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中的应用思考

2015-07-06 16:04王嫣红
新课程·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教学

王嫣红

摘 要:科技保障了一个国家的现在,而教育则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因为教育的对象正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根本——学生。在学生进入初中以后,心智和思想都开始发生改变,自主意识有所增强,由小学的孩童心理向成人过渡。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中,包含了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各种不同的文明和思想,学生通过学习各种不同的文化,将更有利于自身思想的发展。情境教学法,则是最形象、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以真正理解不同而复杂的历史和现代文化。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教学

以往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存在很多弊端,如学校不重视,认为在初中最重要的还是语、数、外等学科,这就导致历史与社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最后造成学生对历史的消极态度,对历史学抱有的态度也只是“死记硬背”。但学生的成长不单是分数和成绩的提高,最重要的是人格和思想的健全成长,因为没有良好的品德做基础,其拥有的知识只会成为“祸害”。情境教学法是从根本上改变枯燥的、死记硬背式的历史与社会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态度。

一、情境创设所必备的因素和需注意的事项

现在大部分初中学生都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老师或家长灌输给他们的,学生最直观的想法就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学生的父母和老师,对他们说得最多的是“前途”“将来”,而世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也是这些学生时常听到的话题,因此学生就会觉得开卷考试的科目并不重要,只要随随便便听一听,考试翻翻书就可以了。所以,老师在创设情境时,首先要弱化该科目的传统考试结果对学生的影响,提升情境中学生的感受度,从而对历史与社会有一个深刻的认知,而不是把情境教学当成让学生取得更好的考试成绩的新工具,这是应用情境教学的根本目的。

生活在现代的初中学生,很容易忽略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宝贵文化,每一段历史的辉煌和衰落其中都蕴含了极其复杂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周而复始”就可以概括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的那些璀璨的“星光”是如何的耀眼,而当光芒消散,就代表着另一颗“新星”的升起。所以老师创设的情境,应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的时代背景。比如,在讲秦始皇时期的知识时,学生只是知道七国之间连年的战乱,但没有深一层的理解,所以老师创设的情境,要具体到不同平民、农户的生活现状以及军队士兵的艰苦。全面而细致,是每一个情境的基础。

如,在讲到社会方面的知识时,就会出现地域之间的差别文化,包括国内乡村、城镇之间的文化差别,国外各地域之间文化的差别,而在采用情境教学时,就需要老师客观地去讲解。当两种差别较大的社会文化出现强烈的碰撞时,就需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和弊端进行讲述。如,在初学历史与社会课时,第一单元第二课“乡村与城市”和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因为多种风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出现,其创设的情境很容易让学生感到迷茫或混乱,这就需要老师在情境教学时具有较强的明确性和针对性,突出每一种文化特点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每一种文化都自有其优势和价值。

二、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1.以情境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情境教学法,可以带动学生的情绪以及学习欲望,自然而然地可以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但如果只是按照教材内容来创设情境,就会导致历史与社会学科内容单一,只是讲述中国和其他国家历史的发展过程、朝代的兴衰起落,主要的内容则是围绕着比较有名的开国皇帝、功臣和昏君、奸臣等的一些事迹,即单方面地传授给学生,却没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正如1+1=2,初中学生是不会想去研究1+1为什么等于2的。针对这方面,老师就可以讲述现代比较有争议的历史事件,然后让学生自由地讨论。比如,商朝的灭亡,以前基本上说的是纣王的昏庸无道、嗜酒好色、迫害忠良等,但古代的个别学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孔子的大弟子子贡就针对纣王说过一句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千万不要成为失败者,不然所有的过错和罪恶都会归加到你的身上。到了现代更有一些学者开始替纣王说话,老师可以通过这一话题创设情境,然后让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而老师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则要分析这两种观点,不需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评断哪一种想法是正确的,哪一种是错误的,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利用两种不同的情境为学生讲述历史知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想法中有哪些欠缺考虑的历史问题和知识,然后提高学生对历史的求知欲望,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成果。在讲到其他朝代的衰落和兴盛时,也可以使用类似这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想想自己又会如何,以此来增强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

而在讲到西方国家或著名城市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情境式的辩论方法。比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中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和第二课所讲的城市——华盛顿和巴黎,虽然是世界闻名的城市,但生活在那里的人民一样有着种种问题,其他欧美城市也同样如此。老师通过情境教学就可以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其他国家的文化、文明,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解程度以及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把情境教学应用于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时,老师还可以全面地、多角度地分析每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令学生意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只有一个原因,而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就同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一样。比如,岳飞被当时的皇帝宋高宗最后赐死,以前的书本说是因为皇帝被秦桧蛊惑所致,但宋高宗也是一国之君,不是白痴,自然知道岳飞死后,朝廷再无领兵对抗外敌之人可用,为什么还要冒如此之大险去赐死岳飞呢?而岳飞如果知道自己回到京城必死无疑,那为什么回去,是因为家人在京城吗?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假设学生是岳飞,应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从而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历史,而不是只学到了历史课本上所描述的文字。

2.情境教学的现代化应用

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和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其实都会发现一个情况,学生在考试过后不久就会忘记大部分内容,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这门学科的知识。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和完成作业时可以运用到相关的知识,很少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用上自己掌握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而电视上播放的与其相关的节目,初中生又很难看得进去。“与时俱进”这四个字同样适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不断创造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应是每一个老师的教学目标。所以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技术,让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让学生也拥有一部分主动权。老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尝试在自己的微博或QQ空间每天发布一个有关的情境话题,供学生进行讨论、辩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以编写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自己编写以后发生的事情。但在建立这个交流群的时候,为了避免有的学生用学习的幌子长时间上网,或是大量的讨论信息老师没有时间一句一句浏览,老师可以根据情况而规定学生留言的字数和每天留言学生的数量,而且老师要明确说明学生可以大胆、勇敢地表达自己对这个话题的观点,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

比如,在讲到工业革命时,老师可以以“为什么中国当时没有成功地进行工业革命”为引子,让学生结合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让学生自己编写“中国的工业革命”。老师再通过学生的留言,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然后再结合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中,不断改善情境教学中不足的地方,让情境教学不再像讲故事一样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而是更加具有可观的教学效果。

历史与社会,其实就是世界各种文化的发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这些知识和话题有些深奥和无聊,而情境教学法的一大优势,就是通过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来增强学生对其的兴趣,就好像是电影一样。所以老师在创设情境时应注意情境的趣味性,既不能让情境教学变得无味、枯燥,也不能本末倒置,让学生只懂得编故事,而忘记了各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沈巍.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实施问题研究[J].中学教学参考,2014(0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教学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