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华旺
【摘 要】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要顺应小学生的相关特性才能取得成功。那么,具体而言要顺应小孩子的那些特性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主要应该顺应小孩子的“有模仿能力”“有创造力”“有个性差异”“有好奇心”等特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顺“性”而为
任何一种教育的创新,如果没有顺应受教育者的相关特性,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创新也莫能外。明乎此,那么体育老师在教学创新上就必须顺“性”而为,就要顺应小学生的天性行事,这样的创新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那么,小學体育课堂的教学创新,究竟要顺应哪些天性呢?本文结合自己的实践阐明相关看法。
一、要顺应小学生的创造力
无数事实证明,处于小学年龄段的学生是极富创造力的。因此,作为体育老师完全可以顺应学生的这种禀性来实施创新教育。我在这方面就做了比较大胆的尝试。比如在排球课上,我将全班同学按规定的人数(每组五人)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组发给他们一个排球,跟他们说,不一定都要按常规的排球运动规则来训练,可以自编自创新的玩法。在自创新玩法上,特别有创意的组还会得到相应的嘉奖和鼓励。这样做不仅会让学生感到放松,同时老师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
比如有的同学创造出一种“击掌传球”的玩法。就是将两个小组围成一个圈,其中的一位同学用击掌的方式来发号施令,其他同学要跟上击掌的节拍来传球。掌击得快球也应该传得快,反之掌击得慢了,球也应该相应要传得慢下来。总之传球的速度要与击掌的频率要相协调。谁没有跟上节拍,没有把球顺利传递到下一位同学手中,那就罚他出圈击掌发号施令(如果按节拍传球了,下一位同学没有接好球,那就是接球同学的责任),直到找出下一位击掌施令的同学为止。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大家都玩得十分起劲,参与这一活动的每位同学都忙得不亦乐乎。
还有一个小组自创出了一种十分简单但又挺有技术含量的玩法。就是在同一个圆周上按一定等分,画出五个小圆圈。小组的五个同学分别站在一个小圆圈中,由其中的一个同学开始将球垫起来,送给另外四位同学中任何一位,让这位同学在不离开小圆圈的情况下,能顺利将球接起来并传给另一位同学。在传球的过程中,没有把送到位的球垫起来,或者是没有将球传送到位影响了下一位同学接球,那么该同学就要被罚做五次俯卧撑,然后再进行下一轮的游戏……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句话,顺应创造性的教学创新带来的教学效益,绝不亚于老师自行组织课堂所取得的成效。
二、要顺应小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而好奇心强的人总是愿意去尝试的。在小学体育课堂上,老师完全可以借助学生的这种心理因势利导,引发并促使他们参与教学之中进行尝试与体验。比如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出谋划策,确定课堂训练时队形的排列。在做准备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提供两三种不同的活动方案,让他们从中选择出一种方案来实施。甚至有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再放开一些,由学生来决定这节课究竟要上什么内容。体育课堂上这样的尝试一旦增多,学生的好奇心就会得到空前的满足,他们的课堂积极性就一定会得到充分的调动,那么课堂教学效益之提升就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有益处。
三、要顺应小孩子的模仿力
小学生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因为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是超强的。所以在体育课堂上顺应这种特性进行创新教育,往往事半功倍。
比如在训练篮球的动态传球时,体育老师一般都是让两个同学互相配合,让他们由球场的一端朝着另一端,一边移动一边互相向对方传送篮球。这样授课由于方法老旧没有什么刺激,所以学生在训练当中往往嘻嘻哈哈,显得很随意态度极不庄重。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将这种相互传递篮球的活动进行合理的想象,美其名曰“孔融让梨”。并结合这一历史典故跟学生作这样的讲解:在这一训练中,我们手中的篮球就好比是孔融向其兄长让出的大梨子。我们一次次向对方传球的过程,与“孔融”向其兄长让出大梨子的举动又何其相似呢?既然如此,那么我们的一次次传球,都是在向自己的“兄长”做出真诚的“礼让”,那么我们能不认真把“梨”“让”好?敢不认真把球传到位吗?
这样的引导,让一种平常的活动具备了丰厚的内涵与底蕴,让课堂训练沉浸在一种历史文化的氛围中来展开,学生在训练之中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潜移默化。这就不但会传递给学生一种责任意识,而且还会传递学生以道德意识。学生们在训练传球的时候,态度自然就会变得庄重起来,就会刻意地寻找最佳的高度与角度,把握最恰当的力度,以便传出的每个球都能让对方顺利接到手。同时由于他们身上固有的模仿能力,礼让的种子就会扎根于心间。这就是说,创新教育对其优良品质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暗示作用。
四、要顺应小孩子的个性差异
小学生的体能与活动水平都带有个性化。也就是说他们的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及水平是不尽相同的。这种不同的先天禀赋的存在,就提醒我们在进行某项训练之时,需作出必要的调整,让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巧得到自由发挥。比如在训练跨栏动作的时候,大可不必都按教材所要求的动作来操练。可以让他们尽情发挥,不管他们用哪种动作只要他们能顺利地跨越障碍就可以。
在这个方面,我做了大胆的尝试。先将栏框的高度调整好,向他们讲清有关运动规则之后,便允许他们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跨栏。事后表明学生的表现各有千秋。有的同学选择前后脚先后跨越,有的同学选择双脚并拢跨越;有的同学让身子从栏的中部上方跨越,有的选择让自己的身子从栏的三分之一处的顶部飞跃;有的一只脚从栏的顶端越过,另一只脚却从栏的边缘拂过……虽说各各不同,但都能顺利完成好“跨栏”的动作。无论他们采用哪种动作只要成功跨越栏框我都予以肯定、鼓励、赞扬。到了最后,我才亮出底牌,跟学生讲授了教材上跨栏动作的技术要领,并要求他们按照规定的动作也来练一练,与先前自己的动作来个比较,进行体会找出得失之处。
实践证明,教学创新若能顺应学生的个性差异,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新鲜感,而且还可以让学生领悟到一份因个性张扬所带来的身心愉悦。
以上谈了本人的相关看法。当然创新体育课堂教学的方法有很多,这就有待于各位同仁在教学中努力探索了。
参考文献:
[1]王贵林,陈洵主编.《心理学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第三版
[2]王海宁,上好体育课需要和谐气氛.光明日报,教育周刊,2005.11.16第 007 版
[3]李清玲,陈佩辉.区别对待,灵活多样,激发兴趣.体育师友,1993.3