上提出很高的要求。要达到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的这一目标,研究生除需要课程学习期间积累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需要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按照项目申请书中的技术路线,通过丰富的联想,大胆提出自己的假设,并通过缜密的理论推导或大量的实验加以证明,从而得到最终的创新思想。只有当研究生亲身经历过严密、缜密的研究过程,最终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而类似国家86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企业委托开发项目等课题,其任务则更多体现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突破。这类科研课题侧重于要求研究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的问题解决进行结合,以便在多次、反复的实验中寻找尚未发现的现象、规律,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类科研课题的成果验收形式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发表和收录,国家发明专利的申请与授权,科研研究成果通过专家委员会的鉴定,科研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的科技进步奖或国家级的科技进步奖。反之,如果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较低,不能与前沿科学研究热点保持同步,则该研究生导师很难申请到高层次的科研课题,从而出现当指导的研究生进入学术论文研究阶段时,还未指定合适的科研课题用于学位论文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以陈旧的、虚拟的课题用于研究生的学位研究。由于没有定量的实验验收指标,导师对研究生的论文研究结果无法提出具体的、较高的目标要求,从而无法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潜力,最终往往导致研究生敷衍了事,东挪西抄,拼凑论文,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和任务无法完成。因此,研究生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是研究生创新意识逐渐建立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必要基础,是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
导师悉心的学术指导是研究生创新意识逐渐建立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保证。导师的作用,就是在研究生追求学问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潜力,如何更好地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往往学术水平越高的导师,其社会活动也就越多,常常需要外出开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但却普遍重视定期与研究生面对面的交流,这是因为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好地解决指导研究生追求学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种交流方式是每周研讨会制。研讨会期间,学术氛围非常浓郁,研究生们交流各自追求学问过程中的心得体会。针对追求学问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研究生们一起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然后导师做出适当的点评,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另一种方式是个别指点。当某个课题进入关键时期后,研究生将不再受例会时间的限制,可以随时与导师进行交流。借助于导师清晰而敏锐的思维,可让研究生另辟蹊径,快速突破难点,取得课题的决定性成果。通过与研究生的定期交流中,敏锐的导师会从中发现潜在的新思想、新方法的火花,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成就最终的新论点或新方法。所以说,导师的学术指导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保证。
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创新意识逐渐建立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的持续动力。导师勤奋工作、严谨治学的个人魅力会在很大程度上感染和激发研究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进而成为研究生求学期间学习的榜样、楷模。导师对科学研究孜孜不懈的追求,会在潜移默化中激发研究生对科学研究探索的热情。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是维持研究生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和提高创新能力的持续动力。那些优秀研究生学位获得者的导师们,平时都非常注意与研究生的交流,与研究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我们学院有一个导师,他的课题组不但每周都会开展学术研讨,每月都有学术研讨小结会,而且每年的年末还要开展学术研讨的总结大会。研讨会不但讨论学术,也畅谈生活的感悟。在这位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中,有多人次获得校级、省级的优秀学位论文奖励。由此可见,密切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持续动力。
[1]王伟.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8).
[2]张瑞,禄保平,曹珊.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0).
[3]刘静,赵珊.导师队伍建设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技信息,2010(10).
[4]杨雪,谢千池,李扬,王学江.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12).
[5]刘春桃,柳松.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视角下的导师队伍建设[J].韶关学院学报,2010(2).
[6]李雅琳,周春阳.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J].药学教育,2012(6).
教学改革基金项目:江苏省2013年度研究生教改课题(JGZZ13_041),江苏省2012年度研究生教改课题(JGZZ12_038),江苏省2011年度研究生双语授课教学试点项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