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冉
摘 要:钱理群先生写过不少有关周作人的研究著作,如《周作人传》、《周作人论》、《钱理群读周作人》等,读者可以从其笔下看到一个相对完整、有血有肉的周作人。钱理群先生对周作人的研究批评具有一些引人注目的特点,本文主要从批评的态度、批评的方法、批评的结构等几个方面简要分析这些特点。
关键词: 钱理群;周作人;批评;特点
钱理群对周作人的研究可谓细致深入,而《周作人传》可谓其在周作人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具有重要的地位。钱理群先生其他有关周作人的研究著作还有《周作人论》、《钱理群读周作人》等。在阅读这些批评著作时,会发现钱理群对周作人的批评研究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
一、批评的态度
(一)严谨的态度,可敬的毅力
读《周作人传》,首先感觉到的就是作者对待研究的细致、认真、严谨的态度,以及在搜集相关资料时的耐心和毅力。作者搜集的材料事无巨细,无所不包,涉及到周作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在这些详实的材料基础上的周作人传,给读者的感觉就像从旁目睹周作人的一生。自周作人降生起,包括他在物质层面的衣、食、住、行,以及精神层面的内心活动和心态变化,在书里都有详尽细致的描述。比如,对周作人成长环境的描写:“这是一条不长的街道,,不过十几户人家。但,一家一个世界,在日常生活的谈笑哭骂间,蕴含着市民社会特有的悲欢。十字街头的东南角是一家老铺:德兴酒店……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有一个水果摊,主人名莲生,所以大家并其人与摊称之曰水果莲生……和水果摊在一起的,还有麻花摊,这也是周作人幼时爱光顾的地方……德兴酒店往东依次是高全货油炸店、箍桶店,十字路口西南角是申屠泉的住宅、高文锦家住宅、荣生轿行、泰山堂药店。”[1]16-18这样逐一描写周家所在地附近的十字街头以及每一户街坊、门店的特色,如数家珍,让人惊异于细节的真实和详细。从这些描写中,读者几乎可以完全还原周作人的成长环境,进而把这样的环境和周作人今后的成长道路、创作道路、人生道路联系起来。此外,还描写了周作人的家乡绍兴过“四时八节”的礼仪、风俗等。这些细致的描写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为周作人今后的人生道路和选择买下了伏笔。从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中可以想见钱理群先生在研究周作人时曾耗费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周作人传》的封底有一段话写道:“本书作者以十年功夫,搜寻、发掘了大量史料……”这其中的艰辛付出可想而知,令人不禁由衷地钦佩作者的耐心和恒心。
(二)客观的态度,人道的精神
不虚美,不隐恶,客观的态度。《周作人传》中对人物的评价是用事实来说话的,把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不忽视人的复杂性。在肯定周作人文学功绩的同时,对他后来投敌叛国行为的描写也是穷形尽相,字里行间流露出明确地否定意味,如《周作人传》中在列举出周作人一行赴日本东京出席东亚文化协议会文学部会的所作所为之后,写道:“又是‘问候,又是‘参拜,还要‘誓言真心,周作人视为生命的人的尊严,独立人格哪里去了?这令人难堪的屈辱周作人还嫌不够……周作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尊严、国格哪里去了?……这是多么可怕的灵魂出卖。”[1]372
感情投入,感同身受,体现人的情怀和观照。周作人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其痛苦是具有普遍性的,是很多受过西方现代观念熏陶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具有的精神痛苦。而钱理群自己也曾说过“我在骨子里是一个深受西方思想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在热烈地追求人道、個性的独立与自由这些基本点上,与周作人这类中国现代个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相通的”[2],这使钱理群在为周作人作传时更能深入其内心世界去感受、体悟,并且对周作人的痛苦和挣扎的描写更加真实。在《周作人传》中,作者始终把周作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人来看待、描写,既不因周作人在文艺学等方面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绩而把他提升到圣贤的地位,也不因他在人生道路上所作的选择而全面否定其人格,而是把他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去理解。
(三)求实的态度,合理的推测
实事求是,不妄下断语。在写作传记时,无论作者多么尽心尽力地搜集相关资料,也总有些细节不得而知或难以确定。对于这些细节,作者只能根据已知的材料进行推测。但这些推测都不是无凭无据的,而对于一些确实无法断定其真实性的细节,作者的态度是谨慎而客观的。如《周作人传》中关于鲁迅、周作人兄弟失和的章节,钱理群先生在分析了很多材料之后,仍无法确定,“可能得出的结论仅仅是,鲁迅与周作人的失和不是出于政治、思想、人生选择上的分歧,而纯属家庭内部的纠纷……尽管前述证人中有不少人偏向于对周作人夫人的谴责,本书作者却愿持更谨慎的态度。”[1]239有的时候,真相往往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富有传奇色彩和故事性。对鲁迅、周作人兄弟的失和,就有各种猜测,而其中最普遍的并且看似最合理的就是认为二人是由于政治观念不和、选择走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而导致兄弟反目。但是钱理群先生在查找、分析大量资料之后得出兄弟失和可能纯属家庭内部的纠纷所致的结论,并不为了增强人物传记批评的传奇性而沿用常见的观点。这突出体现了作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精神。对于很多人把兄弟反目的责任归于周作人的夫人,钱理群也不盲目认同,而是持谨慎的态度,不赞同把错都归在女性身上,这也体现出作者客观严谨的态度。
二、批评的方法
(一)文本细读
回归原始文本,甚至逐字逐句地细读原文。《周作人传》中多处引用周作人的原文,包括散文、诗歌、日记、回忆录等,这些原始资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较强的说服力,也是我们了解周作人的第一手资料,对我们了解周作人的世界,尤其是内心世界及心态变化大有帮助。这体现了作者在选取参考文献时的严谨和用心。而《钱理群读周作人》中,文本细读表现得更加明显,如在《包容物我的人文理想与文学天地——读<苍蝇>》中,在交代了背景材料之后,钱理群先生就带领读者开始“细读原文”。先是从文章的第一句话读起,就对苍蝇的不同的评价,得出“周作人的兴趣在这不同背后的文化与心理,‘苍蝇不过是一个切入口罢了”[3]1的结论。接着,作者又分析了周作人散文中写的对苍蝇产生恶感的原因以及对苍蝇的肯定性评价产生的原因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夹杂了对这篇散文的评析,最后得出结论:周作人“从‘苍蝇之微切入,经过趣味与知识的浸润,发掘出自己内心(记忆)深处的生命理想,并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个包容物我的博大的人文空间。这也正是周作人所倡导的‘美文为中国现代散文所开拓的新天地;在这个意义上,这篇《苍蝇》确实具有典范性。”[3]2这就在引导读者注意文本细读的同时,使读者对文章的脉络层次以及写法、特色等方面的内容有了更清楚、更深刻的认识。
(二)多样的写法
《周作人传》采用了多种写法重现周作人的一生,比较特别的有以下几种:
放射式的写法。并不单写周作人,而是辐射到与周作人有关的方方面面,就像一条河的主流衍生出无数支流,使书的内容充实,可读性强。比如《周作人传》中有一章《若子的病》,写到周作人的爱女若子发热生病,周作人的极度担忧心急,以及赶往哈德门去买若子突然想吃的可可糖的举动,可以从中看出周作人并不像他所自诩的那样“未陷入情热”,而是心中蕴藏着“强烈而热忱亲女之爱”。再比如《师友之间》一章,写周作人等师从章太炎先生上课的情况,并且较详细地写了周作人对这段学习经历的印象。这些描写,不仅丰富了本书内容,而且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周作人進而理解其作品。
以小见大的写法。这种写法在《周作人传》的第五章到第八章体现得最为明显。这几章不仅写出了周作人和胡适、章太炎、钱玄同、陈独秀、李大钊等同时代人的复杂的关系,而且通过描写与周作人有关的社会、文化事件,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一个侧面,可以说是透过一个人写一个时代。这种写法既可以避免写整个大时代的空泛浮浅,又可以避免单独写个人经历的狭隘单薄。
(三)对比的手法
《周作人传》采用了不少修辞手法,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对比的手法。作者在为周作人作传时,并不是孤立地描写周作人,而是经常拿他和鲁迅及其他人作比较,从而突出周作人与众不同的特性。从周作人与鲁迅的对比可以看出,二人从小在秉性、天分等方面就有很大差别,这也是造成二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对于在“周家新台门后园里发现的大自然的乐园”,兄弟俩在描写时就有很大差别,鲁迅“通过直感与想象,在自然中注目于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与菜花的‘金黄,感觉到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与油蛉的‘低唱,这都是诗人对大自然声、色之美的感受、体验与记忆”[1]10,而周作人“注目于动植物的实用价值,热心于动植物体态、功能与名称的考证(例如蟋蟀的各种类型):这都是一个爱智者而非诗人的发现与记忆。”[1]11这样的对比突出了鲁迅作为文学家的富有诗意的性格特征,而周作人的突出性格特征则是理性的、实用的,是一个智者、科学家的性格特征。由此可以想见鲁迅在观照客观世界时,更容易用自己的激情、主观眼光去参与其中,而周作人则比较淡漠,总是和客观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征造成了兄弟二人迥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此外,还有周作人和胡适的对比:“胡适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儒家入世哲学的忠实信徒,他有着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更自觉的介入意识与政治意识,他的人生态度始终是乐观与积极的。周作人则要消极,平和,也悲观得多。”[1]193-194这样的对比抓住了周作人和胡适差异的核心部分,可谓一针见血。
三、批评的结构
《周作人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纵横交织,呈现了周作人一生的完整风貌。
从纵向来看,全书分为十章,按时间顺序把周作人的一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按前后顺序对周作人各段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每一阶段在不同的地方度过,并且行程路线形成了一种类似环形的回环往复式的结构,达到了时间、空间上的一种巧妙对应,描画出了周作人辗转一生的活动轨迹。
从横向来看,把周作人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话语环境。每一章分为几个小部分,从不同角度表现周作人在本阶段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迁,并且把与周作人有关的社会、历史、文化事件与背景呈现出来。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主题,而这些主题准确地体现或暗示、引出了周作人人生各个阶段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尤其是一些改变其人生轨迹、引起其人生转折的重大事件和转折点。同时,在横向上,还把周作人和同时代的其他人进行了对比,更突出了周作人某些独有的特点以及和时代格格不入的一些具有超越性的品性。
总之,读钱理群先生关于周作人的批评著作,让人感触颇深。从中可以学到很多,对从事学术研究很有帮助。值得学习的不仅是文学批评可以采用的多种角度和方法,以及文学批评应该有的清晰地脉络和完整的结构,更重要的是细致、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从事学术研究的耐心和毅力,而这些,更需要在学术研究中践行,而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言说上。
参考文献:
[1]钱理群. 周作人传[M].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
[2]钱理群. 有缺憾的价值——关于我的周作人研究[J]. 读书,1993(6):53.
[3]钱理群. 钱理群读周作人[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