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只是单纯的自我学习是片面和狭隘的,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可以很容易的就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所以让学生养成共同互助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初中有生物学科,这是小学课程中所没有的,所以许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将这种共同学习互助学习的方式带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让学生在班级的大集体里学习,这对生物教师的教学是有利的。
【关键词】合作学习 生物教学 教学效益 机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152-02
对于生物课堂来说,就现状而言还是很死板的课程,教师所采用的就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学生只是很机械化的在听课,处在一个很被动的位置,老师讲什么他们就听什么,这样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热情根本得不到提高,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应生物学科的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与同学一起相互合作互相帮助的学习,在同一个课堂上学习的任务是一样的,所以他们的目标就一致,这样学生在小组或班级的大集体内就可以相互分工,相互帮助的学习。学校与教育机构对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要求创新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合作学习的涵义
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激情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以往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是很死板枯燥无味的,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更有积极性,学生愿意学习之后成绩才会有所提高,同时可以让学生的创造力大脑思维能力都得到锻炼。就目前而言,这种学生间互相帮助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被许多国家和教育机构所认知,它的重要的价值是人们所赞同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已经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来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互助性的学习,与老师与学生展开合作,来实现更好的学习。当然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已经不能单纯是依附学生自己,学生需要考虑班级这个大集体,在集体中学习并提高。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合理分组,明确分工
学生互助学习的方法前提是要将班级学生进行划分,这才是互助学习的基本,对于生物学习来说,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结合每个学生的水平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等,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分组过程中也需要考慮学生的意见,做到人性化。做好人员分配后,要对每个学生进行任务布置,同时在任务中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2.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到教学的任务,选择的教学课程应该是跟学习的内容一致,要在学生能够接收的能力范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依附教材教学,要将教学结合实际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同时也能将生物知识发挥到生活中去。结合生活让学生更有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从而将课堂效率提高。
3.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学习方式
社会在不断发展,时代在飞速进步,教学体制也在进一步提高与完善,传统的观念认为学生只要学习好课本知识理论知识就够,但是现实社会已经不能满足于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课本知识,更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新型的社会人才。而且学生对未知的世界也是充满好奇,他们什么都想要了解知道,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结合。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依附一定的载体,通过音乐图像等等途径来勾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变得活跃起来,这样可以开发学生的脑力思维和创造思维同时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让教师与学生在新型的课堂模式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对学生的成长也是有利的。
4.引导学生分享与竞争,提高合作效率
在学习时,同学之间需要适当的互助,同时也需要适当的竞争意识,可以让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共同学习,遇到难题学生可以相互帮助来解决,但在学习中适当的竞争意识也是必要的,它会激发学生的动力,给学生培养出一个良好的氛围。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教师对课堂班级进行分组,小组之间需要适当的合作互助,来共同探索知识,但是不同的小组之间就是一种竞争的关系,各组的成员会为了小组的利益团结一心,共同学习与研究,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很高的凝聚力。所以在学习中,需要做到合作与竞争共存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将互助学习的方法带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热情并培养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牛得吉. 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5(12)
[2]高宁悦. 初中生物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策略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0)
作者简介:
李明(1972.12.15-),男,汉族,甘肃天水人,甘肃成县沙坝学区,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