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环境下20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的美学研究

2015-07-05 23:50鲁炜中王静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少数民族美学

鲁炜中 王静

摘 要:除了本能地接受本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滋养,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它各民族及境外多元文化的影响,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养成和塑造自己民族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格,形成特殊的审美意蕴。文章认为,在多元文化环境下20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美学性格的养成主要源于其特有的宗教信仰、民族語言、地域风情和文学作品结构。少数民族文学的美不仅在于彰显了本民族的文化核心,还在于体现了文化融合、影响与包容环境下美的适应与变迁的历程。

关键词:多元文化;20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美学研究

一、引言

任何民族都是负载着某种文化的共同体,当民族间相处和交往时,不同的民族文化类型就会发生碰撞、接触和相互影响。20世纪以来,汉族和少数民族间的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和相互包容,已经深入到少数民族文学的审美范畴。置身于复杂、变化的多元文化环境中,少数民族文学的审美理论与应用实践,已逐渐融入到中西方美学当中,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与研究

(一)“少数民族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是相对汉族文学而言的,既可特指某一个少数民族文学,也可指中国境内除汉族以外的所有少数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是由历代各少数民族群众创造的,它包含了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在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时,大多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反映本民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思想、感情和愿望。

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遗产得到重视和保护。各少数民族搜集、整理出的民间文学作品数以万计,它们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画面,展示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对中国文学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就中国文学发展史而言,汉族文学是其主体,但少数民族文学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它反映了中国文学的丰富性、独特性和差异性。

(二)20世纪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现状

20世纪对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分为萌发期(1901-1949年)和发展期(1950-2000年)。在萌芽期阶段,主要是对少数民族作家作品进行个案研究。这类研究具有较强的思辨性、批判性,褒贬倾向特别明显。在这个阶段,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和歧视,少数民族群众在政治上没有地位,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限制,缺乏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随着“五四”新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发展,一些少数民族中开始陆续出现了有影响的作家。

在发展期阶段,开始出现大量具有综论性质的综合性研究论著。如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面系统地记述中国55个少数民族文学的大型专著《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以及《中国少数民族现代文学》(198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1992)、《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概论》(1998)等集中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的专著和论文集。

20世纪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展示自己辉煌成绩的世纪。据统计,到1998年底,全国从事各种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会员总数达到5000多人,为新中国建立前的100多倍。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繁荣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较知名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者和作家。如蒙古族的纳·赛因朝克图、,彝族的李乔,壮族的韦其麟,白族的杨苏、晓雪,赫哲族的乌·白辛,藏族的饶阶巴桑,土家族的汪承栋等。越来越多的民族有了自己的作家和作品,有些民族还形成了自己的作家群。同时,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等专门研究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研究机构,和《民族语文》、《民族文学研究》等以刊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及研究论著的期刊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审美的核心元素

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汉族文学是其主体,但少数民族文学也有其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中国文学的丰富性。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文学史和少数民族文化史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

除了本能地接受本民族与生俱来的文化滋养,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不可避免地受到汉民族、其它少数民族及境外多元文化的影响,并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养成和塑造了自己民族文学作品的独特性格,形成了特殊的审美意蕴。

(一)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精神风俗,它与人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少数民族大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如藏族信仰藏传佛教,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但多少数民族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信仰。因此,从整体性而言,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多属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信奉万物有灵,同时又受道教、佛教的影响,使多种信仰交融并存,并形成了“崇拜-祭祀-禁忌”的信仰风格。

除少量作品直接以表现少数民族宗教信仰为题材外,在大量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宗教信仰大多如“无形的手”、“影子”般存在,轻于写实,重在写虚。在这类作品中,看似没有存在感的宗教信仰却实实在在地决定了作品中主人公的重要抉择和人生走向,并借机影射和抨击现实社会生活。如回族作家霍达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用不小的篇幅描写了回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仪式,并着意表现异质习俗文化同伊斯兰教习俗的撞击、较量和通融,使之成为情节包括场面和细节的有机组成部分。作者通过作品宏观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

(二)民族语言

民族化语言是少数民族文学赖以呈现民族特质的重要表现方式。即便同样运用汉语言,不同民族又会因其思维习惯的不同及表情达意方式的不同,而各呈异彩,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质。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这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最主要、最鲜明的特征之一。虽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表现的主要是作家个人的文化底蕴、文学内涵、创作技巧和个性化的思想认识,但作家在本民族生活环境中成长,不可避免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耳濡目染,浸淫其中,民族文化成为其深层意识的组成部分,总是在作品中以各种方式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彰显民族语言的作品风格不只是单纯依靠民族语言的语法、词汇、语音就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还需要对所描绘的民族特性有深刻的了解,让读者如同和作品中的人物生活在同一个群体一般。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验到作者所描绘那种纯民族文化带给社会的纯粹。 如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获得者、蒙古族作家阿·敖德斯尔的长篇小说《骑兵之歌》中,义德尔说:“俗话说‘落尽狼夹子的雄鹰,看见麻雀也脸红今天咱拿啥脸跟人家交朋友!”巴特尔要冒着漆黑的夜色去找儿子,竹清问他:“黑夜,一个人步行,不怕狼吗?”老巴特尔捏着拳头说:“就怕它不来找我,我还想铺个狼皮褥子呢!”类似以上语言,本真地展示了蒙古族语言的特殊魅力。

(三)异域风情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的地域风情。地域风情既包括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又包括当地的民族习俗。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貌、资源十分显著的自然差异和经济状况形成不同的、特别的民族风情。在55个少数民族中,白族的对歌献爱、傣族的泼水、彝族的背新娘、滿族的插车、哈萨克族的叼羊、蒙古族的茶会、布朗族的花等等。当然,有些在少数民族地区生存了很长的时间的作者,也能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对当地民族文化风情的亲身感悟。

藏族作家益希单增的长篇小说《幸存的人》被誉为藏族文学的新篇章之一。作者生动刻画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冰冷的沙漠、魅力十足的林海雪原等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尤其是作者对拉萨八角街的那段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地,流连忘返,迟迟不肯离去。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在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中,展现了蒙古族豪放的情怀和无尽的热情,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人和草原、人和天地、人和万物混为一体,一种纯自然的清纯,一种让人无法忘却的思恋。

(四)多元作品结构

通过对历届骏马奖获奖作品的总结和回望可见,大多数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都由表现民族发展、社会变迁、家族命运等多元化叙事模式构成。作品中,话语内涵、民族情感、启蒙言说、阶级话语构建了文本的叙事主体。如端木蕻良在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中融合了多元化的叙事模式和话语内涵,对民族危难的描绘中寄予着反抗异族欺凌的爱国意识,对丁宁形象的塑造否定了虚空的人道主义启蒙路径,民众麻木的写照寄予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价值取向,阶级对抗中凸现了地主的阴险狠毒、农民的凄惨哀愁及最终奋起反抗的觉醒。除此以外,也有许多出色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采用了平铺直叙式的相对比较简单的结构,也取得了十分好的传达效果。

四、结语

少数民族文学的美不仅在于彰显了本民族的文化核心,还在于体现了多元文化融合、影响与包容环境下美的适应与变迁的历程。当前,国内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已经初具规模,有部分外国专家学者也将研究视角投入到该项研究,但研究的核心仍然是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研究。在多元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的文学作品所呈现的并不仅仅是自己民族的文化内容,更多的是一种相互结合、一种相互的包容,在体现自己文化的同时,也体现出其他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这绝不是几种文化叠加组合,而是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之后的综合体,这是一种难得的结合,可遇而不可求,它需要作者从自己内心的深处出发,将对生活的感受淋漓尽致的挥洒到文学作品中。可以预见,在多元文化环境下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美学研究,将在西方美学与东方美学的比较研究中、汉族美学与其他族别美学的融合研究中,体现出本土特色并真正壮大起来,当之无愧地向世界美学展现自己独有的光芒。

注释:

[1]马宗保.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论回族历史上的文化适应[J].回族研究,2001(3).

[2][3]梁庭望.20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4]民族特质 时代观念 艺术追求——对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理论的几点理解[J].民族文学研究,1986(8).

[5]冯牧.谈〈欢笑的金沙江〉[J].文艺报,1959,(2).

参考文献:

[1]林瑞艳.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评析[J].民族文学研究,2013 (6)

[2]裴浩星,何俊杰.论民族文学体系化建构的观念[J].文艺评论,2012,(11)

[3]杨玉梅.中国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前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4]李祥林.回顾与反思——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及美学研究之我见[J].新余高专学报,2001(6)

基金项目: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3YJCZH119)

(作者单位:1.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2.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少数民族美学
仝仺美学馆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纯白美学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妆”饰美学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