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2015-07-06 03:31陈勤
南北桥 2015年1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生活化教学方法

陈勤

【摘    要】小学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进入正规学习的开始。小学涵盖了三个学段:1、2年级为第一学段,3、4年级为第二学段,5、6年级为第三学段。每一个学段都有各自的学段目标,并且,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长变化大,所以小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小学数学根据三个学段的学段目标,也有自身的目标,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段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小学数学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数学的学习可以说是贯穿生活的各方面,所以,小学数学是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1.059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教导学生从基础的识数、认识图形到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启蒙、兴趣培养、专业指导的责任。所以,教师想要教好小学数学,就要认识到,小学数学是在生活中学习的数学。本文将结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数学课程标准》阐述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观点。

一、教师要清楚的认识小学数学现状,包括教学现状、教材现状、学生现状。

(一)小学学生情况发展变化较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开始进入正规学习,没有任何学习经验。所以,在教学目标上,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基础学习和兴趣培养,而这种基础学习贯穿在第一学段。经过第一学段的基础培养,学生在第二学段就开始接触较深一层次的数学运算的知识了,在这个时候,学生之间的个体性差异开始显现出来,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差异通过作业和考试成绩开始表现出来。而在第三学段,学生进入小学升中学的关键阶段,并且学生的生理、心理在这个阶段开始迅速发育,个性逐渐趋于稳定。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小学生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程中发展变化较大,个体差异性大,这一阶段的教学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呈现由浅入深

小学数学教学和小学数学教材、《数学课程标准》是分不开的。综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数学的教材在第一学段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在教材内容上,常常是生活实际运用和数学知识交错,不同运算法则单元交错排列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化整为零,把知识细化,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长时间的接触单一的内容而造成疲倦,进而产生厌倦的情绪。比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中,一共有九个单元,单元内容从浅入深,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接触的是数字运算,而第四单元则是图形的认识,这样安排就让学生接触到了全新的内容,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在处理乘法运算时,教材把九九乘法口诀分成了两个部分,分别放在第五单元和第八单元,让学生的学习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同时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对除法运算法则也是这样进行处理。而在整本书中,有两个地方很特别,分别是第二单元“购物”和八、九单元之间的“数学好玩”这两个部分。“购物”和生活实际结合紧密,让教学不脱离现实。统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每一册都有一个单元的主题是与生活相关联的,比如一年级“生活中的数”、三年级“观察物体”、六年级“生活中的大数”等单元。这些单元把数学教学和生活连接在一起,让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数学,把数学用到生活中去。而“数学好玩”,则向学生强调了数学的趣味性,强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统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可以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全部都有“数学好玩”的部分,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的。

二、在教学中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能在生活中理解学习数学

小学生是低年龄段的学生,由于他们身心发展不成熟,所以小学生通常是多动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而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也成为了小学教师重视的问题。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怎样才能很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呢?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利用学生常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我们要认识到,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一方面是他们的年龄小,身心发展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还不能有效的感知具有抽象性的数学知识,没有具体的感受,就不能很好的理解数学。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充分的考虑这一点,多多运用举例、类比等方法,创设一个学生熟知的情境。这样,学生就能用已有的经验去具象化抽象的知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身边熟悉的事物更能吸引学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诱发学生思考。

比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教学时,我没有选择单独讲授和使用辅助教具进行教学,而是利用生活中最常见的购物进行类比教学。例如,在进行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问学生:“现在,我们走进了一间大超市,我们要买糖果和饼干,糖果是2元一袋,我们需要买4袋,而饼干是7元,我们买2袋就够了。那么我们去收银台结账时要付多少钱呢?”在这个时候,教师在黑板上用画出3个圆形表示糖果、1个正方代表饼干,让学生进行列式。在学生进行列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的是,部分学生会使用简单加减法进行列式,在此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在学生列好算式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运算解题。小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是很强的,所以老师在讲解题目的时候,一定要规范,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示范。在讲解除法和加减法的运算时,教师可以承接加法和乘法混合运算的教学:“好了,我们带着买好的糖果和饼干回到了教室,现在呢,我们要把糖果分给小红、明明、菲儿三个人。而这时,我们班的小年进来了,菲儿很大方的把糖果给了小年1颗,而1袋糖果有3颗,那么菲儿最后还剩几颗糖果呢?”在举例中,教师可以使用的是班上学生的名字,学生在听讲的时候,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会感到很开心,会很主动地去列算式。而通过这样的长期教学,学生能发现,实际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處处都能使用数学。

在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在生活中对数学有所发现,保持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就能通过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生活化教学方法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