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策略

2015-07-04 22:14刘勇
双语学习·下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

【摘 要】近年来,外来游客逐渐增多,对旅游翻译的需求也就越来越大。旅游翻译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语言转换,更是一种深层次的跨文化交流。本文将从思维模式、历史背景、宗教文化以及语言修辞方面来分析汉英旅游翻译的特点,探索文化因素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引起译者对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因素的重视。从中总结旅游翻译中的原则方法,帮助更多的译者更好的进行旅游材料的英译。

【关键词】旅游文本翻译;文化差异;跨文化交流

一、东西方文化差异

(一)思维模式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整合型,偏爱具体的意象。这在唐诗宋词中就有很好的体现。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更倾向于具体。

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倾向于将主观与客观相分离,更注重外在客观事物。西方人更倾向于分析性的抽象思维,因此他们更擅长逻辑思维和使用抽象方式来描述事物。在中国的旅游文本中,到处可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而西方的旅游文本就很少有这样的描述了。因此,在旅游翻译中,译者应该注意到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差异。

(二)历史背景的差异

东西方民族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译者在面对不同的历史背景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翻译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名称、朝代、名家名言时,应该采用增译法。在充分理解原文本的情况下,译者应该补充出一些历史文化背景,方便外国游客了解相关文化。这样的增译对传播中国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格外注意宗教造成的文化差异。在中国宗教中,佛儒道是三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我们的文化息息相关。比如,我们现在常用的习语“借花献佛”,“佛高一尺魔高一丈”等,都是受到佛教影响形成的。

然而,在西方文化的主流宗教是基督教,它的教义便是上帝创造万物。《圣经》也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由基督教和《圣经》演化来的习语也已经深深的影响了英语的词汇构成。如,“fig leave”,它字面的意思“无花果叶”,但其真正的含义是“遮羞布”,这一用法便是来源于《圣经》了。

当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时,他们都想更深入了解中国宗教文化。因此,译者便有责任让他们了解到东西方宗教文化的不同,将佛儒道三家的宗教文化忠实的传递给外国游客。要想实现这一目的,译者便不应该将中国的宗教文化简单归化处理,而是应该采取增译策略来满足外国游客的旅游热情。

(四)修辞手法的差异

英语和汉语的修辞手法有诸多差异之处。汉语中多用四字词语,因为四字词汇更有音韵感,但这样的四字词汇很多都蕴含了夸张的表达的表达方式,这就给翻译工作增加了难度。在翻译时,译者应适当采取减译策略删去那些累赘复杂的表达,将四字词语中的主要含义传递给读者。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历史悠久,所以中国的旅游材料多倾向于介绍中国的古代文化,语言华丽。相对而言,英语国家的旅游材料便比较平淡了,一般都在客观地描述旅游景点。

二、旅游翻译的方法

旅游材料总是特别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特色,这些特色在吸引外国游客的同时也给翻译工作造成了难度。为此,我们必须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采取针对性的翻译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下文将通过具体的翻译实例来讨论如何有效的跨越中西方文化差異。

(一)改写

改写重在通过重组原文信息或原文本结构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当原文本写的不尽人意时,或者含有许多古代用语,解释起来十分累赘,不利于外国读者阅读时,译者就要考虑是否需要对原文本进行改写。

Source Text: 这儿的峡谷又是另一番景象:谷中急水奔流,穿峡而过,两岸树木葱茏,鲜花繁茂,碧草萋萋,活脱脱一幅生机盎然的天然风景画。各种奇峰异岭,令人感受各异,遐想万千。

Translation Text: It is another gorge through which a rapid stream flows. Trees, flowers and grass, a picture of natural vitality, thrive on both banks. The weird peaks arouse disparate thoughts.

这段文字中有三个四字词语:树木葱茏,鲜花繁茂,碧草萋萋。这三个词语很好的为中文读者展现了一幅天然风景图。在汉语中,这样的词语可以使文章更加形象生动带给读者美的体验。但在西方读者眼中却是花哨累赘,这样的表达方式并不受西方读者的欢迎,反而会引发西方读者的厌恶情绪。

旅游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外国游客对中国景点的兴趣,为此,译者在翻译中用“Trees, flowers and grass, a picture of natural vitality”这样的表达来传达着三个词组的核心含义,让外国读者可以更好的了解当地的风景。

但这里其实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如何将“葱茏,繁茂,萋萋”这样的词汇译出来?首先,我们要了解这些词汇所表达的含义:表示树木充满生机与活力。很明显,字对字的直译是行不通的,但是我们可以用“thrive”来统指“葱茏,繁茂,萋萋”,这样就做到了语义对等。

(二)增译

在旅游文本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可能会遇到一些中国特有的文化因素,例如中国的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等等。如果译者只是采取简单的直译来处理这些信息的话,那么外国游客在阅读译文时便会十分困惑。因此,为了方便外国游客对旅游地的了解,译者应当将相关文化背景信息增译出来。

Source Text 1: 路左有一巨石,石上原有苏东坡手书“云外流春” 四个大字。

Translation Text 1: To its left is a rock formerly engraved with four big Chinese characters: Yun Wai Liu Chun (Beyond clouds flows spring) , a hand-written by Su Dongpo (1037-1101), the most versatile poet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译文中有两处用到了增译:一个是“云外流春”,一个是对苏东坡的介绍。对苏东坡的介绍可以让外国游客更好的了解苏东坡的生平,了解中国古典文化。这段话的真正难处在于“云外流春”的翻译。如果采取简单的直译法“Yun Wai Liu Chun”,那么读者就无法了解到“云外流春”的特殊文化含义。然而简单的意译的话,又会给外国游客一种苏东坡英文很好的错觉。为了恰当地增进文化交流,译者在这里才起来意译直译结合的方法,效果很好。

Source Text 2: 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苦人民爱戴。

Translation Text 2: Ji Gong, Robin-hood in China, robbed the rich and won reputation from the poor for helping them.

如果单单把济公译为“Ji Gong”而不加以解释,那么外国游客便会十分疑惑。因此,译者在译文中对济公加以解释,告诉外国游客他是中国版的罗宾汉。虽然这样的译文有助于外国游客快速了解济公,但是也会造成一个问题:济公是一个宗教人物,这样的翻译会造成文化缺失。最佳的翻译方法是译者进行进一步的增译,将信息补充完全:both a monk in Nansong Dynasty and Robin-hood in China。这样,外国游客对济公的了解便会更加全面以达到交流效果。

(三)减译

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采用增译或者改写的策略。然而,有时一些中国元素并不适合翻译到英语中,翻译出来反而会造成了外国游客的困惑。这时,为了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流,译者可以适当地采取减译策略。但是这样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文化流失,所以译者一定要谨慎采用。译者需要注意的是,减译并不等同于改写:减译是将原文本中的一些无用信息部分删去不译。而改写则是将原文进行信息重组,进而可以准确译出原文含义。

Source Text: 峨眉山月清涼皎洁,光华如洗,熠熠生辉,丝丝扣人.

Translation Text: The moon over Mount E Mei is charmingly shimmering, giving off its coolly pure and silk-slim moonlight.

这段中文旅游材料运用了许多四字成语,而英语译文却简洁明了,迎合了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

三、结论

旅游和文化息息相关。外国游客来到中国,想要体会的不只是中国秀丽的山川美景,更是中国那份特有的文化底蕴。旅游翻译在实质上更是一种文化传播,为了更好的传递中国文化,译者应当谨慎处理旅游文本中的文化差异。

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旅游翻译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意译,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增译,改写,减译等,给广大旅游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但是,旅游翻译的译法并不只局限于这几类。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译者还需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和丰富的中西方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架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参考文献:

[1]Nida, E.A. Translation: Theory, Methodology and Didactic Application of a Model for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2] Nord, C.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 陈 刚.旅游翻译与涉外导游[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作者简介:

刘勇(1986年7月)男,河南固始县人,职称:助教,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及翻译。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跨文化交流中的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探析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