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算理”理“算法”,算出精彩

2015-07-05 15:18:19陈佳佳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24期
关键词:算理计算小学数学

陈佳佳

【摘要】 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很显然,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提高学生计算技能的重要途径.然而现在很多教师片面注重了算法的讲解,淡化了算理,这是极不可取的,因为算理和算法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既重要而又基本的组成部分,然而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在计算教学上花更多时间钻研教材,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片面追求算法的优化而忽视了算理,重模式轻能力.实际上算理与算法是相辅相成的,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依据,算法又使算理可操作化.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去掌握算法,从而彰显计算课堂实效.

一、运用迁移——通过旧知迁移探究算理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系统性很强,新的数学知识是旧知识的深入和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知识的内因,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经验去解决新问题,从而创造条件实现知识的迁移.要在新旧知识之间,探求共同点,区分不同点,努力探究新知与旧知间的联系,才能促进知识的迁移.

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入新课,“学校教学楼有5层,每层都是3.5米,这幢大楼高多少米?”学生因为有生活经验,所以很快说出算式3.5 × 5.当教师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时,学生不知所措,3.5乘以5,5应该和哪一位对齐呢?这时,有的学生就说,如果都是整数就好了.我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个迁移点,顺势提问:“如何将3.5米变成整数呢?”学生经过思考,大声回答:“3.5米就是35分米,5个35分米是175分米,也就是17.5米”.接着,教师追问:“你现在觉得应该怎样列竖式进行计算呢?”……

这个案例,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陈旧套路,而是让学生借助在生活中的认知经验,帮助学生搭建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间的桥梁,从而实现了旧知到新知计算法则的有效迁移,也为下面探究小数乘法的算理打好基础.

二、注重转化——利用转化思想突破算理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并不只是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更应注重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而转化思想就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能使学生感到数学有无穷的奥妙,它是学生完成知识建构的纽带,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在计算教学中,可以利用转化思想突破算理,如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时:

(1)复习笔算:7.98 ÷ 42

(2)鸡蛋每千克4.2元,7.98元可以买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列式比较:7.98 ÷ 4.2与上面的7.98 ÷ 42有什么不同?

(预设:7.98 ÷ 4.2的除数是小数,而7.98 ÷ 42的除数是整数)

(3)7.98 ÷ 4.2可以利用转化思想突破算理:

① 把7.98元和4.2元都化成以分作单位的数,

7.98元 = 798分 4.2元 = 420分 798 ÷ 420 = 1.9(千克)

②可以运用商不变规律,7.98 ÷ 4.2 = (7.98 × 100) ÷ (4.2 × 100),转化成798 ÷ 420就可以计算出结果了.

③ 根据商的变化规律,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10倍,商则缩小10倍,这样可以推算出7.98 ÷ 4.2的商.

不难发现,转化思想的渗透,为新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能促使学生把要学的知识与已学过的知识很快的沟通起来,把“7.98 ÷ 4.2”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使学生体验到转化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良好的心理动力,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三、数形结合——为学生搭建桥梁理清算理

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是计算教学的重、难点,算理和算法紧密相连,试问学生不明白算理又怎么会掌握算法呢?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利用生动形象的图形把抽象的算理呈现出来,那学生就不再感到茫然、枯燥,对算理理解得会更透彻.如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在引导学生探索3 ÷ ■计算方法时:

师:画一个圆表示一个苹果,思考一下,怎样表示出每人吃■个呢?

生:可以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可以表示出每个人吃的量,也就是■个.

师指着图形问:你能结合图形,说一说1个苹果可以分给几个人?3个苹果呢?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图形,我们可以知道1个苹果可以分给2个人,那么3个苹果可以分给6个人,所以3 ÷ ■ = 3 × 2 = 6(人).

生2: 3 ÷ ■是求3个苹果,每人吃■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借助图形我们知道1个苹果可以分给2个人吃,所以3个苹果可以分给6个人.算式3 ÷ ■ = 6(人).

上述案例,教师巧借图形建立与算式之间的联系,为学生构建一个“算理”和“算法”交融的课堂情境,及时抽象出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显然学生有了表象能力的支撑,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算理.

总之,计算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增强学生学习算理的信心和兴趣,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的个体获得较为全面的發展,为打造高效课堂添砖加瓦,让计算教学彰显魅力.

【参考文献】

[1]郭淑轩.小学数学中“算理”教学的策略之我见[J].才智,2013(17).

[2]陆敏.深刻理解算理 牢固掌握算法[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07).

猜你喜欢
算理计算小学数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10:12:41
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初探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Android中设计和实现简单的计算能力测试系统
项目成本计算方法的改进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7期)2016-11-07 20:47:13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1:54:02
大型设备吊装的承载计算及平衡梁校核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